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1849944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统招班)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徐思友 审题人:汪太柏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 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A. 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B.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C. 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D.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2. 图中地农作物长势好于地,其原因可能是地()A. 光照更强B. 土壤的水分更好C. 坡度更缓D. 植被覆盖率更高【答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根据经纬度,该

2、地位于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A对。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B错。断层发育,是内力作用形成,不是流水侵蚀作用,C错。黄土高原位于半湿润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错。【2题详解】图中地农作物长势好于地,其原因可能是地位于河谷南侧,是阴坡,蒸发较弱,土壤的水分更好,B对。阴坡光照较差,A错。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坡度差异,C错。植被覆盖率更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D错。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主题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有关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3、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B. 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西风影响,气候温湿C. 境内多内河流、内陆湖D.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4. 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是A. 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B. 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C. 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D. 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从图中看中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干旱;境内多内河流、内陆湖,C正确;植被以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为主。【4题详解】从图中看阿斯塔纳深居内陆,没有大河流流经,水路交通不便利,但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

4、B正确;资源丰富,工农业欠发达;地广人稀,国内市场小,发展中国家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5. 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气温、降水量B. 降水量、地形C. 耕地类型、耕作制度D. 地形、土壤6. 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出现农业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径流总量小,耕地多B.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C. 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D. 水田种植,耗水量大【答案】5. B 6. 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5题详解】由图知影响水土配合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耕地比重和水资源比重,所以影响东

5、部沿海省区水土配置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和地形。【6题详解】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更严重,主要原因是耕地多,但河流下游水量不足造成的。下图为某区域7月平均气温(单位:)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7. 影响里约热内卢东南海域等温线明显南凸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B. 洋流C. 地形D. 纬度8. 甲地沿海地区常有大雾天气发生,这种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A. 有暖流流经,海水蒸发旺盛,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高B. 有寒流流经,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中的水汽易凝结形成雾C. 西风带来的冷气流遇到温暖的海面形成大雾天气D. 该地区对流旺盛,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雾【答案】7. B

6、8. B【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及其影响。【7题详解】里约热内卢东南海域有巴西暖流流经,冬季(7月)暖流的增温作用明显,从而引起等温线明显沿洋流方向向南凸出。故选B。【8题详解】甲地沿海地区有秘鲁寒流流经,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使沿海地区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中的水汽易凝结形成雾。故选B。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 B. C. D. 10.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沙尘暴水

7、土流失泥石流土地沙漠化A. B. C. D. 【答案】9. A 10. B【解析】【9题详解】根据图中的地点分析,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地区,主要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沉积,另一个则是风力侵蚀作用,图中的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则b是黄土高原的黄土的来源,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是形成华北平原的物质来源,所以是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和三角洲,因此d表示流水的沉积作用所以说法对的,故选A。【10题详解】c为流水搬运,在流水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在选项中只有和水有关,沙尘暴与风力作用有关,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干旱有关。故选B。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

8、问题。11.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B. 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C. 年降水量甲比乙少D. 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12.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B. 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C. 甲海拔比乙低D. 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迎风地带【答案】11. C 12. D【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特征的判读。首先在于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根据两地气温、降水的差异判断;两地的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冬雨型气候,应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由图示可知,年降水量甲比乙少,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少。据该地等

9、高线图以及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可知,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不同,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降水少;乙处迎风地带,降水多。【11题详解】两地的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冬雨型气候,应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由图示可知,年降水量甲比乙少,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少。选C正确。【12题详解】甲乙两地都是地中海气候,但是甲地降水量明显少于乙地;据该地等高线图以及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可知,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主要原因是地形不同,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降水少;乙处迎风地带,降水多;洋流影响、海拔高低及气压带风带影响较小。选D正确。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

10、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湖面低于海平面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降低A. B. C. D. 14. 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围湖造田B. 绿洲萎缩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 气候变干【答案】13. A 14. D【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从1.1万年到现在艾丁湖水位不断降低、面积不断缩小且等深线都在100m以下,所以判定艾丁湖湖泊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升高、湖面低干海平面;北面的等深线稀疏,南面的等深线密集,所以古湖盆地势北缓南陡。据此选A。【14题详解】艾丁湖现在湖水面海拔-155米,是我国

11、海拔最低的湖泊,而远在千万年以前,艾丁湖面积是比现在大近千倍的淡水湖泊。而1万多年来,艾丁湖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周边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因此湖面缩小原因应主要为自然原因,根据选项最可能是气候变暖、变干所致。【名师点睛】全球变暖是近年气候变化趋势,主要由自然原因所致,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也是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同时人类大量破坏森林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对温室气体的消耗减少。这些都加速了全球变暖的历程。全球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人类生产活动方式变化,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增多,等等。截止2007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

12、亿。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68题。15.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 )A. aB. bC. eD. f16. 【小题2】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B. 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C. 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D. 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17. 【小题3】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A. 人口增长过多,人均资源不足B. 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C. 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D.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答案】15. A 16. B 17. D【解析】【15题详解】根据各大洲人口所占比例,人口增长最快的大

13、洲是 a ,应是非洲,A对。 b 大洲、f 大洲所占比重增长不明显,B、D错。 c 大洲人口最多,所占比重下降,是亚洲,C错。 【16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c大洲人口最多,是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减缓,B对。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仍是增加,A错。图示时间段,没有战争影响,灾害导致人口死亡少,C错。人口大量迁出不是主要原因,D错。【17题详解】e大洲的人口总量较多,居第二位,是欧洲。所占世界人口比重减少,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D对。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慢,人均资源充足,A错。人们的生育意愿低,人口生育率低,B错

14、。人口素质高,环保意识较强,C错。点睛:根据各大洲人口所占比例,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 ,应是非洲。亚洲人口最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主要原因是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减缓。人口总量居第二位的是欧洲,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18. 1980-2010年( )A. 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C. 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一直大于农村人口数量D.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19.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A. 城市环境污染,住房紧张B. 农村劳动力增加

15、,农村生态环境恶化C. 工业产值减少,居民收入降低D. 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答案】18. D 19. A【解析】【18题详解】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 201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分别为10.11亿和26.12亿;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分别增长了2.13亿和16.46亿,因此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故D正确。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快,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进程慢;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不足50%,因此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应小于农村人口数量。故A、B、C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