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15025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846467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15025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15025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15025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15025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15025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1502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15025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有质量的很小的物体 B一段时间内,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则位移也一定相同 C在不同参考系中,同一物体的运动可能不同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为零,该段时间内物体必定处于静止状态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C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D存

2、在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3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不变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C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减小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不断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之间有摩擦力时,不一定有弹力B同一接触面上,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垂直C动摩擦因数与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D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5如图所示,物体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分别为13N和7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考虑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读数是() A6N B7N C13N D20N

3、6如图是物体A、B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7一物体以初速度v03 m/s竖直向上抛出,某两个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这两个时刻的时间间隔不可能为(g10 m/s2)( ) A0.2 s B0.4 s C0.6 s D0.8 s8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作用在物体C上后,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A受的各个摩擦力的合力不为零 B. A、B、C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

4、零 C. C不受摩擦力作用 D. B不受摩擦力作用9关于共点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分力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B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C两个力合成,其中一个力增大,另外一个力不变,合力一定增大D现有三个力,大小分别为3N、6N、8N,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1N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二、多项选择题(11-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

5、分。)11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2 s末,速度为12 m/sB.02 s内,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 s内,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12关于物体受力分解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斜面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可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上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拉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力 C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下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拉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下的对地面的压力 D根据力的分解等知识可知,沿与水平方

6、向成同一角度推或拉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运动,斜向上拉比斜向下推,一般说来要省力13A、B、C三物体质量分别为M、m、m0,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A物体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体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方向相同、大小均为m0g D桌面对A、A对桌面都有摩擦力,方向相反、大小均为m0g14如图所示,物体m通过定滑轮牵引另一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始终静止,斜面质量为M,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 ) A. 支持力为(Mm)g B.

7、没有摩擦力C. 支持力小于(Mm)g D. 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15把重3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6 N,则弹簧的弹力为( )A可以是30N,方向沿斜面向上B可以是1N方向沿斜面向上C可以是1N,方向沿斜面向下D可能为零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横线上)1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周期为0.02s,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

8、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1)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_m/s;(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m/s2(3)如果实验中交变电流的周期小于0.02s,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_(填“偏大”或“偏小”)17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甲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 N(2)图乙中一定沿着OA方向的力是_ (选填“F”或“F”)(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

9、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C两次拉伸橡皮条,只要使橡皮条伸长到相同长度即可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屋檐定时滴下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h=1.0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取g=10m/s2,问:(1)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此屋檐离地面多高?19、(10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

10、2,物体A、B用细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当作用在物体A上的水平力F=24N时,恰能将A匀速拉出。(g=10m/s2)求:(1)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2)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20、(12分)甲、乙两辆车在相邻的两条平行直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8m/s,乙车的速度为v2l2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16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2m/s2的加速度刹车,8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lm/s2求:(1)在哪些时刻两车速度相等?(2)两车有几次相遇?在哪些时刻两车相遇?物理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

11、CBCBBDDD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BCACBDADCDABCD三、实验题:(每空2分)16、(1)0.25 (2)1 (3)偏小17、(1)3.70 (2) (3) BD四、计算题18.(10分) 解:(1)设滴水时间间隔为t,则第2滴水下落了3t,第3滴水下落了2t,则由题意得 分解得 t=0.2s 3分(2)第5滴水下落了4t=0.8s 2分 Z 所以屋檐高度 3分 19.(10分) 解:A、B受力图如图所示 (1分) (1分)(1)f1=u1(G1+N2)=u1(G1+G2)=12N 3分(2)T=f2=u2G2 2分F= f1 +f2 +T 2分u2 =0.3 1分 20、(12分)解:(1)t=8s前V甲 =v1+at = V乙 =v2+att1 =6s 2分t=8s后 V甲 =2m/sV甲 = V乙 =v2+att2=10s 2分(2)时间小于等于8秒,甲乙相遇位移满足:X甲= v1t+a1t2/2 X乙= v2t+a2t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