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学弈-人教部编版 (2)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21846449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学弈-人教部编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学弈-人教部编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学弈-人教部编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学弈-人教部编版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学弈-人教部编版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学弈-人教部编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学弈-人教部编版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学弈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文意。指导朗读和背诵。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所阐述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下棋吗?喜欢下什么棋?2、引导学生谈一谈围棋。3、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人们把围棋叫做“弈”,那么学习下围棋就叫做“学弈”,(板书)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文言文。(板书)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叫做文言文,它是古代书

2、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学弈一文是孟子所作,你们了解孟子吗?二简介作者,认识孟子。学生自读课本小资料: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汇编了孟子一书。三初读设疑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中谈感受(文言文难读、难懂)。3老师范读(1)听节奏,标出停顿和读错、读不准的字音。(2)你们听出刚才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白话文有什么不同吗?(总结朗读方法:朗读时速度比较慢,句中停顿多) 4学生同桌互相练读。5指明朗读,注意正音。四、精读课文解疑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3、如果方法恰到好处学起来会更省劲,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读译文。 2小组合作,古文、译文对比阅读,解疑探究。五、品读课文课件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鼓励学生在“之”字上批注字的意思或者在译文中画出对应的意思。2汇报交流“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1)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1)交流对这每

4、句话的理解,再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2)大家读通了课文,现在又读懂了课文。那么,同样是跟弈学棋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学得好?另一个人学不好呢?“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2)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一问一答的形式)3他们俩对待学习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出自学弈一文,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他们两人的表现?专心致志-心不在焉一心一意-三心二意聚精会神-心猿意马一丝不苟-东张西望4表演读六、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1课文学到这儿,对你们来说一定有了很深的启迪,那就是-无论做什

5、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是的,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来同学们,发挥我们的才能为生活中所有做事三心二意的人创作几句警示语,为他们指明道路。 2学生自创警示语:七、推荐阅读提高素养 1推荐阅读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原文中未选入本课的一句话),同桌理解交流,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感悟。 2搜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文言小故事读一读。3扩写或者创编故事。(假如两个人都专心致志,结果会如何?)板书设计:学奕孟子一人专心致志学有所成一人心猿意马一无所获教学反思: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是读,因此学生在本课中的主要学习方法是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

6、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读懂了课文内容。读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读,这与本课教学重点不谋而合,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该方法导语激趣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精读入情讲究情境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这种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能读书”,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游戏激趣法、创设情境法也是本课教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进了“读式教学法”的读,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