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新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历史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1839686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新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新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新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新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历史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考新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历史试题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一场疫情防控战在全国展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亲临这场没有硝烟战场的一员。“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助威声响彻全球。一.工业化与生态破坏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范围:1、道家(无为)、儒家思想(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2、建国后的50年经历了三次资源环境恶化:一是1958年“大跃进”导致的第一次资源环境恶化,二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第二次资源环境恶化,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三次资源环境恶化。前两次均系国家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而第三次则是人口惯性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建国后环境保护工

2、程、政策与法制。世界近现代史范围: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1、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

3、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这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2、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用能源替代了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火车跑起来、轮船航起来!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二者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一次利用能源范围的扩大,都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甚至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的能源工业煤炭工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煤炭成为工业文明的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石油开采

4、和炼油业的飞速发展,世界近代石油工业开始建立,并且逐步代替煤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能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功率更大的喷气式飞机、液体助推剂火箭等被发明出来,原子弹、氢弹的制造成功揭开了人类使用核能的序幕,人类的能源革命从煤炭、石油进展到利用核能,工业革命也从能源革命向原材料革命、化学革命等诸多方面扩展。(2)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了本世纪初,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且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在十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阶段。目前,对生态文明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科学定义,生态

5、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扬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上,实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共同进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的社会结构模式。生态文明一方面是弘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好处,另一方面又要抛弃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缺陷。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包含了技术、文化习俗、法律制度、政治结构等方面。二经济危机与国际联动世界经济大危机又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指19291933年间发生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打击最为沉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危机首先在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爆

6、发后,各国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纷纷采取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而德日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其他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市场相对狭小;股票投机过度,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过度的信贷消费导致市场虚假繁荣。2导火线: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市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产品被销毁。4特点(1)持续时间长:19291933

7、年,前后长达5年,危机结束以后,经济“持续萧条”。(2)波及范围广:从部门上看,席卷金融、生产(工业、农业)、流通等各个部门;从地域上看,包括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3)破坏性特别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1/3,外贸额下降2/3。5影响(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降低工人工资、提高捐税等,大大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动荡。(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加紧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另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展开了激烈的经济战。处于不利地位的德、日

8、等国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紧对外扩张,使世界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三.民族危机与全民奋战1背景: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2过程:(1)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西安事变(193612):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3)七七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4)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实行自卫,抵抗暴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5)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意义: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

9、利的根本保障。四全球化与趋利避害(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2内涵: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3表现:资本与技术全球化、跨国公司等;国际贸易发展;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4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二)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1)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恶化。(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分化严重。(3)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恐怖活动等问题日益突出。2对策:(1)倡导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2)使经济发

10、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3)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五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现阶段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强化责任,对于政府“失位”或“错位”的地方要赶紧“补位”或“正位”,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要及时调整。(3)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

1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4)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一、单选题1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A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B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C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是在全国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答案】A【解析】由材料“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

12、则两社助之”可知锄社是北方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具有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故选A项;锄社是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是农耕经济的表现,排除B项;锄社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北方地区而非全国,排除D项。2中国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天地万物合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生命活动、内部器官的运动变化,要受整个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研究人体、认识疾病的辩证思想和方法,远比那种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机械地把人体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加以研究的机械论的思想和方法要优越得多。”这反映了()A“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理论的价值B中医诞生的基础是“天人合一”思

13、想C古代中医理论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D古代医学家都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研究人体、认识疾病的辩证思想和方法,远比那种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机械地把人体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加以研究的机械论的思想和方法要优越得多”可知“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理论的重要价值,故选A项;材料主旨为中医主张,未涉及中医的诞生过程,排除B项;根据材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天地万物合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可知中医注重人与自然关系,并非神学色彩,排除C项;“古代医学家都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3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

14、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请问中国东汉时期“医圣”的医学成就是()A创立了中医“四诊法”B伤寒杂病论C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D本草纲目【答案】B【解析】依所学,春秋时期,扁鹊创立“四诊法”,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国东汉时期医圣”是指张仲景,他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故B项正确;华佗发明麻沸散,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明朝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故D项错误。4公元前554年,梭伦制定的法律规定: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给自己属意的人,但他不允许无限制的、任何方式的赠与。允许只限于那些不在疾病、药物或监禁的影响之下,不受迫于无奈之下,或不在妻子劝诱之下所作的赠与。该法律条文旨

15、在()A允许私有财产无条件的继承B强调人权至上利益其次原则C保护雅典公民的财产所有权D通过诉讼程序关注弱势群体【答案】C【解析】法律强调尊重私产神圣不可侵犯,故选C项;梭伦制定的法律规定私产是在有条件且尊重遗嘱人个人意愿的情况下得以继承,排除A项;梭伦制定法律强调私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至上的观念,排除B项;梭伦制定的是针对有产者的法律,且法律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法律,并非关注弱势群体,排除D项。5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可知欧洲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故选A项;工业革命后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排除B项;根据材料“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