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1839516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解放战争【重点】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难点】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课前导读】“中国革命,自1927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在1939年,毛泽东作出了这样的评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从合作走向对抗,从争取和平民主走向内战,决定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在政治战线和军事战线上同时进行。【学习过程】一、争取和平民主1、重庆谈判(1)背景探究1、蒋介石既然确定了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又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延安毛泽东先

2、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8月14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 (8月20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3、蒋中正 (8月23日)美 国: 国民党: 共产党: (2)时间: 至 (3)结果:经过谈判,签订了 (4)影响: 2、政治协商会议 年初在 召开,会议通过了 二、全面内战时期1、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探究2、面对敌强我弱,国民党暂时占有经济军事优势,中共采取了怎样的方针政策?材料一: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暂时占有优势。它拥有430万军队,占据着3亿以上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他们还接收了100万投降侵华日军的全部装备,并且有美帝国主义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材料二: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20万人,不及国民党军队

4、的1/3,装备是“小米加步枪”并且被分割在十几块根据地里,解放区只有1亿多人,其中大部分地区土改刚刚开始,反动封建势力还没有被肃清,革命后方还不够巩固。解放区基本上没有外援,一切靠自力更生。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探究3、战略反攻阶段为什么首选中原? 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战役名称作战部队战役时间歼灭和改编敌人数解放地区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1948.81147万多人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中原、华东解放军1948.111949.135万多人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平津战役东北、华北解放军1948.111949.152万多人华北全境4、北平和谈:194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5、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渡江,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三、解放战争胜利意义1、国内: 2、国际: 3、思想: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