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练习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830299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考法律法规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法规的有关练习选择题练习1.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或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 、 、 和 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A.教育行政部门 B.财政部门 C.价格行政部门 D.审计机关2.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 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ABCD) A.教职工编制标准 B.工资标准 C.学校建设标准 D.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3.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D),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

2、。A.保障 B.前提 C.先锋 D.基础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A)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A.生产劳动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理论研究5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C.知识与技能D.讲文明礼貌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C)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A.文化 B.集会 C.宗教 D.网络.7.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体现了 (B)A.教育的科学性原则 B.教育的

3、公益性原则C.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D.教育的中立性原则8.到达国家规定毕业要求和学术水平要求的本科毕业生应获得(C)A.毕业证书 B.学位证书 C.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D.结业证书9.教育法对学校举办者的营利规定是( A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B.学校可以以营利为目的C.公立学校不盈利,私立学校可以营利 D.以上说法都不对10.学校没有按照规定履行其教育机构的权利的行为是( C )A.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B.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C.开除不遵守纪律的初中学生; D.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

4、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C)A.职业咨询 B.职业技术教育C.职业培训D.职业道德教育 12.我国中小学校的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A校长负责制 B.书记负责制 C.校长书记共同负责制 D.教代会负责制13.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C)A.学校所有 B.集体所有 C.国家所有D.学校总务处所有14.教育法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教育的规定是(C)A.禁止接受教育 B.限制接受教育C.创造条件接受教育 D.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接受教育15.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

5、合法权益(C )A.只能提出申诉 B.只能依法提起诉讼C.可以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D.既不能提出申诉,也不能提起诉讼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C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权力1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A )A社会公益劳动 B生产劳动 C有偿劳动 D强制劳动18.我国教育经费筹措的体制是(B )A.全部为财政拨款 B. 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C.全部为社会集资 D.社会集资为主,财政拨款为辅19.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B )A.学前教育 B.义务教育 C.

6、普通高中教育 D.职业高中教育20.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D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C. 有关直接负责人 D.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1.制定义务教育法的根据是(C )A教育法B宪法C宪法和教育法D教师法2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D)事业。 A.行政性B.投资性C.经营性D.公益性23.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书本费B.校服费 C.学费、杂费 D.住宿费24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C )A.德育和智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和

7、美育D.素质教育25.对学生来说,接受义务教育(D )A.只是权力 B.既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C.只是义务D.既是权利,又是义务26.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A),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教育资源B师资 C硬件设施 D校长2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 )的建设。 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D.少数民数学校28.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B )为主管理的体制。A.省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乡镇人民政府D.县乡两级人民政府29.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8、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B)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A.少数民族地区B.经济发达地区C.直辖市D.各省会城市30.凡年满(B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B )周岁。A.5,6 B.6,7 C.7,8 D.8,931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B )A.考试、就近入学 B.免试、就近入学C.免试、到离家最近的学校上学D.考试、到离家最近的学校上学32根据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设置规划的要求,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 ( C) A.早于居民区的建设 B.晚于居民区的建设C.与

9、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D.待居民区的建设完毕后进行33. 义务教育基本内涵? 答:第一、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第二、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第三、义务教育是由国家统一实施并且予以保障。34.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 答: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35. 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改善薄弱

10、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二,保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三,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36.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对学校四种违法行为的规定? 答:(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违反本规定开除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37. 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德育的规定和要求? 答:第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第二,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第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当中;第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第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38. 问:结合

11、实际,谈谈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对推动中小学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答: 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感悟法律条文背后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就是要学习好义务教育法释义。其二是按照法律要求,依法办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执行法律。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三要不断发展法律条文的内涵。针对学校现在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瓶颈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执行法律条文,根据各地方的不同情况来处理各种不同问题。如

12、师生的多元化评价问题、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问题等。 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对学校来说应该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放在首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当前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敏锐的把握发展方向,重新理清办学思路和职责,在学法的基础上用好法,在增强依法办学意识的同时学会用法来保护学校的权益,促进学校的发展。实际问题应用1,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

13、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答: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

14、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2,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答: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的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