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法律尊严(第十二课)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830222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时法律尊严(第十二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7课时法律尊严(第十二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7课时法律尊严(第十二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7课时法律尊严(第十二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7课时法律尊严(第十二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时法律尊严(第十二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时法律尊严(第十二课)(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时 法律的尊严 第十二课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考点1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其含义是什么 1 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2 含义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 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 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 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 主的制度化 法制化 考点2 依法治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1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4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客 观需要 考点3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

2、么 为什么 1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 章程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 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 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 本依据 考点4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其地位是怎样的 1 基本要求 坚持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 法必严 违法必究 2 有法可依 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 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 是依法治国 的关键 违法必究 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考点5 依法治国的核心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考点6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 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具有 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 和保证书 宪法是被告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考点7 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 1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 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是宪法的具体化 宪 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通常被称为 母法 与 子法 的关系 即宪法为 母法 普通法律为 子法 2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 法律 行 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 相违背 否则 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 同普通法律相比

4、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 序更为严格 考点8 谈谈你对违法必究的认识和理解 1 违法必究 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追究 其法律责任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 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享有法律规定以外的特权 所有公民不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普通群众 只要违反法律就应受到应有的处罚 考点9 如何实施依法治国 1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障有法可 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这是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 一切国家机关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和 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3 政府及其工作人

5、员要依法行政 是国家的 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 符合法律的规定 4 公民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自觉学法 尊法 守法 用法 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考点10 国家严惩腐败分子说明了什么 1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4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 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考点11 法律严惩腐败分子有什么意义 1 有利于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提高执政能 力 2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 的合法权益 3 有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4 有利于鞭策党员干部依法律己 依法行政 5

6、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 考点12 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 民需要具有哪些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1 尊重法律 追求公正 2 正确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3 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考点13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1 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 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又要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 也不 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考点14 为什么我国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 时还要履行义务 1 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公 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 义务

7、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 是法律向公民提 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 自觉履行这些义务 是我 们的天职 也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3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 保障 我国积极提倡尊重个人的合法权利 依法保 障公民的权利 考点15 我们应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1 对于法律鼓励做的 我们要积极去做 2 对于法律要求做的 我们必须去做 3 对于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考点16 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有哪些 1 党的监督 2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3 人民群众的监督 4 社会组织的监督 考点17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1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由人大代表向人大 提交议案 2 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 拨

8、打联系号码 或当面反映情况 3 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考点18 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1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由人大代表向人大 提交议案 2 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 拨打联系号码 或当面反映情况 3 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1 行使监督权 可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保证我们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违背人 民的意愿 严格依法办事 2 同时 有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 工作 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公 正司法 为人民谋利益 3 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 表现 考点19 行使监督权时应该 注意哪些问题 1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 应当实事求是

9、 以事实为依据 如实反 映情况 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3 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也 不能采取贴大字报 聚众闹事等方法 考点20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 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1 尊重法律 追求公正 2 正确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3 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4 需要我们与法同行 树立法制观念 掌握法律 武器 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 养成依法办事的观 念和习惯 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 作斗争 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命题点一 依法治国 1 2016 南充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 期治国理 政经验基础上 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 A 以德治国

10、B 依法行政 C 依宪治国 D 依法治国 D 2 2016 巴中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B 3 2016 宜宾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将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该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提高社会慈善意识 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规范慈善行为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引领倡导共享理念 实现先富带动后富 依法治善 以法促善 为爱心保驾护航 A B C D B 4 2015 资阳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人人都要和政 府部门打交道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政府权力时说 大道至简 有权不可

11、任性 这是因为政府能否自 觉地依法行政 严格依法办事 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 直接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 否顺利实现 直接影响公民个人各项民主权利能否实现 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权威 A B C D D 5 2015 成都 我国建立的宪法宣誓制度要求 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 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 均要公开向宪法宣誓 其目的在于 A 崇尚宪法权威 增强宪法意识 B 坚持党的领导 实现从严治党 C 尊重公民权利 保障政治自由 D 深化体制改革 保证人民民主 A 6 2016 达州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我国稳步推进法制工作 全国人 大

12、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表 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九 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正式 实施等 材料二 2015年我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清理纪 检队伍中的 害群之马 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 打老 虎 全覆盖 印发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和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提出了对党员理想信 念的高标准要求和不可触碰的 底线 通报金融领 域的违纪领导干部等 1 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治国方略 实施这 一治国方略有哪些重要意义 至少三点 答案 1 依法治国 意义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依法治 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依法治国是国家 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 实施上述治国方略 对我们青少年有

13、哪些 具体要求 答案 2 必须学法 懂法 养成守法观念 学会应用法律 树立法治观念等 命题点二 正确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1 2016 资阳 近年来 广场舞扰民的新闻 频现 在不堪噪音骚扰的市民眼里 这些抢占 小区空地和街边广场的大妈 已经严重影响了 他人的正常生活 以致泼粪 放狗咬 高音炮 等 对抗大妈的极端行为时有发生 从公民权利和义 务关系看 上述问题的出现在于不理解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公民不仅要依法行使权利 而且要依法履行 义务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实施正义行为 不做非正义的事是要做人的 基本要求 A B C D A 2 2016 绵阳 2016年2月 国家网

14、信办依法关闭了 任志强 孙海英等网络大V的账号 国家网信办发言 人发表谈话称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任何人不 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是有条件的 所有公民有遵守法律的义务和责任 社会公众人物是执法的重点对象 网络空间是我国法律的空白地带 A B C D A 3 2015 成都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 类状态中 哪里没有法律 哪里就没有自由 英 国哲学家洛克这句话启示我们 坚持权利和义务统 一 更好享有政治自由 维护法律权威 扩大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自觉遵守法律和规则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增强公民意识 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 A B C D B 命题点三 监

15、督权 1 2016 雅安 被称为 史上最严 的新 食品安 全法 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规定 国 家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 制度 县级以上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 系统 对 查证属实的 给予举报人奖励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有法可依 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B 有效激励了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热情 积极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C 有利于公民通过任何方式和手段行使自己 享有的监督权利 D 在我国 公民既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也可放弃法律规定的义务 B 2 2016 内江 2016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 家庭暴力法 正式实施 首部反家暴法明确了家庭暴 力的性质和法

16、律责任 让清官难断的 家务事 有了国 法可依 新法落地为遭受家暴之苦的受害人提供了有 力保护 新法落地之前 国务院法制办就反家暴法立 法工作征求各方意见 反家暴法草案面向社会广泛公 开征求意见表明 在我国 A 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 公民可以随意发表意见 C 公民可以直接参与立法 D 公民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D 3 2016 巴中 监督权是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一项 政治权利 下列行使监督树挂的正确做法有 向人大代表反映 给主管部门写信 张贴大字报 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A B C D C 4 2016 贺州 对漫画 哪里逃 理解正确的是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公民要积极行使监督权 通过网络形式进行法律监督 是公民行使监督权 的一种有效途径 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工 作人员有任意提出批评和检举的权利 网络反腐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A B C D C 5 2015 成都 监督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合法行使监督权利的行为有 A 小刘因为城中村拆迁赔偿不公在政府门口聚 众闹事 B 小袁拨打市长热线 反映城市盲道被随意侵占 的问题 C 小王通过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