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养猪场饲养管理规程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830028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养猪场饲养管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公害养猪场饲养管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公害养猪场饲养管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公害养猪场饲养管理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公害养猪场饲养管理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养猪场饲养管理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养猪场饲养管理规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猪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一、质量安全组织机构图场长技术员饲养员后勤人员 二、职责与权限 (一)场长 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猪质量。 3.负责养殖场生产的组织管理、监督指导和协调,按要求安排组织生产,完成生产任务。 (二)技术员职责 1.制定生物安全制度、免疫程序、消毒措施等。 2.指导饲养员正确防疫、消毒、治疗,避免使用霉变饲料和准确添加药物。 3.熟悉外部疫病信息,掌握行业内最新的药物和新的防病措施,以提高本场的疫病防控质量。 7.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应对突发疫病的应变处理能力。 (三)饲养员职责 1.认真执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对猪群的健康、

2、安全负责。 2.发现猪只精神状态、毛色、食欲、饮欲、行走、呼吸、粪便等有异常,立即上报场内技术人员及时诊治。 3.配合兽医及配种人员搞好猪病治疗、护理及猪只发情、配种等工作。 (四)后勤人员职责 包括电工、保安、饭堂人员、仓库管理员和司机等。(1)电工要经常检查水电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处理。(2)保安要依法护场,确保猪场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3)饭堂人员要不断提高伙食质量,餐具用完后清洗干净,放在消毒柜消毒。(4)仓库管理员要把物资要分门别类堆放,做好物资保管、发放工作。(5)司机要遵守交通法规,爱护车辆,有故障及时维修。免疫接种制度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按照

3、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2.根据畜牧部门规定,结合本厂生产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以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3.在实施免疫接种操作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从畜禽引进开始就计划免疫,做到不漏注一只畜禽,不漏注一项强制免疫疫苗,确保免疫率达到100%;4.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疫苗的有效性;5.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装袋;6.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7.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8.疫苗接种后按照规定佩

4、戴免疫标示,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卫生防疫制度 1.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生活区防疫制度 (1)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2)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蝇。 (3)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 (4)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 (5)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

5、两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3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1)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2)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3)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4购销猪防疫制度 (1)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40天,确认为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2)出售猪只仅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5.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1)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2)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本场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6、。 (3)免疫注射时,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4)做好免疫计划和免疫记录。 6生产线防疫制度 (1)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态。 (2)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3)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4)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 (5)对常见病做好药物预防工作。 (6)做好员工的卫生防疫培训工作。消毒制度1.养殖场应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场地消毒

7、。2.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3.售畜(禽)周转区:周转圈舍、出畜(禽)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畜禽后大消毒一次。4.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5.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6.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7.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3米内范围、圈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8.各栋圈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两次,保持有效浓度。9.圈舍、畜(禽)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10.人员消毒:进入圈舍人员必须脚踏

8、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人员管理制度l.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消毒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2.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三踩一更的消毒制度。即:场区门前踏3的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冼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条件具备时要先沐浴再更衣再消毒才能入内。3.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若系生产需要(如专家指导)也必须参照生产人员入场时的消毒程序消毒后入场。4.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窜舍,工具不得互相借用。5.任何人不准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6.本场送猪的人员和车辆

9、,须经全面消毒后方可回场。7.严禁场内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8.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9.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疫病监测制度1.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检查饮水设备,观察猪群健康状态。2.猪场工作人员应按时完成每日的资料记录:(1)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2)种猪要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3)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4)兽医人员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5)出场的猪应

10、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6)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3.兽医人员应定期对生猪群进行系统检查,观察生猪群健康状况,做好检查记录。如有疫病发生,进一步调查原因,作出初步判断,提出相应预防措施,防止疫病扩散蔓延,并按规定将疫情情况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4. 常规监测疫病的种类至少应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丹毒、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5. 根据实际情况由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必要的疫病监督抽查,并将抽查结果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无害化处理制度1.粪便的处理:饲料应采用合理配方,提

11、高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的吸收效率,减少氮的排放量和粪的生产量。清粪工艺:所有猪场使均使用干清粪工艺,饲养员要及时将粪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运至贮粪场。必须建有贮粪场地,且贮粪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工艺,以防止粪便污染地下水。2.污水的处理:排水系统应设置雨水和污水两套排水系统,以减少排污的压力。所有产生的污水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水必须经综合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能排放。尽量减少水的用量,既减小排污压力,又节约水源。3.病残死猪的处理:病残死猪严禁出售、严禁随意丢弃,必须及时采取深埋或焚烧处理。病残死猪的尸体必须采取焚烧炉焚烧。4.猪场废弃物:各种废弃物一律不得随意丢弃,应根据各自的性质

12、不同采取煮沸、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并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记录。兽药使用制度 1、遵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并建立用药记录,必须载明进货厂家或经销商、数量、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2、禁止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兽药的使用依照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3、使用有休药期规定的兽药时,应当向购买者或者屠宰者提供准确、真实的用药记录;购买者或者屠宰者应当确保动物及其产品在用药期、休药期内不被用于食品消费。 4、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经批准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兽药

13、,应当由兽药生产企业制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方可添加。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 5、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当立即向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 饲料使用制度1、饲料中不能加入激素、违禁药,不能饲喂促生长剂。2、对所用饲料进行监测与管理,对饲料原料进行农残和重金属污染情况的监测。3、使用配合饲料时必须向供应商索取每一种原料的说明书,同时保存好饲料添加剂的记录,这些说明和记录至少要保存两年。4、饲料添加剂及微量元素应符合农业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口食用动物饲用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5、饲料

14、中添加的动植物源性成分应符合输入国或地区的有关规定。6、养殖场对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必须具有生产单位的检验和企业抽检的检验合格报告单。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1 - 兴奋剂类:克仑特罗Clenbuterol、沙丁胺醇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Salbutamol、西马特罗Cimaterol及其盐、酯及制剂2 性激素类: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及其盐、酯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3 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玉米赤霉醇Zeranol、去甲雄三 烯醇酮Trenbolone、醋酸甲孕酮Mengestrol Acetate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4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Chloramphenicol Succinate)及制剂5 氨苯砜Dapsone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6 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呋喃它酮Furaltadone、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呋喃苯烯酸钠Nifurstyrenate sodium及制剂7 硝基化合物:硝基酚钠Sodium nitrophenolate、硝呋烯腙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Nitrovin及制剂8 催眠、镇静类:安眠酮Methaqualone及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