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1829508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9月台州五校高二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3.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姓名、考生号、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一、单选题1.浙江某图书馆提供的馆藏资料中,详细的记载:秦始皇“在由拳乘舟过长水斩马祭河神,其地后代名马塘堰。在海盐曾建驰道,自吴城,向东南经金山,至海盐澉浦秦驻山。”秦始皇之所以能南巡海盐,得益于统一事业的完成海运的兴起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京杭大运河的开通A. B. C. D. 【答案】C【解析】海运的兴起是在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在隋朝,在时间上均不符

2、合题意,统一事业的完成以及驰道均是始皇能南巡海盐的条件,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粤岭限南天设险 秦通舟楫凿嵯峨。”该诗句所反映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A. 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B.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C. 基本解除黄河水患D. 便于秦始皇平定岭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粤“岭”限南天设险 秦通舟楫凿嵯峨中的“岭”指的是岭南这个地点,所以,该诗句所反映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便于秦始皇平定岭南。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

3、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3.资治通鉴记载,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以下做法体现温彦博观点的是A. 把突厥置于边疆,但散居各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B. 尊重突厥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给予突厥族以某种限度的自治权C. 内迁突厥,但保全各旧部,把游牧民变成农民,永空塞北之地D. 分而治之,分散突厥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是贞观年间,唐太宗大败厥,之后就如

4、何处理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温彦博的意见是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同时给之以官职,这样就没有后患了,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民族政策。4. “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A. 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B. 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C.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 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答案】B【解析】所述是贞观年间,唐太宗大败厥,之后就如何处理厥的政策

5、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温彦博的意见是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同时给之以官职,这样就没有后患了。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AC均是治理国家的常用策略,故排除;D明显不合题干主旨,属于无关项,故排除。点睛:唐代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对于缓和民族矛盾,维护国家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5. 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 )A. 西突厥B. 厥C. 匈奴D. 蒙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的“

6、胡”是指少数民族,结合教材知识可知,A、B两少数民族主要出现在唐代,曾对唐朝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D项蒙古曾对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最终灭宋,统一中国,只有C项匈奴在秦汉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秦始皇筑造长城,主要是为了防范匈奴的入侵,因此答案为C项。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6.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崇尚儒家文化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延揽汉族文士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 B. C. D. 【答案】B【解析】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存在满汉矛盾。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

7、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因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军事征服者(如鲜卑族、蒙古族、满族)被先进地区的先进文化(汉族文化)所征服,故不选项。7.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A. 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B. 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C. 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D. 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谓之驼城我军隔

8、河而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巩固西北边境的措施,即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故答案为A项。B项发生在东南地区,排除;C项发生在西南地区,排除;D项发生在东北地区,排除。【点睛】清朝统治者统一西北、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剿抚并用,为国家统一而战。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8.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感叹孔子的学说并称其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A. 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精神枷锁B. 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C. 有利

9、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D. 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主张统治者要关注百姓,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以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这些主张同欧洲启蒙思想家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需要的制度有相似之处,儒家的德政和民本思想有利于伏尔泰提倡的开明君主制度的宣扬,B正确。A项是文艺复兴的目的,排除。C项是卢梭的理论,排除。D项夸大了儒家思想的作用,排除。点睛:伏尔泰提倡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根本目的是借助孔子的思想宣扬启蒙思想,宣扬开明君主制度,为其资产阶级思想的宣传起到推动作用。9.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A. 学习“六艺”B. 删修春秋C. 周游列国D. 创办私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而立之年创办了私学。故答案为D项。A项学习“六艺”是在其少年时期,排除;B项删修春秋是在其晚年时期,排除;C项周游列国是在其中年时期,排除。10.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

11、。其中“他律”指的是( )A. 仁者爱人B. 君主法治C. 礼乐规范D. 三省吾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的学说,可知内部的自律指的是伦理道德,外部的他律指的是礼乐制度,故C项正确;A、D项属于内部的自律,排除;项属于法家思想,排除。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孔子11.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一部著作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这个著作是A. 形而上学B. 物理学C. 基督教的本质D. 神圣家族【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故答案为A

12、项。B项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提出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排除;C项基督教的本质是德国唯物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著作,排除;D项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排除。12.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涉及治学做人为政正名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并主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治学严谨的态度,为后世作出典范,符合题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等思想,为后世做人提供了借鉴,符合题意;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施行仁政的思想,符合题意;孔子正名的思想是为维护周礼服务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贵贱

13、有序的社会,这是其消极思想,排除。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孔子的正名思想是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反对臣杀其君,子杀其父的越礼行为,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议会组建“新模范军”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大力发展工商业,颁布航海条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5年议会组建“新模范军”; 1642年8月,国王宣布讨伐议会;为大力发展工商业,于1651年10月颁布航海条例;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按时间先后顺序是。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

14、不符合题意,排除。14.史学界普遍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据此标准,克伦威尔“基本否定”之处是A. 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B. 远征爱尔兰未能满足英国的殖民需要C. 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D. 在英国内战中击溃保皇党人的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在建立共和国之后,建立护国政治,这是走向复辟的过渡,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应当给予否定的。故答案为A项。B项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并进

15、行了大肆掠夺,满足了英国的殖民需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应当给予肯定的,排除;D项在英国内战中击溃保皇党人的力量,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是应当给予肯定的,排除。【点睛】1653年4月,克伦威尔带领军队驱散了长期国会,宣布实行护国公制。护国公集行政权、立法权和军队指挥权于一身,共和国名存实亡。15.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A. 对各州负责B. 对国会负责C. 对宪法负责D. 对圣经负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