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1829030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理科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学业)命题人:林星儿 审核人:杨祥璋(本试卷分三部分,共5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场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

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详解】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能力。2.太阳活动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的原因是()A. 太阳活动引起电离层的扰动B. 太阳活动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C. 太阳活动改变了气候D. 太阳活动引起台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太阳活动中的耀斑爆发会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3.春分日这一天,海南省某地(20N,110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 90B. 70C. 20D. 0【答案】B【解析】春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

3、点是赤道0,所求点是4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40N-0=50。选择C项。4.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问题。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相关知识。若过度猎狼,狼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故正确;环境承载力与猎狼无关,故错误;消费观念是长期形成的习惯

4、,故错误;人为的过度猎狼,导致动物生存受到威胁,对其他物种来说是不公平的,故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正确。D项正确。5.读下图,若干年后河口处小岛最终与哪一岸相连()A. 甲,丙B. 乙,丙C. 乙,丁D. 甲,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转,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考点:本题考查。6.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下图),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A. 内力作用B. 外力作用C. 风化作用D. 板块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详解】图示为河流三角洲的泥沙沉积,为流水沉积地貌,属于外力

5、作用。故AC错,答案选B。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故D排除。7.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的是()A. 搬运作用B. 侵入作用C. 重熔再生作用D. 风化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沉积岩转经重熔再生作用转变成岩浆,故C正确。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属外力作用;侵入作用是岩浆侵入岩石内。故A、B、D错误。【点睛】本题容易,属基础题目。8.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详解】背斜储油向斜蓄水,石油、天然气主要在背斜,图中地质构造甲是向斜,乙是断层,丙是背斜顶部,丁是背斜

6、单翼,只有丙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答案选C。读下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完成下面小题。9. 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 B. C. D. 10. 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A. B. C. D. 【答案】9. D 10. C【解析】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9题详解】大气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故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读图可知,图中是太阳辐射,是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是大气逆辐射,是地面辐射,所以对,D对。A、B、C错。故选D。【10题详解】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由上题分析可知,是大气逆辐射,C对。A、B、D

7、错。故选C。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1. 有关该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东南风12. 在大陆西岸,长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特征是()A. 终年温和多雨B. 终年高温多雨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 终年高温少雨【答案】11. A 12. A【解析】【11题详解】根据纬度可判断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在北半球是西南风,故答案选A。【12题详解】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多雨,故只有A正确。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8、);终年高温少雨的是热带沙漠气候。13. 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一种气候类型,其中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年温差小;故选D项。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a、b两地的气压性质为( )A. a地是高气压,b地是低气压B. a地是低气压,b地是高气压C. a、b两地都是高气压D. a、b两地都是低气压15. 图中亚洲东部c点风向是( )A. 东南风B. 西北风C. 东北风D. 西南风【答案】14. A 15. B【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综合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

9、差异,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大陆降温快,温度低,气流下沉,在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太平洋上降温慢,温度高,气流上升,在太平洋上形成低压,因此图中A亚欧大陆,为高压中心,B为海洋,形成低压中心。故答案选A。【15题详解】图示C位于东亚,冬季风由亚欧大陆吹向太平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故答案选B项。16.下列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与寒潮的形成有关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详解】形成寒潮的是冷锋,图中A是冷锋;B是暖锋;C是气旋;D是反气旋。故答案选A。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17. 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

10、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 大陆东岸为寒流D. 大洋西岸为寒流18.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 洋流对欧洲西部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B. 洋流对南美洲西岸气候降温减湿明显C. 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D.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答案】17. B 18. D【解析】【17题详解】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故B正确、A错误。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故C、D错误。【18题详解】A、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A说法正确;B、洋流为秘鲁寒

11、流,对南美洲西岸气候降温减湿明显,B说法正确;C、P处为纽芬兰渔场,因寒暖流交汇形成,C说法正确;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会随洋流到达欧洲西部,对欧洲西岸海域造成污染,D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重点为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难度一般。第二小题注意题干要求-选择错误项。19.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要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

12、约、相互渗透。【详解】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A正确;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B错误;气候会影响植被,也不会影响土壤,C错误;植被破坏加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错误。【点睛】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0.下列现象反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A. 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植被变化B. 横断山区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变化C. 塔里木盆地绿洲D

13、. 海口到哈尔滨的植被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及分异的规律和非地带性。【详解】由于水分的差异,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植被变化体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A错; 横断山区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变化体现的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体现的是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由于热量的差异,海口到哈尔滨的植被变化体现的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结合有关聚落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1. 我国北方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格局类型多呈()A. 分散型B. 条带状C. 团聚型D. 放射状22. 我国南方有一些村落规

14、模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口也较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地形因素B. 气候因素C. 传统因素D. 风俗习惯【答案】21. C 22. A【解析】【21题详解】我国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耕地广阔,白然条件优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聚落的分布、规模受地形限制较小,因而聚落分布相对密集,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22题详解】我国南方地形复杂,有大面积的丘陵地区和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所以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口也较小。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完成下列各题。23. 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A.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B. 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C. 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24. 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 人口增长速度快B.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C. 就业压力太大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答案】23. A 24. B【解析】【23题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