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教学教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828594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片段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片段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片段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片段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片段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片段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段教学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片段教学教案第一篇:夜莺的歌声 10分钟夜莺的歌声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二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 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夜莺”指的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2 找出课文中军官和小男孩的对话3 标记处小男孩是如何将信息传达给游击队员的三 理解,分析课文1 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2 思考从军官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听出了什么端倪?军官是否聪小男孩口中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2、。为什么?你从那看出来的。3 指名读两人间的对话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人了吗?“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我是问这里有么有人?“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四 学习课文,理解传递情报的过程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2、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3、小男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4、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五 总结 体会思想感情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

3、道他不害怕吗?如果是你你会害怕吗.?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体现了小男孩怎样的品质,及思想感情。如果,这个小男孩来到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第二篇:触摸春天,无生触摸春天1、在去年的广州亚残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枚金牌、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前排这位眼睛亮晶晶的女孩,请你说说。哦,原来,安静拢住了一只蝴蝶。课文哪里告诉了我们答案? 好,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句话安静的手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

4、蝶,这真是一个奇迹! 如果,当时你就在那儿,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说真是不可思议!太奇妙了!怎么可能呢?是呀,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真是不可思议,真是难以置信。千言万语,浓缩成一个词,这真是一个奇迹。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把感叹的语气读出来。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你体会到了什么?这真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孩子们,拿起书,齐读第4段,让我们来享受这份奇妙的感觉。3、为什么安静能拢住蝴蝶呢?请大家默读第3段,看看安静是怎么拢住蝴蝶的。 我发现有的同学边默读边动笔圈划,这种动笔默读书的习惯真好。坐

5、在后边的那位男孩,你来说说。很好,你找到了关键句子“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流连,理解吗?是啊,安静是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她学生接读:在花香中流连;中午,她学生接读:在花香中流连;下午她还在学生接读:在花香中流连。从“流连”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孩?这种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赋予她神奇的灵性。正是有了这份灵性,安静在花丛中穿梭?正是有了这份灵性,在花香的引导下?正是有了这份灵性,睁着眼睛的蝴蝶?4、同学们虽然安静是盲童,但她的内心世界却是那么那么多姿多彩。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晴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世界。”与其说安静拢住蝴蝶,不

6、如说她是在触摸春天。其实,安静何其只是在触摸春天呢?她更是用心在拥抱春天。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轻声读一读课文,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第三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占据了我童年丰富多彩的记忆,这座儿时的乐土究竟有什么值得我如此留恋的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跟随着鲁迅先生的笔端,一同揭晓答案。我们知道,第二段作者就开始浓墨重彩地描写“我的乐园”百草园之景,那么作者是如何为我们呈现出这种乐景呢?“点面结合”1、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具有代表性的“关联词”,并说说这些关联词的作用何在。 明确:“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等等。2、那么,这一组关联词,强调

7、的是“两个不必说”呢,还是“单是”后面的内容呢? 明确: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知晓这里强调的是“单是”后面的内容。引申:如果说“单是”是集中一个点,并希望通过这一点来辐射整座百草园的话,那么显然前面由两个“不必说”则是试图粗线条地勾勒这座乐园。我们把这种写法称之为“点面结合”。分析“面”整体1、齐读第一个“不必说”,根据老师在黑板上的图示,能不能说说作者观察事物的空间顺序是什么样的呢?写的又都是什么样的事物呢?从什么感官角度写的呢?明确:从低到高的空间顺序写的是静态的事物。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来写。2、齐读第二个“也不必说”,告诉老师,它的空间顺序是否和前面相同呢,还是有所改变?写的还是与之前类似

8、的事物吗?又是从什么感官角度来写的呢?明确: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写的是动态的事物。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的。总结:在整体部分,我们看到作者从静物写到动物,充分调用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官系统。在这幅趣味盎然的水彩画中,这两句话无疑是浓缩精华的重重一笔。分析“点”局部“泥墙根一带”1、借由“单是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一句,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局部描写,这部分的景物描写有没有像前面一样富有变化呢?明确:和前面不同,这里的油蛉、蟋蟀、蜈蚣和斑蝥是属于动态的事物,而何首乌藤、木莲藤和覆盆子则属于静态的事物。所以泥墙根部分是由动物写到静物。2、那么,这里所写的动物是由什么感觉角度来描写的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9、法呢? 明确:从听觉角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了这些动物声音的特点,也写出了这些动物在百草园中自由自在的情态,仿佛在开音乐会,争相献艺,还写出了我对这些可爱的昆虫的喜爱之情。3、最后,这一段当中所写的静物是由什么感觉角度来描写的呢?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从视觉角度写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的形状,从触觉和视觉等角度写何首乌根,又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写覆盆子。其中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覆盆子比作成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形象生动,使读者具体可感。总结:这段文字中还有没有你认为比较精彩的地方?说出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如:准确地使用形容词,无一重复,富有变化,准确生动地将各种生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富

10、有表现力。比如说石井栏“光滑”,是因为童年的我经常好奇地抚摸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因为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也体现了作者以儿童视角去看的特别的感觉。第四篇:记叙文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教案教学目标:语言描写要个性化、生活化,以传神的细节,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教学重点:品味并构思传神的细节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相结合。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欣赏细节描写让我们来看一则材料: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

11、毛。”这位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正好走过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你知道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好在哪里吗?思考:材料中涉及到了四个人,你能揣摩出他们具有怎样的心理?明确:秀才是xx,像卖弄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只想为皇帝歌功颂德,以图升迁;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听此议论,当然义愤填胸。欣赏这则作文片段:我母亲虽识字不多,一生与土地打交道。可在我心中却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有一次我们姐妹三人携儿带女开着俩车回娘家,街坊邻居们都说我母亲有福气。你们猜不到我母亲说了什么,

12、我作了个整理:“要说有福气不假,我这人对歇着没仇,对好吃儿没意见;白面是自个儿磨的,果子油儿是自个儿挤的;菜哪棵长虫,哪棵没药,俺自个儿清楚。能吃能睡能干活,这不是福气啊?!”结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请你结合材料中的细节谈谈文段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 每个人所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而知其人,闻其声便能明其性。也就是说,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写谁得像谁,千万不能写成众口一词。另外语言描写中渗透着人物内在的神韵,传达着人物的精、气、神。语言描写的实质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或道德品质。板书:小小话语见精神个性鲜明,生动传神二、细节

13、描写修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让我们一起修改细节描写片段吧!范例剖析原稿关键的比赛马上就开始了,我班运动员吸取刚才失败的教训,大家两手一前一后,一个紧挨一个站定。当哨子大声响起,大家握住绳子拼命拉,总算挽回了一场。先讨论不足之处,然后对照修改稿谈谈好在哪里。改后稿当哨子响起,打头的那位运动员“嘿”的一声响,后面的人身体尽力往后仰,脚就像钉子一样,钉在地上,一动不动。他们两个两眼瞪圆,盯着中间的红线。有的嘴巴紧闭,鼓起腮帮,脸憋得通红;有的呲牙咧嘴,身体拼命往后仰。深入探讨:修改稿有无可挑剔之处?“盯着中间的红线”,这个细节真实吗?实践演练请同学们仿照以上例子为下面的片段进行修

14、改温馨提示:可加进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神态、独特用词、习惯用语。这样,人物的语言就鲜活多了。原稿:爷爷人喜欢喝酒,哪种就都喜欢。别人都知道他这一喜好,逢年过节,别人送爷爷的都是酒。他将每一种酒都仔细打量一番,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放下。爷爷喝酒也很讲究,每次总是拿他的小玻璃杯喝酒。我和饮料都是一饮而尽,而爷爷,每次只是抿一小口,精神十分享受。改后稿:爷爷喜欢喝酒,哪种酒都喜欢。小辈儿们都知道爷爷这一喜好,逢年过节,送给他的礼物准是酒。他带上老花眼镜,细细打量这每一样宝贝,想考古学家在研究文物,喊他吃饭都不答应。和爷爷一起吃饭时,我拿着饮料,咕嘟咕嘟地一饮而尽,他却用拇指和中指轻捏着他的小玻璃杯儿,将杯口轻轻送到嘴边,长长地吸一口气,呷上一小口,然后眯缝着眼,啧啧地陶醉好一会儿。三、任选生活中的一个精彩镜头,比如篮球赛、打饭、商场购物、与好友久别重逢等等,用语言来刻画特定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突出形象。交流后多元性评价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一定要记着啊,语言描写难在个性,贵在传神,精在简洁,活在句法、修饰与环境的综合。也千万别忘了,言为心声,语言服务于心理、思想与品质。与老师一起积累一句话慧于心而秀于言:思想豁达的人,言语就会宏通;心灵聪慧的人,语言自然清雅灵秀。所以,修炼语言,首先修炼心灵。描写语言,定要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