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基础和准则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828593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基础和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7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基础和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7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基础和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7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基础和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7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基础和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基础和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基础和准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国家的含义是什么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 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3 我国的国家性质 国体 是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本质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四个权利 民主 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5 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广泛性 民主权利 民主主体 真实性 三个保障 利益 人权 复习回顾 1 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 我国公民享有哪三个政治权利和自由 重点 3 我国公民要履行哪四个义务 重点是义务一 三 4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

2、重点 自主学习P7 11 公民 国家 新型的关系 人民是主人 权力来源 通过法律规定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 明确四义务 知道三权利 把握三原则 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全部政治生活 基础 权力与权利 权力 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 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power right 权力政治概念在我国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权利法律概念相对于义务而言公民依法享有权利 海南海口琼山监狱正在投票选举琼山区人大代表 根据自学内容探究以下问题 1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什么样的作用 2 我们中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选

3、民的条件 3 你选举班干部是不是选举权的体现 你被选举为班干部是不是被选举权的体现 为什么 不一定 年满18周岁 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才享有 不是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特指 狭义的 人大代表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特指人大代表 的权利 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特指人大代表 的权利 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条件 国籍条件 我国公民年龄条件 必须是年满18周岁政治条件 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能力条件 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

4、本的民主权利 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一 三个政治权利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民群众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 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 镇长的选举 3 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 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 居委会 村委会的选举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都不是这里所说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容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法定程序 持续性 聚集在一定场所 列队行进表达 以集会 游行 静坐等方式表达 2 政治自由 六个

5、 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重要方式 具体表现 网络谣言 言论自由 谣言止于智者 更止于法律 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不允许有诽谤他人的 言论自由 通过厘清在信息网络上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 公民可以依法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要是没有水的约束 那该多么自由啊 岸边的死鱼 自由是法律的体现 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4 关于如何理解政治自由 以下两种观点 你认为他们有道理吗 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一 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 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合作探究 互学 观点一是错误的 观点二是正确的 观点一把自由绝对化了 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想干什么就干什

6、么 自由是相对的 政治自由也不例外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 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不是限制 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 因此 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只要不超出法律所约束的范围 就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没有切实履行职责 违法 失职 公民对行政处分 诉讼判决不服 受不公正待遇 A 批评 建议B 申诉C 控告 举报 3 监督权 谁监督 监督谁 该如何行使监督权 孪生兄弟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点 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 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

7、权利的重要保证 课堂学习 你举例 辽宁舰 女博士韦慧晓 2 遵守宪法和法律 北京一大妈扬言炸地铁站受审称 法官看着办 2015年10月30日上午 王某和丈夫一起坐地铁办事 地铁内的人流比较大 在下车时 王某被撞倒了 很气愤 看见地铁站贴有96165的地铁热线电话 她便用手机拨通了该电话 炸地铁 炸建国门地铁 电话刚刚接通 王某就对着话筒喊了一句 随后就将电话挂断 接到报警后 市公安局多名副局长指挥工作 调动1140名警力加强巡控 140余名警力对重点地铁站进行安防 直到事发第二天王某被抓获 警报才解除 2016 03 18日法官当庭作出判决 王某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当站

8、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发现国歌播错了的时候 应该怎么办 跳水队运动员李世鑫 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俄罗斯站的比赛中 中国选手张新华 李世鑫包揽了男子3米跳板冠亚军 然而 粗心的主办方连续两次播放中国国歌时都出现了状况 于是李世鑫大声清唱 义勇军进行曲 他的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赞许 更化解了主办方的尴尬 3 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 4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 四个政治性义务 某市领导周某因违法被依法逮捕 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 我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 又是高级干部 应该从轻处罚 小组探究 周某在参与政治生活的时候违反了什么原则 1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三 参与政治生活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重点 判

9、断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公民享有的权利都一样 公民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但公民实际享有的权力的范围或程度是有区别的 不是平均的 一样的 A 某些特定的权利 并非人人都有 如人大代表享有特殊的言论保护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并非人人都有C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以下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担任国有公司 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的权利 1 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平等地履行义务 平等地适用法律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保护 3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没有特殊公民 3个平等不等于相同不等于一样 平等地适

10、用法律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而不是立法平等 小慧家所在地为城际高铁工程所在地 在此后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动员中 镇政府和小慧家未能就拆迁补偿达成一致 小慧认为政府给的补偿标准少了 所以 小慧一家成了 钉子户 在没有事先通知 也没有出示任何合法手续的情况下 黄水镇政府组织人员开着铲车直接撞向了小慧家门 小慧一家被强行带到10公里外的一家农家乐里拘禁起来 你认为小慧应该怎么办才好 这两个做法可以吗 1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找带头的人报仇去 2 忍气吞声 领了补偿赶紧走吧 权利 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和权益 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公民是权利的主体 也是义务的主体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2 怎样

11、坚持这一原则 第一 树立权利意识 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义务 第二 树立义务意识 自觉履行义务 1 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相对应 两个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 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注意 1 某些权利可以放弃 但义务必须履行 2 权利与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关系 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 为什么要坚持这两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 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12、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2 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呢 3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权利 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含义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 包括哪些 政治自由 主体 内容 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 含义地位 参与政治生活 本课小结 公民 1 中国古代有 刑不上大夫 的制度 现在却出现子 刑不上人才 的情况 这告诫我们 在现实生活中 A 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 要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C 任何公民都必须

13、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D 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基础和前提 课堂巩固 A 2 在我国 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问题上 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当矛盾发生时 应该 A 两方面利益都要照顾 做到协调一致B 照顾国家利益 因为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的个人利益实际上是不正当利益C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这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D 照顾个人利益 因为没有个人利益就不会有国家利益 C 3 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权利 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重要标志的是 A 生存权和劳动权B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C 言论 集会 结社等自由权利D 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4 电话用户邓成和因查询41 65元长途电话费 先被

14、营业员无端指责 后又被包头市邮电局推上被告席 他不服判决 经过长达两年的上访 最终胜诉 这种上访行为属于公民行使 A 批评控告权B 申诉权C 控告检举权D 揭发 举报权 B B 5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这说明 A 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不能放弃D 我国公民有权直接选举国家领导人 B 6 材料 人肉搜索 的出现 将网络上传统的不见人 不闻声的信息搜索 转变为人找人 人问人 人盯人 人查人的互动查询和寻找 可在很短时间内将答案和真相公布于众 但大家对参与其中的方式和

15、其可能引发的后果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 网络是虚拟世界 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 请您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之一 网民在网上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 3分 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一方面 公民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又要尊重他人权利 另一方面 公民也要树立义务意识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分 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网上言论不能触犯法律法规 不能侵害他人正当利益 3分 7 2015年 我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 占网民总数的13 8 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

16、历史性的变化 开创了 一对一双向互动 的新时代 近年来 我国政府加大对网络的治理力度 要求所有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都要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 网络水军 专项行动 旨在构建绿色 健康 和谐的网络环境 对此 A网友说 微博降低了民众言论表达的门槛 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的微博我作主 B网友说 构建绿色 健康 和谐的网络环境 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是不够的 还需要 请你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 对A网友的 我的微博我作主 的观点加以评析 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网民通过微博自由表达权利的实现必须以守法义务为前提 否则 只会损害多数网民的利益 在我国 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必须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治理网络环境 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护网民个人合法的自由表达权利 网民在行使自由表达权利时 也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这是爱国的表现 所以 认为 我的微博我作主 的观点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