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797367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使用说明南京南锅动力设备有限公司11 / 12目 录前言21锅炉设备安装总论32安装程序33模块钢架和平台扶梯等钢构件的安装44锅筒和管道的安装55水压试验76热工仪表及附属设备的安装87保温98烘炉99煮炉和蒸汽试验10前言锅炉是把热能传递给水,使水变成一定参数下的高品位能量的水或蒸汽的一种动力设备。它是由锅和炉以及附属设备组成,其结构庞大,笨重和复杂,锅炉又是承受高温的受压容器,所以锅炉的安装和使用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以保证锅炉的长期安全稳妥运行。安装和使用上的不当,都会降低效率,影响性能,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手册是为燃机余热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一个安装操作指

2、导。它不包含设备中的所有可能变化和使用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建议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认真阅读本手册,以便能及时掌握信息,熟练操作锅炉及其辅助设备。本手册不能代替经验和判断能力。对于锅炉的操作须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辅助设备及控制若不是由本公司提供的,则产生的责任由使用方承担。使用单位应根据本手册及有关规程和技术文件,在锅炉安装和使用时制定现场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本手册详细说明了安装和使用上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定,供用户参考。1. 本手册如与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程相抵触,或低于有关规程的要求时,以国家规程为准。2. 对未定购辅机及部件的安装和使用由用户自行处理(可参阅本说明)。3. 工业锅炉产品执行标准:l 热

3、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或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l JB/T10094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l 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l GB1576工业锅炉水质标准4. 发电锅炉产品执行标准:l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l JB/T6696电站锅炉技术条件l DL/T50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锅炉机组篇l GB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5. 本手册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1 锅炉设备安装总论1.1 安装准备工作锅炉安装工程的准备工作,是整个工程质量、进度及经济性的重要环节。同时,由于该项工作的复杂性,必须细致地进行预先的计划和编排,才能使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安装工程

4、准备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1 人员和技术准备1、 组织由工程技术人员、各技术工种的操作工人(特殊工种需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安装班子;2、 划分班组;3、 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安装技术文件及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或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并熟悉锅炉安装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1.1.2 编制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1、 安装技术措施(根据安装说明、安装经验和各工地的具体条件而编制);2、 安全技术措施;3、 安装进度表;4、 降低安装成本的一些措施;5、 冬季施工的防寒取暖措施。1.2 设备验收1、 按制造厂提供的装箱清单明细表,核对验收设备;2、 根据锅炉安装图复核设备的

5、完整性;1.3 基础验收与划线1、 锅炉及辅助设备就位前应对基础进行核对与验收;2、 锅炉安装前,应划出纵向和横向安装基准线和标高基准点;3、 锅炉基础划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 纵向和横向中心线应互相垂直;b. 相应两柱子定位中心线的间距允许偏差2mm;c. 各组对称四根柱子定位中心点的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5mm。1.4 施工现场及辅助场地1、清理和布置场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运输方便;b. 符合安装的先后次序;c. 较精密的零部件应尽量存放在仓库里。2、 建立需要现场拼接管子的校正台,对于校正台的要求如下:a. 平台的面积需按锅炉受热面积系统的大小而定;b. 平台可用12mm厚钢

6、板铺成,下面垫以道木;c. 平台附近应预留退火炉的场地(适用于须胀接的管子)。3、 准备绝热保温材料的制作等场地。1.5 工具材料根据安装部件和实际安装工作的需要,做出详细计划;按进度和预算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具的进退场,确保安装工作的顺利完成。2 安装程序2.1 安装程序要求锅炉设备是属于组合机组设备,故安装工程的期限和质量的保证是建立在各机组安装程序合理安排基础上,安装程序须结合各安装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应注意下列事项:1、 安装工作应尽量采取交叉、平行、流水作业;2、 对于受压元件的安装,须经该项设备检验和验收完毕后方能进行;3、 尽量利用锅炉设备的部件作为临时性构架,避免

7、不必要的脚手架;4、 需考虑对每个安装程序的技术安全措施。2.2 安装程序说明对于安装程序除应参照上述的几点事项编制外,现把安装程序中有关平行、交叉等几个主要问题说明如下:1、 地基零件安装正确无误后才能吊装模块和各烟道、烟囱等大件;2、 安装起点一般从烟囱开始;3、 在准备起吊锅筒时,即可安装平台扶梯,对妨碍锅筒起吊的平台可以暂时不装;4、 锅筒吊装完毕后须进行校正验收,然后开始安装下降管和导汽管等汽水管道;5、 锅筒内部装置需在水压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安装;6、 锅炉附属设备可以同时安装;7、 相邻模块、烟道之间的联接保温工作应尽量提早进行,以避免因保温工作而拖延了整个锅炉安装的完成;8、 锅

8、炉仪表的安装,在水压试验前需装好水位表、压力表、放水阀和排空阀,其余仪表应陆续在试运转前装好;9、 安装时需考虑必要的安全措施。3 模块钢架和平台扶梯等钢构件的安装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1.1 基础的验收和划线3.1.1.1 基础的验收和划线均以锅炉地基图的尺寸为准,同时检查基础之标高尺寸,基础的表面及基础的质量。3.1.1.2 验收时先测量土建规定的主中心线(锅炉中心线)和各辅助中心线(各钢柱及烟囱中心线)间的关系尺寸。1、 基础大小与设计尺寸之差为30mm;2、 各钢柱中心线与主中心线之差为5mm;3.1.1.3 验收合格后,将安装基准线用墨线弹于基础面上。锅炉整体的三条安装基准线为

9、:1、 纵向基准中心线;2、 横向基准线 一般可采用烟囱横向中心线;3、 标高基准线。3.1.1.4 在验收基础时应由安装单位会同使用单位人员及土建单位人员共同参加,并对验收情况作出详细记录。3.1.2 钢结构件的检查在安装前须检查由于运输和保存期各单独构件的各种变形,应符合下列标准:1、 钢柱和横梁的长度偏差,全长不得超过5mm;2、 钢柱和横梁的弯曲度每米内不得超过2mm;但全长内不得超过10mm;3、 平台框架的不平度每米内不得超过2mm;但全长内不得超出10mm;4、 护板、护板框的不平度不得超过5mm;5、 各部件中二相邻螺栓孔间中心位移不得超过2mm,二任意螺栓孔间中心位移不得超过

10、3mm;6、 钢柱与横梁的表面应无特殊伤痕,加强板的焊缝处不允许有裂纹;3.1.3 钢架变形超过上列标准,则须按热校和冷校两种方法进行校正。1、 热校适用于变形大,对于本身结构比较强固的构件;2、 冷校适用于变形不大的构件;3、 热校可用木炭、焦炭或氧乙炔火焰加热,加热的长度和分布应根据弯曲和挠度的大小而定;4、 用焦炭或木炭在简陋炉子中进行加热时,其加热部份长度不大于1.2m,用焰嘴加热时其长度不大于50mm;5、 加热应该顺着整个剖面均匀进行,否则被校正的部件可能得到不应有的额外变形;6、 钢架构件加热温度最好不超过800(颜色为暗色),以免由于本身重量而增加弯曲;7、 在不重要的,由单件

11、型钢制造的,且弯曲度不大的部件上,可以利用加焊一条假焊缝,待焊缝冷却收缩而将构件拉直。3.2 模块的吊装:按“现场装配件”图示。3.3 安装质量标准1、 钢架各钢柱的位置偏移不得超过5mm;2、 各钢柱间距偏差每米内不得超过1mm,全长内不得超过10mm;3、 各钢柱、横梁的标高偏差不得超过5mm;4、 各钢柱相互间标高差不得超过3mm;5、 钢柱的不垂直度每米内不得超过1mm,全长内不得超过10mm;6、 两柱间两对角线之长度差每米内不得超过1mm,全长内不得超过10mm(在每柱的两端测量);7、 各钢柱上水平面内或下水平面内相应对角线之长度差每米内不得超过1.5mm,全长内不得超过15mm

12、;8、 横梁的不水平度每米内不得超过1mm,全长内不得超过5mm;9、 支承锅筒的大梁不水平度每米内不得超过1mm,全长内不得超过3mm;10、 平台、托架、扶梯、拦杆、栏杆柱和挡脚板等应焊接牢固、组装平直,栏杆柱间距应均匀,接头表面光滑;11、 在平台、托架、扶梯等构件上不应任意割切孔洞,必要时在割切后应予加固;12、 混凝土凝固时,在23昼夜内要大量地浇水保养(每昼夜34次),此时钢架不能承受荷重;13、 钢架底脚已正确留出热膨胀间隙。4 锅筒和管道的安装4.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1.1 运输工作安装单位在把锅筒、管子运往现场时需注意下列几项:1、 载重车辆、起吊设备、捆扎所需的钢丝绳、

13、卷扬机等都需有足够的载重能力,并应符合技术规范;2、 用钢丝绳起吊锅筒时,禁止在管孔中穿过或绕在短管上,钢丝绳与锅筒外壁接触处应垫以木板或麻布,以防损坏锅筒表面;3、 锅筒放置时,下面应垫以枕木,勿使锅筒外壁与地面接触和磨擦,以防损坏锅筒表面;4、 管子堆放时应以枕木垫平,管子和管子间以木板隔开,以防压扁损坏管子。4.1.2 锅筒、管子的检查和校正1、 检查锅筒、集箱表面和短管焊接处有无裂纹、撞伤等缺陷;2、 对胀接锅筒,胀管前管端与管孔均应清除表面油污,并打磨至发出金属光泽,打磨后不得有纵向沟纹,管子胀接端装入管孔后应尽快进行胀管防止污物进入或生锈;3、 找出锅筒两端水平和铅垂中心线的标记,

14、并检查其标记位置是否正确,必要时应根据管孔中心线重新标定或调整;4、 管道在安装前应作全面检查,检查工作在管子校正台上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 管子外表面不得有重皮、裂纹、严重锈蚀压扁等缺陷,当管子外表有沟纹、麻点等其它缺陷时,缺陷深度不应使管壁厚度小于公称厚度的90%;2) 直管的弯曲度每米内不应超过1mm,全长内不应超过3mm,直管的长度偏差不应超过3mm;3) 弯曲管的外形偏差(见图4-1)不应超过表4-1的规定;表4-1 弯曲管的外形偏差项 次项 目数值不应超过(mm)1管口偏移(a)32管段偏移(b)53管口间水平方向距离(m)的偏差24管口间垂直方向距离(n)的偏差+5-24) 弯曲管平面的不平度(见图4-2)不应超过表4-2的规定;表4-2 弯曲管平面的不平度长度l(mm)5005001000100015001500不平度a(mm)3456图4-1 弯曲管的外形偏差情况图4-2弯曲管的不平度5、 锅筒必须在钢架组装校正、并达到可靠的固定后,方能允许起吊就位;6、 锅筒就位时必须根据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正确留出热膨胀间隙。支座内的零件在组装前应经检查,组装时不得遗漏,并应正确定位;7、 在组装锅筒内部装置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检查零件的数量及质量。组装应严密,连接应可靠。4.2 锅筒、管道安装质量4.2.1 当锅筒就位后,应根据纵向和横向安装基准线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