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796871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为确保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考评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公开公平,规范统一评选标准,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41号)的要求和创建活动的总体安排,制定本指标标准体系。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以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能力为核心,通过开展资源节约集约标准建设,发挥资源节约集约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中的作用,树立新型资

2、源观和资源管理观,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水平,激励、引导地方政府建立资源节约集约的科学政绩观,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社会共识的形成,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落实节约优先战略,通过开展资源节约集约标准建设,一是评选一批模范县(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管理理论,丰富创建活动内涵,总结推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好模式和好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能力。二是形成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办法和措施,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管理水平,推动资源节约集约的长效机制建设。三是发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导向

3、作用,使节约集约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节约集约社会共识的形成,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三)基本原则。1坚持以资源管理为基础,以节约集约为重点。2坚持统筹兼顾,体现区域差异性及土地主导、矿产主导、土地矿产兼有等结构类型特点,选择适当、适量、适中的指标项和标准值。3坚持简单易行,指标具有代表性、可操作、可量化,数据可采集。4坚持激励为主,体现激励、引导的特点,指标值可及、可达到。5坚持边试行边完善,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和创建活动开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指标标准体系(一)土地资源节约集约指标标准体

4、系。根据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的特征,按照以下两类地区设置考核指标:类地区:指区域内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县(市)。对这类地区采用核心指标、一般性指标和综合性指标进行评价,重点考核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状况和新增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类地区:指区域内主要为建设用地,基本没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县级区(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所辖的区)。对这类地区采用核心指标、一般性指标和综合性指标进行评价,重点考核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和挖潜状况。表1-1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指标标准体系类地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序号指标属性考核项目指标名称指标内涵1核心指标(权重0.60)土地利用效率(权重0.60)建设用地地均GD

5、P反映建设用地经济承载强度建设用地地均GDP增长率反映建设用地经济承载强度的变化新增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投资增长消耗的新增建设用地状况土地供应率反映批准供应土地实际供应状况土地有偿使用率反映年度供应土地的有偿使用状况土地招拍挂率反映土地供应的市场化水平2一般性指标(权重0.20)土地规划执行度(权重0.08)公众参与规划编制情况反映规划编制中将规划方案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情况规划信息公开情况反映规划经依法批准后,及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全文公开,进行宣传的情况规划实施情况反映规划经依法批准后,是否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一年之内是否进行调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反映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

6、占用农用地、新增建设占用耕地3项指标是否全部控制在国家逐级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内3一般性指标(权重0.20)耕地保护效率(权重0.06)耕地保护情况反映耕地保有量是否控制在指标内,包括耕地保护规划执行情况和耕地增减变化情况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反映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执行情况、基本农田依法占用和补划情况耕地占补平衡情况反映耕地占补平衡情况4土地执法效率(权重0.06)巡查发现情况反映是否能够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并及时处理违法严重程度反映土地监管水平案件查处情况反映违法结案率5综合性指标(权重0.20)行动测评(权重0.20)领导机制反映领导机构建设情况,包括领导机构完备度和主要领导重视度方案设计

7、反映方案设计情况,包括实施方案完备度和实施方案落实率舆论宣传反映宣传报道情况,包括宣传报道程度和宣传方案完备度管理制度反映管理机制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完备度和干部考核挂钩度社会效果反映节约集约的社会效果,包括社会认知度和地方特色模式类地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序号指标属性考核项目指标名称指标内涵1核心指标(权重0.60)土地利用效率(权重0.60)建设用地地均GDP反映建设用地经济承载强度建设用地地均GDP增长率反映建设用地经济承载强度的变化2一般性指标(权重0.20)土地执法情况(权重0.20)存量建设用地违法情况反映存量建设用地的土地违法情况3综合性指标(权重0.20)行动测评(权重0.20)领导

8、机制反映领导机构建设情况,包括领导机构完备度和主要领导重视度方案设计反映方案设计情况,包括实施方案完备度和实施方案落实率舆论宣传反映宣传报道情况,包括宣传报道程度和宣传方案完备度管理制度反映管理机制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完备度和干部考核挂钩度社会效果反映节约集约的社会效果,包括社会认知度和地方特色模式(二)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指标标准体系。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指标标准体系见下表:表2-1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考核指标表序号指标属性考核项目指标名称指标内涵1核心指标(权重0.60)核心指标(权重0.60)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权重0.50)矿山开采回采率达标率反映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达标情况矿山选矿回收率达标率反

9、映矿山企业选矿回收率达标情况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达标率反映矿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标情况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制度建立及矿山储量年报完成率反映矿山储量年度检测报告完成情况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矿种的开采总量执行率反映对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矿种的控制管理情况实行最低开采规模矿种的最低开采规模执行率反映实行最低开采规模矿种的执行情况矿业权设置方案执行率(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完成率)反映区域内矿业权设置方案执行情况(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的情况)22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权重0.06)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权重0.06)地方政府联合执法制度及联动机制建设情况反映是否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及制度执行情况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管制度

10、执行情况反映探矿权、采矿权年检,采矿权标识牌设立,矿产督查员制度等执行情况矿业权人违法违规案件发生率反映矿业权人违法违规案件发生情况特殊矿种(钨、锡、锑、稀土)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情况反映当前特殊矿种勘查开采秩序情况,如稀土、钨、锡、锑等.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权重0.0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率反映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纳率及保证金使用情况反映是否足额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及是否按规定使用保证金4一般性指标(权重0.20)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权重0.06)上级规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按照规划内容和进度的执行完成率本级规划的

11、编制、执行情况反映是否完成本级规划的编制;按照规划内容和进度的执行完成率5矿产资源执法效率(权重0.08)无证勘查开采案件增减率反映无证勘查开采案件增减的情况巡查发现处理情况反映对已发生的违法开采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并下发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以及对下发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后仍拒不停止的是否及时报告违法严重程度反映辖区内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发生数(已被及时制止且未造成违法后果的除外);单宗非法采矿案件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数额违法案件结案率反映违法案件查处情况6矿山土地复垦(权重0.06)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开展情况反映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开展情况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率反映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情况矿山土地

12、复垦实施情况反映矿山土地复垦实施情况7综合性指标(权重0.20)行动测评(权重0.20)领导机制反映领导机构建设情况,包括领导机构完备度和主要领导重视度方案设计反映方案设计情况,包括实施方案完备度和实施方案落实率舆论宣传反映宣传报道情况,包括宣传报道程度和宣传方案完备度管理制度反映管理机制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完备度和干部考核挂钩度社会效果反映节约集约的社会效果,包括社会认知度和地方特色模式三、指标标准体系制定过程说明2009年9月,国土资源部召开第36次部长办公会,对创建活动提出了“设计出可衡量、高标准的综合指标体系”的要求。在随后的会议中提出了“分别从土地和矿产资源方面研究设计两套评选指标体系

13、,并通过开展调研,进一步完善细化”、“指标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和可量化考核,体现区域差异性”的指标标准体系设计思路与要求。国土资源部创建活动办公室通过组织调研,在总结现有制度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指标标准体系框架,并在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41号)中予以印发。2010年6月,创建活动全面启动后,国土资源部征求了相关科研单位的专家和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指标标准体系中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各项指标的名称、内涵、评价方法及测算方式等进一步明确,于11月底在天津、辽宁、浙江、湖北、四川、青海6省的12个创建活动试点县(市)进行了试测,并在12月初的全国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上提交会议代表讨论。国土资源部组织对相关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进一步对指标标准体系进行了修改完善,在2011年第10次部长办公会上原则通过。此外,在指标标准体系制定过程中,国土资源部与国家统计局进行了多次会商,指标标准体系的制定得到了国家统计局的指导和帮助。相关指标和计分方式也与2011年新修订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进行了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