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796227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学纲要问答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需要语言,人们用它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2)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只有人类才有,其他的动物,不管是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还是接近人类的猩猩,都是没有的。(3)在人类所有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

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答题要点:(1)语言是个层级体系。(2)任何一个语言符号都处在一个以上的聚合群之内。(3)绝大多数语法符号都能与至少一个符号构成组合关系。 3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题要点: (1)语言是个

3、层级体系;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语言层级装置中的低一层的单位比高一层的单位少得多,高一层的单位都是低一层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这样连跳三级以后,就从几十扩大到无穷。句子虽然无穷,但是句子里所用的材料却不出几千个语素的范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循,这就使说话的人可以纵意驰骋,放手造出符合表达需要的句子来,而在听者的感觉中,新句子都似曾相识,不会发生理解的困难。(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

4、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例如北京后中和an有组合关系的有b,P,m,f,d,t,n,l,z,c,s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在声母这个大的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共同性构成小的聚合,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b,P,m,f

5、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意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4举例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例如学习外语,学习与外语组合,形成述宾关系。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例如学习外语,其中学习可以用研究替换,外语可以使用知识替换,学习与研究、外语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5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1)气流是否受阻。从发

6、音时气流是否受阻看,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发音时呼出气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比较:ap。(3)气流强弱。发元音时,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因为气流是在口腔受到阻碍后克服阻碍冲出来,因而明显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呼出。我们可以拿一张纸放在口腔前面测试,发元音时,纸张只是轻微颤动一下,而发发音时,纸张在突然放出

7、的气流的作用下,颤动十分明显。(4)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因为元音都是乐音,发音十分响亮,没有声带的参与,元音就不可能发出来;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5)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除了浊辅音以外,清辅音的发音都非常短暂,例如双唇塞音p,发音上,双唇闭塞阻住气流,然后猛然放开,爆破成声,结束发音动作。平时教学,为了便于学生模仿,教师一般使用呼读音,就是辅音加上元音教读,例如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p、p、m,读作po、po、mo,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为普通话p的音质就是po,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6.元音的音质是由哪些方面的

8、因素决定的?举例说明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决定的。 所谓舌位,是指发音时舌头的隆起点的位置。舌头前部隆起,就是舌位前,舌头后部隆起,就是舌位后。舌位的高低是指舌头隆起点与上腭之间的距离而言的,口腔开口度越小,舌头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反之,口腔开口度越大,舌头的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嘴唇的圆展是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撮成圆形还是自然展开。 例如:i和y是圆唇与否的区别,y和u是舌位前后的不同,i和a是舌位高低的不同。 7。举例说明什么是发音部位,什么是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就是口腔中形成阻碍阻挡气流冲出来的部位。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从外向里观察,

9、一共有六个发音部位,辅音相应地分为六类:1双唇音:由上下唇闭合形成阻碍,主要有p、p、m、b。2唇齿音:由上齿和下唇接触构成阻碍,主要有f、v。六个发音部位可以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依次掌握记住,并不难记,只要注意一下各个部位有哪些辅音就可以了,这也不难。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让气流冲出来的方式。汉语有5种方法。檫音1)塞音: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合,阻住气流通路,然后猛然放开,让气流冲出,故又叫爆破音,主要有p、p、t、t、k、k。檫音5)边音:舌尖上抬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的两边流出,汉语主要有一个l。 8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什么是音位变体?三者有怎样的关系?音位和音素都是最

10、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是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形和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 理解,所以它们是一个音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音位实际上概括了好几个近似的音素。因此,音位划分考察的是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语音差别,与意义区别无关紧要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 的音素,因为音素a比较典型,所以就选择它来作为这一个音位的代表。一个音位可以是一个音素构

11、成的,也可以是一组音素构成的,这组音素在音质上彼此有区别,但是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语音感上又比较近似,所以概括在一起。由于划分角度不同,所以同样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自然属性角度看是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是音位,比如p和p,从自然属性看,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来考察,在汉语中,它们是两个音位,在英语中,它们是一个音位。为了同一般音素相区别,音位音标都用两条左斜线分隔开,如/a/、/p/、/k/、/b/等等。 9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 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其实际读音分

12、别是a、A、?。这三个读音其实都是/A/音位的音位变体,其中da中的A是典型变体,ban中的a是由于受到韵尾n的同化影响所产生的变体;guang中的是受韵头u或韵尾同化的结果。因此它们始终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中,自然属于一个音位。 10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元音音位也有辅音音位,它们都是通过音质的不同起区别作用的,一般称之为音质音位,音质就是一个音素的发音特色。语音中还有通过音高、音重、音长来区别意义音位,这些音位同音质没有关系,所以称之为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主要有调位、重位、时位等。汉语的声调也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方面,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妈、麻、马、骂四个词,就是音

13、位声调的不同而区别意义的。这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就是调位。我国粤方言有十个声调类型。通过调位来区别词义,这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就是重位,有没有重位,重位的位置不同,往往也要影响到意义的表达,例如普通话,其中念轻声,这个词的意思是“帘子”,念上声,这个词的意思是“莲子”。能通过元音的长短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叫做时位,如英语feel(觉得、以为)念fi:l,fill(充满、装满、执行)念fil,就是长短元音的不同来区别的意义的。 11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一种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处在至少一个聚合群中。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

14、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比方北京话的/p/音位同时处在两个聚合群中:按部位,它是双唇聚合群/p p m/的成员(为简化分析,这里不列擦音),按发音方法,它是不送气塞音聚合群/p t k/的成员。(2)处于同一聚合群中的因为理论上应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每一个音位不仅处于聚合关系中,而且,处于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也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辅音/k k x只能与开口呼、合口呼组合,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组合,而/t?、?、?/则相反,不能与开口呼、合口呼相拼,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相拼。当然,在平行的、对称的系统中常常出现不平行、不对称的现象,比如北京话鼻音聚合

15、群中的m n ,三个音位在组合关系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12什么是语流音变?主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1)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了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英语中表示复数的s,在清辅音后念清音s,如books,在浊辅音后念z,如dogs。同样的音位,就是受到前面的辅音的影响而念不同的音位,就是被前面的辅音同化了。汉语tanke(坦克),其中的n受k影响,有的特点,就是同化。 (2)异化:两个相同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

16、跟它不同。普通话中的变调是典型的异化现象。比如上声,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如“老虎、展览、打死、纸马、管理”;而上声在其它声调前一律念半上,即21调,如“马上、理由、揽车”。“不”在去声前念阳平,在其它声调前念本音。可见在普通话中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也有变体音位,比如上声实际上有214、35、21三个变体形式。 (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位的发音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就是弱化。普通话的轻声就是比较典型的弱化现象。如头在“木头、念头、苦头”中变成了轻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天天、玫瑰、西瓜”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往往也念轻声。 (4)脱落 弱化进一步强化,丢失了某些音位,或在快速发音的过程中省略了某些因为,这就形成脱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