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791712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中暴风雨,土地,河流,黎明等意象的象征意义。、技能目标:能有感情,节奏正确流利的朗读。、情感目标:反复朗读中理解诗中所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教学重点】能有感情,节奏正确的朗读。理解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指导、诗歌品味、熟读成诵。【学法指导】反复朗读,查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歌表现的意境。【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了解预习情况:请学生谈谈所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写作背景等。二、根据学过的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来共同学习探讨这首诗歌“读、品、诵、

2、谈”三、进入学习的第一层次“读”:自读,听读、自读四、学生通过自读讲、归纳朗读要求或注意方面声音(响亮、激昂);感情(投入;沉稳、雄浑);节奏(鲜明停顿安排重音突出);语速(适当变化有起伏)、学生自读。、播放朗诵录音,出示幻灯片:关注节奏、重音;熟悉全诗。、请学生根据自己归纳的几点要求自己试读全诗(放声朗读):自由地放声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请某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请同学点评。五、进入学习的第二层次“品”:意境美、音乐美、语言美解释意象:包含诗人强烈感情的物。思考讨论:、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请讨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比喻着什么

3、?、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并说即使是“嘶哑的喉咙”也要歌唱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如何理解最后两句?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暴风雨”:象征比喻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国土的践踏、蹂躏;“汹涌”的河流:象征比喻中国人民满腔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比喻革命斗争声势浩大、从不间断;“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比喻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的生活;点出体会意境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即使是“嘶哑的喉咙”也要歌唱;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最后两句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怎样朗读能让人体会音乐美?指导学生反复朗诵,把握内在的感情和外在的节奏。六、进入学习的第三层次“诵”指明要求,学生练习:朗诵指导后,学生上台朗诵并点评。七、进入学习的第四层次“谈”学生上台漫谈,可谈感受,品特色或发疑问。八、布置作业,迁移练习选择一首你最喜欢诗歌,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读、品、诵、谈”的方法进行探究型学习欣赏,写出一篇诗歌欣赏小论文,字以上。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