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随堂基础巩固(卷)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21778796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5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随堂基础巩固(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随堂基础巩固(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随堂基础巩固(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堂基础巩固1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瞭望敌情的土堡。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分封制 D行省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这一关键信息,说明当时处于西汉初期。材料中“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这一关键信息说明当时不但存在县级行政区划,还存在侯国的行政区划。因此,当时实行的应该是郡国并行制。答案:B2北宋基本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其主要措施是()文官任州郡长官枢密使的设立通判的设置三司使的设置A BC D

2、解析:北宋时期为了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主要通过采用文官任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枢密使和三司使的设置主要是分割宰相权力,保证中央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3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 D参知政事解析:本题考查对三省职能的掌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审议,有不可行的政令可驳回,因此崔佑应供职于门下省。答案:B4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该制度()A把读

3、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选官的制度,而不是以门第、世袭为标准。答案:A5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材料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遗书之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探究主题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考查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和行省制的设置及影响。(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分析辨别、提炼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有效信息解答

4、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制度?(2)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探究思路第(1)问考查了我国古代三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及行省制;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三所体现的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方面思考作答;第(3)问注意依据教材所学知识从积极方面作答。尝试答题(1)周初分封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度,元代行省制度。(2)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地方和中央的矛盾。(3)分封制的影响: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三省六部制的影响: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行省制度的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3实用文档 精心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