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卷)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2177848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8 财政与税收(必修1)【高考目标导航】一、考点集结1.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构成;(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4)财政支出;(5)财政支出的构成;(6)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2)财政与宏观调控;(3)财政与人们生活保障3.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2)税收的基本特征;(3)税收的种类;(4)税收的作用4.依法纳税(1)纳税人;(2)负税人;(3)依法纳税二、考向动态1.财政收支平衡,辩证的看待我国的财政赤字。2.财政的作用,理解我国积极地财政政策。3.税收的作用,关注我国的税制改革。【基础知

2、识梳理】一、国家财政1.财政及其作用(1)含义:国家的 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神会分配的两个方面。(2)基本作用:财政是促进 的物质保障。财政具有促进 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 的作用。2.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可以分为 收入、 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期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和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的;国家应制定合理的 ,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3)财政支出的分类: 支出。科学 、 、 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支出。债务支出。二、征税

3、和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就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依法取得 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基本特征: 、 和 。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3)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含义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国家队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征税对象增值额个人所得计算方法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

4、增长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点名师透析】易错点一: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名师点评:错误:税收是主要形式例题(2010衡阳模拟)25、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

5、在北京举行,奥运会的各项设施,各种公共物品,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无法得到充分提供,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奥运会各项设施、物品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应该是A、社会募捐 B、个人捐款 C、税收收入 D、企业利润收入【答案】C【高考真题体验】 1、(2011天津高考)8.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农、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大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A. B. C. D. 【解析】本题以对“幸福”二字的

6、拆分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公民的权益和义务的关系,要充分把握政府的相关知识点。本题考查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的措施。从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可以看出,三项均符合题意;观点不科学,即使增加了财政收入,如果分配不合理,同样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选C。2、(2011福建高考)31. 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2、 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

7、速度3、 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 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解析】图表式选择题是近年来高考试题出现的新变化,本题以经典的CPI坐标折线图来考查当前的经济热点物价上涨问题,知识点涉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考查学生快速、全面、准确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时注意两点:两点间线段的趋势;特殊点对应的年份背后所代表的经济背景。本题四个选择项都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分析时一定要区分对待。涉及的知识点有:在经济增长滞缓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货币供应量来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分析如

8、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在A点时,CPI呈现上涨的苗头,应采取中性的经济政策,不宜采取扩张性政策。不选B从B点到C点,这时CPI涨幅超过3%,必须采取紧缩性政策,B项的措施正确,符合这一时期的要求。选CC点对应2008年,这时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采取的是扩张性政策“扩大财政盈余”意味着减少财政支出,属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内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合适的措施。正误混杂,不选DE点,物价上涨过快,国家要采取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D项的措施都不是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不选【答案】选B。3、(2011福建高考)33.“拉弗曲线”(见图11)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税收政策

9、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A. B. C. D.【解析】本题利用图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含量,解答时,把握两点,一是选择方向,“给我们的启示”;二是弄清“拉弗曲线”的真实内涵,作为倒U形曲线,A点是它的拐点,A点之前是正比例关系,之后是反比例关系。图表反映税收随着税率的增长不断增长,但到达A点后,随着税率的增长,税收反而下降了,这直接启示我们,税率超过一定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故首先入选;图表又启示我们,必须

10、制定合理的税率,来调动生产积极性,故入选;A点作为拐点,但不是最佳的税率选择,因为在制定税率时,要综合考虑其他经济因素,故不选;税率主要根据征税对象来确定,故说法不准确。【答案】选C。4、(2011江苏高考)11.“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部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

11、确把握题眼是解题的关键,题目的“这说明”指的是中央加大投资力度,即中央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故正确;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干不符;“投资将进一步向西部和少边穷地区倾斜”体现国家财政支出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故正确;说法错误,因为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答案】选B。5、(2011山东文综T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行农产品政

12、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 B. C. D. 【解析】本题以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背景材料,体现了山东高考对山东区域时政的关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怎么样”实现既定目标。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高增长,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正确;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正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调控是宏观的,不可能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说法错误,排除;货币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

13、能随意发行,排除。【答案】选A。6、(2011天津高考)11.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1900元、5000元,结合表1,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解析】本题以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为背景材料,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折射出目前人们关心的问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个人所得税的性质和作用,熟练计算个人所得税。【答案】选D。本题是反向选择题,考查考生对个人所得税的理解和计算。A、B两项本身观点

14、正确,分别指出了个人所得税的特征和作用;C项也是正确的,因为小张月工薪收入为1900元,不到起征点;D项错误,老赵应纳的工薪部分应该为50002000=3000元,具体计算为:500*5%+1500*10%+1000*15%=325元。7、(2011.浙江高考)25.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涉及知识点是财政政策。【精讲精析】选A。控制通货膨胀,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符合的只有A,其他都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8、(2011浙江高考)26. 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B月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