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OCSIS培训课件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1775930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DOCSIS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C-DOCSIS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C-DOCSIS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C-DOCSIS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C-DOCSIS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DOCSIS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OCSIS培训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1 目录 传统DOCSIS发展状况 C DOCIS协议介绍 C DOCIS产品优势 部署方案介绍 实际接入描述 传统Docsis的发展历史 DOCSIS 1 0提供基本的宽带互联网连接 并提供了用 户数据速率控制基本方法 DOCSIS 1 1提供了改善业务的灵活性 安全性和服务 质量 QoS 功能 DOCSIS 2 0增加了应对对称服务需要的上行可靠性和 数据吞吐量 DOCSIS 3 0提供了数据传输的增强功能 其中最值得 注意的是 通道绑定 对IPv6的支持 和对IPTV的支 持 通道绑定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方 式 可为用户提供超过800 Mbps的下行速度 和超过 1

2、60 Mbps的上行速度 成本昂贵 同等用户接入带宽下 成本无法同FTTx竞争 光纤资源浪费 上下光路分开独立 下行传输有线电视信号 上 行需单独的回传光缆 CMTS应用复杂 CMTS在中心机房 而光节点在远端小区 需 要独立的上行光发射机 增加了接入网络的复杂度 而FTTx无 需额外的上行光发射机 CMTS网络拓扑复杂 设备的网络定位不清 噪声难以控制 增 加运维难度 CMTS设备的端口 速率等容量无法跟PON OLT对比 双方主流 的对比至少差10倍 严重制约了MSO发展客户的能力 用户接入带宽受限 通常FTTH应用为用户提供不低于30Mbps带 宽 而CMTS即使采用通道绑定也无法承诺提

3、供如此大的带宽 当前基于DOCSIS标准接入遇 到的挑战 当前基于DOCSIS标准接入遇到的 挑战 从CMTS到C DoCSIS CMTS的优点 CMTS头端覆盖范围大 集中网管 技术相对成熟 在欧美大量使用 CMTS的缺点 CMTS 带宽有限 并且带宽严重不对称 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带 宽需求 上行的漏斗效应导致噪声汇聚 对带宽影响较大 增加相关维护工 作量 CMTS价格昂贵 设备投资高 DOCSIS成本高于EPON DOCSIS 的户均覆盖成本是EPON的7 2倍 户均开通成本是6 2倍 双向改造投入高 需要大量光发射机和电双向放大器 能平滑演进到EPOC或FTTH C DOCSIS 介绍

4、 在传统HFC网络上 利用CMTS和CM设备 采用ITU T J 122 J 222等协议体系 能够实现基于HFC网络的宽带数据传输 随着 三网融合业务的规模运营 有线电视接入网络需要满足大带宽业务承 载 具有多业务QoS保障 可运营 可管理的运营要求 中国有线电 视网络运营商创新地提出了基于ITU T J 222系列协议的边缘同轴宽带 接入技术 继承了J 122 J 222系列协议 也称为DOCSIS接入体系 的技术优势 符合光进铜退的网络发展趋势 满足多业务的运营需 求 由于这种基于J 222协议的边缘同轴接入技术是由中国的广电网络 运营商提出 因此该技术也称为C DOCSIS技术 C D

5、OCSIS接入技术将ITU T J 222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 口从分中心机房下移至有线电视光节点处 向下通过射频接口与同轴 电缆分配网络相接 向上通过PON或以太网与汇聚网络相连 针对接 口下移后的组网模式 C DOCSIS接入技术规范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及 模块之间的数据和控制接口 扩展了ITU T J 222的上下行射频调制技 术 简化了部分信道技术 在保障与ITU T J 122 J 222终端设备兼 容的同时 能够实现千兆到楼 百兆入户 承载视频 语音和数据等 综合业务 具有大带宽业务承载 多业务QoS保障 可运营 可管理 的能力 是有线电视网络承载三网融合业务的下一代宽带接入技术

6、DOCSIS产品优势 全面兼容DOCSIS 3 0标准 支持DOCSIS 1 0 2 0 3 0标准的设备 可 以有效利用过去以及未来DOCSIS的技术进步 提高网络稳定性 边缘CMTS一般部署在光节点 用户数效少 困扰 传统CMTS的反向汇聚噪声问题将很好的解决 同时边缘CMTS的侵入 噪声和脉冲噪声减轻技术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反向通路带宽 提供可 靠 快速的互动业务 高带宽 最高支持4通道上行 可达160Mbps 16通道下行 可达 800Mbps 支持IPQAM功能 通过配置 下行的16通道 可配置成8通道用于 DOCSIS3 0下行 另外的8通道用作IPQAM 此时 DOCSIS的下行带

7、宽 为400Mbps IPQAM的带宽为400Mbps 适用于大规模开通VOD点播 特 别是高清点播 支持拓展频率范围 下行通道频率最高支持1GHz 可极大地扩展 Cable的带宽 灵活的设备部署方案 边缘CMTS可以部署在光节点 楼道 或分 前端 如果部署在分前端 则按传统的CMTS架构双向HFC 如果 部署在光节点 可通过EPON GPEON网络回传 或1000M LAN网络 回传 高度集成 野外型的边缘CMTS 可根据要求 选配ONU模块 光 接收机模块 或IPQAM模块 一个光节点可提供一体化设备整体解 决 性价比高 提供业界最低的通道成本 是宽带应用的最佳解决方 案 完善的后台软件

8、提供基于DOCSIS标准的后台软件 Provision Server 支持带内与带外管理操作 支持操作命令接口 CLI 和SNMP 配置管理 也支持telnet和SSH DOCSIS产品优势 性能指标 部署方式一 通过OLT回传 适用于光站带楼放的模式 部署在光节点下 下行和有线电视 信号混合后注入铜轴网络 回传经 系统回至数据中心 本方案关键点在于双向放大器至MINI CMTS 的回传调试 部署方式一 通过光纤收发回传 如果EPON GPON的回传带宽无法满足 要那也可以通过LAN的方法 直接回传 通过SFP单纤或SFP双纤 可快速搭建1000M LAN光网络 部署方式二 适用于光站直接覆盖

9、用户或者楼放覆盖用户 的接入方式 接在光节点下 或者楼放以下 回 传通过 或者 接入模式接入数据中心 部署方式三 适用于分前端机房部署 如果光节点下的用户比较少 或想希望带 更多的用户 那么边缘CMTS也可以部署在分前端 需要进行传统的 CMTS的HFC双向化 也就是在光站需要双向光站 在分前端需要回传 光收模块 户均带宽 960Mbps 1200 0 8Mpbs 忙时户均业务带宽 0 8 20 40 40 25Mbps 按20 宽带 入网 40 在线 40 下载 DOCSIS扩展应用vIP PASS应用 放置在楼道的双模CableModem是一个IP Cable双模信号接入 设备 双模Cab

10、leModem除了能把来自Cable里的DOCSIS3 0信号转成 IP数据 同时也能把Cable里的广播信号的TS流转成IP数据 因此 不论是用户需求的是原生态的IP数据 还是看电视的视频数据 都 收到IP数据 实现纯IP信号入户 供家庭的各种IP终端设备的接入 vIP PASS应用 通过vIP PASS技术构建的DOCSIS3 0网络有以下优势 1 一个物理网络等于三个逻辑网 广播网 数据网 IP视频网 2 IP视频网 在视频品质 转台时间等体验上优于电信IPTV网 3 IP视频网 能承载更多的电视节目 且不影响原有的广播网 4 在DOCSIS3 0上构建IP视频网 在网络侧不需增加硬件设

11、备 只 需要把标准的DOCSIS3 0 CM升级成双模的DOCSIS3 0 CM 5 IP视频网是IP信号入户 接入设备可多样性 并能降低设备成本 6 不同接收设备共享相同的节目 而无需修改或重新前端 7 能方便的实现多屏转移 增加业务收成 总之 基于vIP PASS技术构建的DOCSIS3 0网络 不仅仅是 一个数据接入网 更是一个方便性如IPTV网络 品质如广播网络 的IP视频网 给运营商提供一个能高效运营的盈利平台 总结 C DOCSIS与其它方案相 比优势 1 标准化 利用了所有关键标准 包括DOCSIS EPON和GPON 标准化程度高 能够非常好的支持三网融合的业务 2 延续性 边

12、缘CMTS的推出将有效的延续很多地方CMTS管理体系与设备 3 灵活性 灵活的组网方式 可以FTTH FTTB 甚至传统双向 HFC 4 品质高 DOCSIS高要求的QoS保证 可靠实现话音类高Qos要求高业务 5 可扩展 基于vIP PASS技术构建的DOCSIS3 0网络 不仅仅是一个数据接入网 更是一个方便性如IPTV网络 品质如广播网络的IP视频网 给运 营商提供一个能高效运营的盈利平台 6 高带宽 上行速率高达160Mbps 下行速率高达800Mbps 适应用户密度高城市 7 传输距离远 DOCSIS天生的有源双向网络 传输距离远 适合用户密度高的农村 CMTS下行和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后经光发传送 至小区光站 实现C DOCSIS接入 CMTS下行和光站光收信号混合后接入光机主 机板 实现C DOCSIS接入 实验部署 金色家园小区接入模式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