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套(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768509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53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套(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2020年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套(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2020年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套(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2020年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套(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2020年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套(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套(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套(解析版)(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题号得分一二三四总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0.0 分)1.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千锤万凿出深山B. 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A.C.稀释浓硫酸B.D.倾倒液体点燃酒精灯检查装置气密性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两个氧分子O2B. 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C. 氯酸钾KClO3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 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个溴原子的质量是 79.90 gB. 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

2、的质子和电子决定C. 溴属于非金属元素D. 溴原子的中子数为 355. 下列对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 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C. 用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6.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 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氧气可用作燃料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 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Cu (OH)CO ,说明铜的锈蚀可能

3、与空气中223的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7.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第 1 页,共 13 页 A. Cu2+、Mg2+、NO3-、OH-C. K+、NO3-、Cl-、Na+B. H+、SO 2-、CO 2-、Ba2+4 3D. H+、NO3-、Ca2+、OH-8. 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 一定有碳酸钠C. 一定有碳酸钙B. 可能有氢氧化钠D. 可能有氢氧化钙9. 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

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2时,将 A 和 C 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到 t1,析出的晶体含有 A 和 CB. t 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时,2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C. 从混有少量 B 的 A 物质中提纯得到较纯净的 A,可通过冷却它的热饱和溶液实现D. t1时,要配制 A 的饱和溶液,只需要量筒、烧杯、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10.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A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检验 NaOH 溶液中是否含有 Na2CO3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观察颜色BC除去 KNO 溶液中的少量 Ba(

5、NO ) 加入适量的 Na SO 溶液,过滤33224D除去 CO2 中含有的少量 CO点燃A. AB. BC. CD.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7.0 分)1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二氧化碳、石墨、氮气、熟石灰、浓硫酸、不锈钢,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3)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_。(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_。(5)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_。(6)可用于干燥气体(氨气除外)的是_。1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目前主要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_和

6、天然气等。(2)在氢气、氮气、二氧化碳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无污染的能源”是_,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填化学式)(3)清洁的空气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下列不会增加空气中 PM2.5 的是_(填字母序号)。A露天焚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 C发展共享单车,低碳出行 D燃放烟花爆竹第 2 页,共 13 页 13.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1)用如图 1 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 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_,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组成的;(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_区分硬水和软水;(3)如

7、图 2 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填字母);A步骤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4)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14.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1)烹调食物所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需将灶具的空气进风口调_(填“大”或“小”)。(2)清蒸鱼富含_(填“油脂”或“蛋白质”)。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_(填“贫血”或“佝偻病”)。(3)硫酸钾属于_(填“氮”或“钾”)肥,标签中“纯天然”的用语是_(填“正确”或“错误

8、”)的。1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 Al (SO ) 、CuSO 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2434流程如图:(1)操作的名称为_。(2)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溶液 B 中所含的溶质是_;固体 A 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4)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5)过程、中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第 3 页,共 13 页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参观了一个石灰厂时,带回了一些石灰石样品,同学们利用这些石灰石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样品 10g 放入烧杯中,将 50g 稀盐酸分 5 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

9、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次数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12345101010101086422(1)第_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CaCO3 恰好完全反应;(2)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_;(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2.0 分)17.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组装 A 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_(填“前”或“后”)放置,B 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2)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 O2,应从图中选择_(填装置编号

10、)进行组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室制取 CO2 时,若用 F 装置进行收集,气体应从_(填“a”或“b”)端管口进入。实验结束后,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按如下流程操作:,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填仪器名称);在蒸发过程中,当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4)若用 F 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 H ,H 从 F 装置的_(填“a”或“b”)22口通入。18.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A、B 两个实验:(1)A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向 B 试管中的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2)实验结束后,小红将 A、B 两试管

11、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片刻后发现烧杯中出现了红褐色沉淀,经分析,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小红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小红、小军对此进行探究【实验讨论】小红分析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后,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 H SO ,因为_24小军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 Fe (SO ) ,理由是_243【提出猜想】猜想:Na2SO4 NaOH第 4 页,共 13 页 猜想:_【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_猜想成立第 5 页,共 13 页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将石头开采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2、故 A 错;B、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物质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是花的吹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

13、.【答案】D【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 A 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C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氯酸钾可表示为:KClO3,故 C 正确;第 6 页,共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