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

上传人:D****n 文档编号:121768097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分)1.阅读下面的语句,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为句子空缺处选填恰当的词语。(3分)(1)索溪峪的山,是一种pngb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峰峦起伏,绵亘蜿蜒。这种美,是一种不拘一格、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或旁逸斜出,自成姿态,崛起题毫“斜山”。(2)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

2、它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A.铸成B.铸造)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C.闪现D.闪动)出来被我们看见。2.下列短语与“心荡神驰”结构类型相同的是(1分)山清水秀不拘一格余音绕梁拔地而起古往今来3.请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在我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勿懒惰要勤学。B.最近,自治区内外30多家新闻界对我校进行了连续报道。C.他明智而远见的发言,获得了全校师生的肯定与赞赏。D.他离开学校后,仍然无时无刻不记着老师对他的叮嘱。4.名著阅读。(5分)(1)埃德加斯诺运用形象化的描述,捕捉生动的细节,并在叙事中穿插评论,让红星照耀

3、中国这本书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光耀着永恒和崇高。请你仔细阅读筛选出的相关信息,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人物细节描述作者评论毛泽东泸定桥英雄他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在游击战中不可轻侮的战斗力。他和毛泽东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沉着谦虚,说话轻声,眼光非常和蔼。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喜欢运动,喜欢读书。他们的英勇故事流传很多,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寄托着中国的将来。苏维埃掌权人物,感情相当深邃的人,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

4、张。面客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一头浓密的黑发,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桥上一半木板被抽走,三十个勇士冒着弹雨,紧抓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余下的桥板。他们大多数人的军服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地面。(2)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三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2分)5.默写。将相关诗文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卡上面的田字格中。(7分)(1)蒹葭萋萋,。(诗经)(2),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的诗句是“,”。(4)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中“茅飞渡江洒江郊”后面的一句“,”。(5)在满江红中,写出民主革命烈士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心却比,男儿烈”。二、综合性学习(6分)6.你所在的春华中学初二年级开展“新闻采访与写作”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呼和浩特市地铁1号线建设”为报道题材。请你参加,活动一:初拟采访提纲下面是小组初拟的采访提纲,请你为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指出采访提纲存在的一处不足。(2分)采访提纲时间、地点2019年5月8日上午9点,成吉思汗街地铁站采访对象1.地铁1号线总设计师2.施工人员3.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采访目的多侧面了解地铁1号线建设情况,感受首府交通发展采访方式采访器材纸、笔、照相机、录音

6、笔等采访问题(依据采访对象顺序各拟了一个主问题)1.请问我市地铁建设采用了哪些新技术?2.您认为地铁1号线站点布局合理吗?3.请谈一谈后勤保障工作的重点和相应措施是什么?活动二:选定新闻体裁采访结束后,两位同学分享了采访内容。第一位同学关注地铁1号线从设计到即将运行的全过程及社会意义。第二位同学被现场施工人员精湛的焊接技术吸引,要对这一场面进行报道。请你分析两位同学的新闻素材与表现角度,分别给他们提出选用新闻体裁的建议。(2分)活动三:交流实践体验初二年级将召开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总结会,向参加活动的同学征集会标内容。(2分)要求:(1)运用对偶修辞方法;(2)不超过30个字。三、文言文阅读阅读

7、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题。(15分)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7.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亦若是则已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C.是谓大同D.今夕是何年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困于

8、心,衡于虑D.其人舍然大喜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1分)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其一人专心致志(2)其名为银(3)及其家穿井(4)其真无马邪11.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骈死于槽枥之间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12.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1分)13.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9、矣。(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四、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9题。(14分)日出刘白羽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

10、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象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的土壤。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象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象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

11、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

12、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象在为我们惋惜。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象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深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场雨声,至于

13、日出当然没有看成。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象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

14、大,象一片红云了,象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象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象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

15、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象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象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象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14.你觉得第一段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简要说出理由。(2分)15.文章的三、四两段,同第二段中的哪句话有紧密联系?(1分)16.当读者急于想看到日出景象之时,作者偏偏不写日出,却去写日落。这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