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思考-长沙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1766767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思考-长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思考-长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思考-长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思考-长沙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思考-长沙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思考-长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思考-长沙(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骈俊生pianjs 长沙2014 07 01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 高职教育与数学教育二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探讨三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 高职教育与数学教育 一 高职教育定位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学前教育为0级 小学教育为1级 初中教育为2级 高中阶段教育为3级 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之间有一段补习期教育为4级 大学阶段教育为5级 研究生阶段教育为6级 标准分类 将大学教育 5级 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 5A 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 5B 对 5B 的描述为 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 是分具体职业的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

2、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标准分类 的颁布 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权威性的确认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世界教育的总趋势 而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 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近日 2014年5月2日文件 6月23日见报 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 到2020年 形成适应发展需求 产教深度融合 中职高职衔接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具有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现

3、代职业教育体系 打通从中职 专科 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为学生多样化选择 多路径成才搭建 立交桥 二 高职数学教育回顾高职起步期 数学课程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不够 仿佛本科数学的压缩饼干 虽然未被轻视 但埋下了隐患 2000年后高职大发展阶段 高职主要着力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关于人才培养 办学定位的问题 二是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 此阶段 对高职数学的认识出现了问题 再加上高职数学自身的问题 数学在高职教育中不断被削弱 2009年出现了重要转机 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作用重新得到重视 三 数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2011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文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

4、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 2011 12号 中要求 改革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学生自信心 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范唯 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012年 学校如果不育人肯定不是学校 高技能人才同样需要文化知识 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 诚信的人格品质 积极的职业态度 正确的做事方法 这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根本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14 19号2014年5月2日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 适应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

5、动开发机制 推进专业设置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 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专业设置 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形成对接紧密 特色鲜明 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将职业道德 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数学的基础性与广泛的应用性既使得数学成为学习其他科学的基础 也使得数学成为提高高职学生全面素质极好的载体 现代社会需要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需要用数学的思想 方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需要数学式的思维 数学素质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在提高高职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学对高职生的教育价值不可小觑 四 高职数学教学目标探讨1

6、高职数学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学生的能力开发较弱重知识轻方法重记忆轻思考重证明轻发现重师承轻创造 2 高职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 1 适量的数学知识 2 积极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3 有效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 授人以渔 4 发展数学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 提升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想象能力 判断能力 创新创造能力等 二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探讨 例举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 数学课程改革思路 1 以专业及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选择内容组合模块 2 根据生源情况 制定并动态调整 每年 贴合实际情况的差异化课程教学方案 3 以知识教学为载体 突出数学思想和方

7、法 着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思维能力 4 显隐结合 学教相融 构建数学学习环境 营造数学学习氛围 5 精心设计配套教材 逐步丰富课程资源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确保教学质量 Text 二 课程整体设计 授课对象 大一学生时间安排 第一 二学期授课学时 105学时 60 45 另有少部分专业二 上 开设工程数学等 课程性质 职业素质课程 三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概况 四 内容模块搭建示例 五 数学学习环境的构建示意 显隐结合 六 高职数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引导教师树立高职数学教育职业自豪感 使其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以保持身心健康 愉快工作 热爱学生 着力提高数学教师高职教育理论基础 专业

8、知识 文化素养 综合素质 教师要终身学习 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是逐步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职数学教师的几个境界 1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完成授课计划知识点教学等日常教学任务 达到高职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2 锐意进取 用心教学 具有指导学生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学习能力 教学水平高 教学成果突出 3 真心热爱学生 乐于高职数学教育 学高自信 勇于自省 具有感召力和人格魅力 视学生成长为最幸福的事 对学生心存感激 培养学生与自我实现自然融合 和谐共进 1 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七 南信院数学课程建设部分成效 1 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2008年我校首次组织了45名

9、学生参赛 获一等奖13项 共50项 二等奖19项 三等奖9项 获奖率为91 1 2010年第二次组织了84名学生参赛 获一等奖30项 二等奖34项 三等奖11项 获奖率为89 3 2012年第三次组织了86名学生参赛 获一等奖36项 二等奖33项 三等奖17项 获奖率为100 2014年第四次组织了88名学生参赛 获一等奖70项 共228项 我院包揽前3名 二等奖15项 三等奖2项 获奖率为98 9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3 国际数学建模竞赛 2011年我院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建模竞赛 31届 荣获二等奖1项 http www anhui cc news 20110421 39440

10、 shtml 2 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2013年 基于 显隐结合 三全育人 理念 构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 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高职数学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重要性高职数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特殊性教学资源优劣 主要取决于在提高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发展以及学生知识掌握 能力和素养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如何不等待 不冒进 夯实基础 不断积累 依靠组织 协作共建 一 充分发挥各种高职数学教学研究与协作平台的作用 用好省级高职数学教学研究机构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高职高专工作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数学教学研究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职事业部基础分社 例举 骈俊生主

11、编 高等数学 上 下册 融入思想方法丰富教学资源 选取每章知识点所涉及的典型数学思想与方法加以叙述 例举该思想或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典型案例 使学生深入体会常用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在每一章设置了导学 知识拓展 小结 典型例题 每章复习题等多种助学板块 并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培养应用意识 满足多层次需求 教材配有教学课件等资源 二 重视教材等基础教学资源建设 各章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延续并发展上述教材理念的新编十二五规划教材 高教社唯一新编十二五高职数学教材 1 全新建构内容体系 突出数学技术与专业技能融合 2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综合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 强调数学文化价值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4 兼顾对接普高和中职数学 内容简明分层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5 版面设置灵动 素材丰富多彩 增加学习趣味性 6 为教与学提供最大方便 配套建设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 新编教材主要特色 1 板块结构 特色素材示例 学习目标案例 小贴士 请思考 新编教材结构及部分素材介绍 小背景 数学思维数学实验 2 李尚志教授的审稿意见及所作序言 请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