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制造加快“走出去”步伐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1766136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机械制造加快“走出去”步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机械制造加快“走出去”步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机械制造加快“走出去”步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机械制造加快“走出去”步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机械制造加快“走出去”步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机械制造加快“走出去”步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机械制造加快“走出去”步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制造2025 和 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的指导意见 指出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 国提升综合国力 保障国家安全 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 建设作为重要 的国际产能合作平台 将为相关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广阔 的市场需求和实施基础 在日前于北京举 行的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实施 走出去 论坛上 中 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晓刚提出 要从全局和 高度推进制造企业 走出去 并促 使企业由 走出去 向 走进去 迈进 国际产能合作 着眼共赢在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周振成 看来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推 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提升开放 型经济发展水

2、平 有利于实施 一带一路 中非 三网 一化 合作等重大 有利于促进中 国企业不断提升技术 质量和服务水平 增强综合竞争 力 有利于深化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 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 实现互利共赢 周振成强调 中国政府提出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互利互惠的双边合作 是根据各国市场的不同需要 旨在深化经济领域和相关 产业的务实合作 当前 科技创新日新月 异 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推进 而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分工合作 优势互补 在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 过程中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 遵循 国际规则 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 实现互利共赢 共 同发展 中国政府坚持充分

3、考虑东道国的 资源禀赋 配套能力 市场条件等因素 让有关合作项 目符合当地实际需要 既不把超出当地承受能力的产能 强加于对方 也不把不符合当地需求的产 能留在当地 同时 中国政府也坚持增加与东道国的利益 交会点 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 帮助当地提升经济和 产业发展水平 让有关合作项目更多地 惠及当地民生 加力推进制造企业 走出去 当前 我 国机械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企业 走出 去 步伐大为加快 然而 我国仍处于工 业化进程中 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制造业大 而不强 自主创新能力弱 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 外依存度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 体系不完善 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端装

4、备制造业和生产性 服务业发展滞后 信息化水平不高 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 够 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企业全球 化经营能力不足 为此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 长宋晓刚提出 要从全局和高度推进制造企业 走 出去 而企业在 走出去 中要不断提 升国际竞争力 真正实现从 走出去 到 走进去 的 转变 首先 应紧密结合国家 把握原则要求 机 械制造 走出去 是在产能合作 盘活 存量的基础上 同步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一是要将 一带一路 周边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等重大 国际基础建设项目 与装备优势产能 走 出去 紧密结合起来 以 工程 带 产业 二是以 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原则开

5、 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三是既要注 重自身的转型升级 又要充分考虑所在国的国情和实际 需求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互利合作 按市场规律 办事 处理好相关关系 走出去 不是 国际援助 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确保投资保值增 值 其次 要统筹谋划 落实到位 加快 走出去 步 伐 必须谋划在先 布局在前 不能一哄而 起 盲目而上 更不能见利忘义 恶性竞争 要根据行 业特点 本着对方有需求 企业有优势的原则 首选与 我国产业和装备契合度高 有合作条件和 基础且有合作愿望的发展中国家 将我国 一带一路 实施 与沿线国家相关发展和规划相衔接 逐 步带动产能全面合作 第三 要推动中国 标准和自主品牌 走出

6、去 推动中国标准先行 走出 去 通过标准促应用 培育新兴市场 推动产品 产 业 走出去 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 一 带一路 标准合作行动计划 推动标准国际合作落到实 处 据统计 走出去 的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资金和 劳动力优势 真正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品 牌 走出去 的占比不足20 通过抓品牌建设 培育中 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 还 有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 提高产业国 际竞争力 第四 要推动产业链整体 走出去 产业 链整体 走出去 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提高效率和效 益 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 配套体系完整 在整机产品设计生产 基础元器件 关键零部件制造配 套 系统集成及服务方面 已具备

7、相当基础和优势 以 工程项目 大型设备 走出去 满足工 程建设和当地市场需求为牵引 配套建设原材料生产基 地和零部件加工配送基地 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完整的产 业链条 形成不同产业间紧密耦合的发展 体系 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 赞比亚的谦比希工业 园 泰国的罗勇工业园 巴基斯坦的海尔工业园等就是 典型代表 第五 企业在 走出去 中提升 国际竞争力 通过海外并购 股权投资 设立研发中心 等方式 企业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 可以更 快地获取全球创新成果 知名品牌 关键 资源和成熟的营销服务渠道 更好地实现产业全球布 局 目前国内企业 尤其是装备制造企业在这方面已经 作了一些成功的尝试 如在工程机械领域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徐工等企业先后收购了全球混凝 土机械领先企业 山东潍柴动力收购全球第二叉车企业德 国凯傲公司 获得全球领先的高端液压 元件生产技术和工艺 汽车领域 吉利收购沃尔沃 长 安汽车在意大利 美国等地设立研发中心 极大促进了 自主品牌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 升降机 ty70htv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