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会计(上)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1766134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管理会计(上)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MBA管理会计(上)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MBA管理会计(上)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MBA管理会计(上)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MBA管理会计(上)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BA管理会计(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管理会计(上)(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trategicalmanagerialaccounting战略管理会计 认识understanding思考thinking应用applying 管理会计是什么 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现代企业会计的分支 是现代会计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企业决策质量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技术工具 管理会计是什么 狭义管理会计认为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决策 控制 规划 评价信息的内部会计 1 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职能的履行 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 2 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管理会计的外延开始扩大 形成了广义的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的学科性质

2、 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的直接结合 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会计学科 管理会计是综合交叉学科 管理会计是方法性 技术性科学 管理会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解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 计量报告 预测决策规划控制 考核评价 管理会计的三个发展阶段 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战略性管理会计阶段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是内容的扩展还是方法的演变 是各有所辖还是逐次包含 executive执行性管理会计 decisive决策性管理会计 strategical战略性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 在知识经济 信息经济的形态下 以及经济全

3、球化的背景下 企业更加注重战略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这促使管理会计向更高层次的战略适应性方向演变 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适应性 战略管理会计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 由Simmonds首创 对关于企业及其竞争者管理会计指标的准备和分析 用来建立和监督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包括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入手 进行环境分析 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 制定战略计划 实施战略 监控评价战略业绩 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直接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循环阶段服务 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内涵 收集企业及竞争对手的信息 研究与竞争对手相比本企业的自身优势 研究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内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4、以战略的眼光审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 强调财务与非财务 数量与非数量并重 评价 估测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建立预警分析系统 提供多元化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 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信息系统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整体利益 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多样化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综合性的风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管理会计的内容与方法 ContentsofSMA 执行性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 标准成本系统 标准成本制定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处理 预算系统 业务预算 财务预算 预算实施的差异分析 决策性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 变动成

5、本法 本量利分析 短期经营决策 长期投资决策 责任会计制度 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 竞争力因素分析 战略定位分析 价值链分析 成本动因分析 战略成本计算与分析 战略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管理会计的 成本计量及分析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与 变动成本法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性态的内涵 成本按性态分类 固定成本 成本按性态分类 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半固定成本 半变动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曲线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的概念 在相关范围内 其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点 1 总额不变 2 单位成本随业务量反比例变化 固定

6、成本分类 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 单位固定成本性态图 Y成本 Y a X X业务量 固定成本性态 固定成本总额性态图 Y成本 Y a X业务量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概念 在相关范围内 其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点 1 单位成本不变 2 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 变动成本分类 酌量性变动成本 约束性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性态图 Y成本 Y b X业务量 变动成本性态 变动成本总额性态图 Y成本 Y ax X业务量 成本与业务量关系 成本性态 数量形式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相关范围 业务量范围 时间范围 总成本公式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

7、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业务量 b单位变动成本a固定成本总额 y a bx 总成本性态图 Y成本 X业务量 高低点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 散布图法 回归直线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 高低点法主要适用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混合成本增减变动较小的情况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含义 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含变动的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产品成本构成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损益计算模式 期间成本构成 损益计算结果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比较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

8、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期间成本比较 固定制造费用变动销售管理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法期间成本 变动销售管理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完全成本法期间成本 用两种成本法计算成本的例子 某企业某产品单价120元 产量200件 销量160件 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产销量数据 成本数据 单价 110元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损益计算模式比较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销售利润 变动成本法损益计算公式 完全成本法损益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 销货成本 销售毛利销售毛利 销管费用 销售利润 用两种成本法计算成本及利润的例子 某企业某产品单价120元 本期产量200件 销量160件 有关成

9、本资料如下 用两种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和利润 若下期产量仍为200件 期末存货为零 两种成本法的利润有何变化 利润差异的原因何在 用两种成本法计算利润 本期利润的计算 下期利润的计算 利润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完全成本法期初 期末存货中所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损益计算结果比较 完全成本法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利润 产量 销量 产量 销量 产量 销量 完全成本法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利润 完全成本法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利润 用两种成本法分别计算连续三年成本及利润 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28元 单位产品变动销管费用2元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10、总额6000元 固定销管费用1000元 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1 有利于本量利分析2 有利于成本分析与控制3 促进管理者注重销售4 可避免产量高低影响损益5 简化成本计算6 便于建立弹性预算7 有利于进行短期决策 变动成本法优点 变动成本法缺点 1 与通行的成本概念相违背2 不适应长期决策需要3 改用变动成本法会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4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划分比较困难 本量利分析 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基础上研究业务量 价格 成本 利润的数量关系 本量利分析含义 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 运用量化模型揭示企业一定期间内 成本 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量化方法 20世纪50年代后本

11、量利分析在会计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量利分析的假设 任何模型的建立必须以一系列假设为基础 本量利分析模型也不例外 成本性态假设 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假设 产品品种结构稳定假设 相关范围假设 模型线性假设 产销平衡假设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销售利润 变动成本法损益计算公式 本量利分析基本公式 利润 单价 销量 单位变动成本 销量 固定成本 P px bx a p b x a 贡献边际 贡献毛益 贡献边际 贡献毛益 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 补偿固定成本形成企业利润 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 贡献边际总额 单位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率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总额 销售收入总额 变动

12、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总额 单位贡献边际 销售量 销售收入总额 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反映产品销售收入扣除自身的变动成本后对企业的贡献 贡献边际率 1 变动成本率 某产品单价100元 单位变动成本70元 耗用机时3小时 产销量800件 则该产品有关贡献边际的指标值为 单位贡献边际 100 70 30元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30 3 10元 小时贡献边际率 30 100 30 变动成本率 1 30 70 贡献边际总额 30 800 24000元 举例说明 举例再说明 保本 保利分析 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单一产品保本点的测算多种产品保本点的测算与保本点有关的指标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保利分析 保

13、本是指在一定销售量下 企业的销售收人和销售成本相等 不盈也不亏 当销售量低于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时 将发生亏损 反之 当销售量高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时 则会获得利润 保本分析 保本是指产品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 销售收入 总成本贡献边际 固定成本安全边际 0保本作业率 100 保本点 保本点是企业利润等于零时的销售量 因为BE p BE b a 0故而得到 BE a p b BE代表保本点 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测算 保本量 固定成本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 保本额 保本量 单价 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率 保本图 多品种的保本点测算 可采用综合法与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进行多品种保本额的测算 当企

14、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 每种产品的贡献毛益不同 保本点就不能以实物数量表示 而只能以销售收入金额来表示 多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分析的步骤 1 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 2 以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基础 以该种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从而求出各种产品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 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 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 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 3 计算整个企业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即 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以金额表现 固定成本总额 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4 最后 计算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即 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金额表现 综合的盈亏

15、临界点销售额 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 多品种的保本额 综合保本额 固定成本 加权贡献边际率 各品种保本额 综合保本额 各品种销售额比例 加权贡献边际率 各品种贡献边际率 各品种销售额比例 计算企业的保本额 利润及各种产品的保本额和利润 计算企业的保本额 利润及各种产品的保本额和利润 安全边际 保本点以上的销售额或销售量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量 实际销售量 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额 实际销售额 保本销售额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 实际销售量安全边际额 实际销售额保本作业率 保本量 实际销售量保本额 实际销售额安全边际率 保本作业率 1 安全边际率 西方安全边际率的经验数据 某产品单价10

16、元 单位变动成本6元 固定成本总额3000元 产销量1250件 则该产品 单位贡献边际 10 6 4元 贡献边际率 4 10 40 保本量 3000 4 750件保本额 3000 40 7500元安全边际量 1250 750 500件安全边际额 500 10 5000元安全边际率 500 1250 40 保本作业率 750 1250 1 40 60 举例说明 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价格变动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 品种结构变动 保利分析 目标利润的确定 保利点的计算 实现目标利润的业务量 额 保利量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单位贡献毛益 保利额 保利量 单价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贡献毛益率 利润的多种计算公式 利润敏感性分析 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保本点敏感性分析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 单位售价提高将使产品的贡献毛益增加 从而利润增加 目标利润销售量减少 反之 单位售价降低将使贡献毛益减少 利润下降 目标利润销售量提高 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 单位变动成本提高将使产品的贡献毛益减少 从而利润减少 目标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