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季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倍数与因数》精编格式教(学)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746194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季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倍数与因数》精编格式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秋季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倍数与因数》精编格式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秋季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倍数与因数》精编格式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秋季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倍数与因数》精编格式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秋季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倍数与因数》精编格式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秋季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倍数与因数》精编格式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秋季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单元《倍数与因数》精编格式教(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主题倍数和因数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的其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问题解决: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情感态度: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对数

2、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经验,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在找倍数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单元教学内容分析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

3、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教学难点在探索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措施1小组合作学法: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课前预法: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例题及部分练题的预,完成问题导学单3练法: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课后练,问题训练。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法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7课时。第

4、1课时 倍数与因数知识课题:倍数与因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能力目标:初步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数学的学活动,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惯。教学重难点: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和因数。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二次备课1. 故事引入淘气和他的哥哥去参加一个经验交流会。哥哥与弟弟是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要说清楚是谁的哥哥,是谁的弟弟。在数的世界里,也有像这样相对而言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找一

5、找。(1)学生发现问题。(2)学生说一说该怎样表达。1、增强趣味性。2、帮助学生理解表达的相对性。2.新授课程(1)我们生活在个充满数的世界里。我们把这些数分一分。6、4、5、2、3是整数,5.8、3.6是小数,半个西瓜可以用0.5表示,也是小数。(2)根据5420,我们就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1)观察数,给数分类。(2)说一说分类的依据。(3)发现特殊数之间的关系。(4)学生说一说因数和倍数,注意它们的相对性。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初步认识倍数与因数。3.辨一辩(1)根据3.627.2,7.2也是2的倍数吗?7.2也是3.6的倍数吗?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

6、内研究倍数和因数,所以,7.2不是2的倍数。(2)根据1863,你能找到倍数与因数吗?(3)18是倍数,6是因数。(4)谁想自己举个例子再说说?(1)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说一说(2)确定倍数与因数研究的对象。学生像老师一样说一说,同桌互相说。(3)纠正表达的错误。(4)进行同桌合作,进行汇报、交流。1、进一步体会倍数与因数研究的对象。2、能过结合算式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4.练一练(1)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倍数与因数,下面同桌合作对接游戏。同桌对练,一人说整数乘法或除法算式,一人说倍数与因数。(2)(分别举起写有4、6、8的卡片)学号是我的倍数的请站起来。(巡视、指导抓方法)(3)

7、猜一猜老师的年龄。我的年龄能被6整除,同时又是4的倍数,老师可能多大年纪?(1)学生活动交流。(2)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学生参与活动。(3)汇报、互相评价和质疑。1、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活动强化学生对倍数的理解。3、掌握找数的倍数的方法。5.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怎么学的?学生一分钟时间回顾和反思自己一节课的学过程,并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和学过程进行反思和回顾。板书设计:倍数与因数 5*4=20 5和4是20的因数,20是5和4的倍数。 教学反思:第2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结合

8、具体实例,了解2、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 100以内的2、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2、基本技能: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3、基本思想:数形结合、集合思想。4、基本活动经验:学生经历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主动获取新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获得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活动经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课件、投影仪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二次备课1. 谈话引入1、老师抓住班上某个学生的特征进行描述,学生猜说的是谁。2、学

9、生描述同学,老师猜。3、问:在互相猜的过程中,怎么那么快就能猜准呢?(因为抓住同学的特征来描述) 板书:特征4、揭题: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的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有他的特征。比如说我们前两天学的因数与倍数知识,有一些数的倍数就有明显的特征。板书:倍数1、指定学生猜同学2、老师猜学生1、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认识到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兴趣。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1、找5的倍数游戏:(1)我有一个非零自然数列表,请你找出5的倍数。(2)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仔细研究一下两边的5的倍数吧。(贴出卡片)(3)老师怎么会那么快判断出?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板书贴出:5的倍数2、提出猜想:(

10、1)你是观察哪些数知道的呢?5的倍数有多少个?(无数个)都有这样的特征吗?板书:观察(2)看来,这只是我们根据有限的例子,提出的一个猜想。 -板书:猜想3、验证:(1)在1100的数字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明确符不符合刚才所说的特征。启发:范围扩大点,用哪些方法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验证(2)同桌讨论。4、结论:通过大量的例子,都没有找到反例,那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板书:结论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5、练: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28 45 53 80 75 34 89 95 390 48066、学法小结:回想我们是怎样把5的倍数特征找到的?(1)指定学生到投影

11、仪上找出。(2)生观察数列上的数字,发现其中一边的数字全是5的倍数。(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说说5的倍数的特征。(1)生猜想5的全部倍数是否都符合这一特征。(1)全体学生圈出5的倍数。(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找更大的数,举反例)生说结论。生圈数,说明判断依据。生观察,齐说:观察猜想-验证-结论通过猜一猜、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探究出5的倍数的特征,并总结出“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一认知规律。3. 2的倍数特征探究1、提出探究要求: (1)同学们能用刚才这种方法继续研究竟2的倍数特征吗? -板书贴出:2的倍数 (2)没有可观察的对象怎么办?(自已写)写什么?(写一些2的倍数) 师出示课件:座

12、位号是多少的同学应该从双号入口进?。 2、探究:个人研究 ,小组交流发现 。 准备汇报 3、汇报:汇报中追问2个问题:(1) 你怎么知道这些是2的倍数? (2)再随意出一些数学生验证:46、79、125、20084、结论: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及时练:判断哪些是2的倍数?16、21、34、58、70、87、92、99生思考怎样研究。作答。学生先个体研究,再小组交流。学生汇报,验证。生说2的倍数的特征。生判断作答。1、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2、进一步体会“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一认知规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 奇数、偶数的认识1、自然数

13、中,象这样个位上是0、2、4、6、8的数,也就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生活中有时也叫双数。0是偶数吗?为什么?板书:偶数(0在内) 那么个位上是1、3、5、7、9的数,也就是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生活中有时也叫单数。 -板书:奇数 师:你觉得现在还可以怎样说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偶数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奇数的数不是2的倍数) 2、判断奇偶数。(1)学生质疑。(2)生用偶数和奇数说一说2的倍数的特征。生判断汇报。在学生学会2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奇数和偶数。让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它们的含义。5. 游戏拓展1、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 问:还有坐着的吗?这说明

14、什么?(学号不是奇数就是偶数)2、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问:同时站两次的同学站起来,你们为什么会站两次? 问:能否从中发现什么? 板书:既是2又是5的倍数:是10的倍数,个位上是0学生随着教师口令起立,观察后得出结论。学生起立,思考后得出结论。通过游戏体会到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以及同时是2、5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6.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是怎么研究的?(指板书小结) 师:以后还要用这些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特征。 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一节课的学过程,并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和学过程进行反思和回顾。7.巩固练1、判断。 2是最小的偶数。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都是偶数。 所有整十整百的数一定是2和5的倍数。 是5的倍数的奇数个位上一定是5。2、教材P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