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743655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 *县妇联创建“妇女之家”工作自查报告为了切实加强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进一步夯实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真正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妇女信赖及热爱的温暧之家。*县妇联根据区市妇联的工作布署,全面深化创建了新一轮 “妇女之家”建设。现将创建“妇女之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 基本情况全县10个乡镇辖148个村委,已挂牌的“妇女之家”有148个,制度、活动、队伍建设情况上墙的妇女之家数有88个占总数%,建立队伍的有88个%,正常开展活动的有80个,占总数%。二、主要做法领导重视,精心组织部署。根据自治区妇联关于在全区

2、村开展新一轮“妇女之家”建设意见桂妇发18号文件精神,我县妇联迅速召开创建“妇女之家”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的 “妇女之家”领导小组,并组织工作组到乡镇村屯进行专题调研,制定了创建“妇女之家”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积极向县委、县府争取创建“妇女之家”活动经费。在20XX年11月中旬在全县148个村委统一制作“妇女之家”牌子和上墙制度,并于 20XX年12月底前统一挂上牌子和上墙制度。依托现有资源创建 “妇女之家” 活动阵地。按照因地制宜、资源共享、联动开展、注重实效的原则,各村委依托现有的“党员之家”活动场所、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计生服务室等场所按照“五有”原则设立妇女之家

3、活动阵地。党群共建,狠抓“妇女之家”队伍建设。一是狠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充实“妇女之家”队伍。抓乡镇村妇联换届之机,把一些年纪轻、懂技术、文化程度高、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热心妇女事业的优秀妇女选拔到了村妇代会工作岗位上,并配合组织部深入10个乡镇开展村“两委”干部的大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村“两委”女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把高素质的村“两委”女干部不断充实到“妇女之家”队伍中。二是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妇女主任、妇女小组长、妇女骨干、经济女能人等组建队伍。目前我县“妇女之家”已组建有文艺宣传队、篮球队、结对帮扶队、维权服务队、创业就业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不断提升了妇女之家的服

4、务能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 “妇女之家”已真正成为基层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深受全县广大妇女的欢迎。创设载体,示范带动,彰显“妇女之家”作用。我们立足*实际,以“家”为舞台,坚持“以培训提高妇女,以关爱温暖妇女,以活动凝聚妇女”的原则,建“家”用“家”发挥作用。我县积极创设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班、远程教育等培训活动和举办文艺演出、开展庆“三八”、“六一”慰问活动、免费康检、政策的宣传、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形式关爱妇女和凝聚妇女,全面提高农村妇女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彰显“妇女之家”的作用。20XX年黄茆镇根村作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围绕“五好文明

5、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全镇“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引导妇女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活动。20XX年9月黄茆街村民委和玉村村民委,组建的文艺队荣获了“*市十佳农村文艺队”和全区中老年球操优秀奖。三、存在问题1村“两委”中女干部配备不齐。全县没有女干部进村“两委”的有32个村委,占总数%。不利于基层妇女组织的建设及活动的开展,难以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2.村“两委”干部中妇女干部的年龄结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全县115个村“两委”妇女干部中40岁以上的有46个,占妇女干部40%;其中51岁以上有14个,占%。3、个别村“两委”不够重视妇代会工作,女性被放置于二三线参与工作。妇代会主任职责不明确,身兼多职,主要是兼文体、卫生、计生等工作,极大影响了基层妇女各项工作开展。4硬件设施不足,办公场所、活动室、宣传阵地的配备欠缺。5“妇女之家”活动经费不足,依然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由于妇代会的活动没有固定经费,常常会影响农村妇代会组织开展活动,从而也会影响到农村妇代会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影响。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