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要点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1725233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要点(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l第一部分 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 l第二部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恢复方案文字的编写 l第三部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l 恢复方案图件的编制 第一部分 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 l一 资料收集 l1 矿山概况 矿山企业名称 位置 范围 相邻 矿山的分布与概况 矿山企业的性质 总投资 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矿山设计生产能力 实际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服务年限 矿产资源储 量 矿床类型与赋存特征 矿山开采历史和现状 矿山开拓 采区或开采阶段布置 开采方式 方法 开采顺序 固体与液体废物的排放与处 置情况 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基础设施分布等 l2 矿山自然地理 包括地形地貌 气象 水文 土地类型与植被

2、等 l3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包括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矿山地质 不良地质现 象 人类工程活动等 l在实际工作当中 收集下列资料 l1 采矿许可证 新建矿山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l2 矿山地质勘 详 查报告 储量核实 检测 报告 l3 开发利用方案 采矿设计 l4 县 市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盟 市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l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l6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l7 水土保持方案 l8 土地复垦方案 土地类型 利用现状 植被状 况 l9 矿区所在区域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 境地质成果报告 l10 自然地理 气象水文资料 矿山企业所在地区 社会经济资料 周边其

3、他矿区的有关情况 区域 生产力布局 城镇 重要工程及特殊保护区的分 布 区位条件及环境功能规划要求 l二 野外调查 l1 采矿活动引发的及自然存在的采空区 地面塌 陷 地裂缝 露天采坑 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 及其隐患 包括地质灾害的种类 分布范围 面 积 规模 发生时间 发育特征 成因 危险性 大小 危害程度等 l2 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 地质遗迹 人文景 观等的影响和破坏情况 l3 评估区含水层破坏 要调查地下水水位 水量 水质 泉水点等 l4 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 包括压占 毁损的土地类型及面积 山体滑坡 危岩体 地面塌陷 地质遗迹破坏 l5 采矿活动对主要交通干线 水利工程

4、村庄 工矿企业及其它各类建 构 筑物等的影响与破 坏 l6 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效果 l7 必须填写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并附在 治 理方案 之后 可根据矿山实际情况 调查表中不 全的 在文字当中反映清楚 l8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比例尺可根据项目特点 以能清晰反映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掌握确定 一般不得小于1 1万 有重大影响的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调查比例尺不得小于1 1000 l9 在分析消化已掌握的资料后 根据矿区特点拍 摄照片 如 不同的工程单元 地貌单元 矿山 地质环境问题等 地面塌陷引起房屋破坏变形 地面沉陷积水 大片房屋废弃 采石场治理 达旗某矿废石场治理 矿山地质环

5、境现状调查表 矿矿山山 基本基本 概况概况 企企业业名称名称通通讯讯地址地址市 州 市 州 县县 镇镇 乡乡 村村邮编邮编 法人法人 代表代表 电电 话话传传真真坐坐标标经经度 度 纬纬度 度 矿类矿类 矿矿 种种 企企业规业规 模模 设计设计 生生产产能力能力 10 10 4 4 t at a设计设计 服服务务年年 限限 经济类经济类 型型 矿矿山面山面积积 Km Km 2 2 实际实际 生生产产能力能力 10 10 4 4 t at a已服已服务务年限年限开开 采采 深深 度度 m m 建建矿时间矿时间 生生产现产现 状状 采空区面采空区面积积 m m 2 2 采采矿矿方式方式开采开采层层

6、位位 采采矿矿 占用占用 破坏破坏 土地土地 露采露采场场排土排土场场固体固体废废弃物堆弃物堆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总计总计已治理已治理 面面积积 m m 2 2 数量数量 个个面面积积 m m 2 2 数量数量 个个面面积积 m m 2 2 数量数量 个个面面积积 m m 2 2 数量数量 个个 面面积积 m m 2 2 面面积积 m m 2 2 占用土地情况占用土地情况 m m 2 2 占用土地情况占用土地情况 m m 2 2 占用土地情况占用土地情况 m m 2 2 破坏土地情况破坏土地情况 m m 2 2 耕耕 地地基本基本农农田田 耕耕 地地基本基本农农田田 耕耕 地地 基本基本 农农田田

7、 耕耕 地地基本基本农农田田 其它耕地其它耕地其它耕地其它耕地 其它其它 耕地耕地 其它耕地其它耕地 小小计计 m m 2 2 小小计计 m m 2 2 小小计计 m m 2 2 小小计计 m m 2 2 林地林地林地林地林地林地林地林地 其它土地其它土地其它土地其它土地其它土地其它土地其它土地其它土地 合合计计 m m 2 2 合合计计 m m 2 2 合合计计 m m 2 2 合合计计 m m 2 2 采采矿矿 固体固体 废废弃弃 物排物排 放放 类类 型型年排放量年排放量 10 10 4 4m m3 3 年年综综合利用量合利用量 10 10 4 4m m3 3 累累计积计积 存量存量 1

8、0 10 4 4m m3 3 主要利用方式主要利用方式 废废石 土 石 土 煤矸石煤矸石 合合计计 矿矿山地质环质环 境现现状调查调查 表 续 含水含水层层 破破 坏坏 情情 况况 影响含水影响含水层层的的类类 型型 区域含水区域含水层层遭受影响或破坏的面遭受影响或破坏的面 积积 km km 2 2 地下水位最大下降幅度地下水位最大下降幅度 m m 含水含水层层被疏干的被疏干的 面面积积 m m 2 2 受影响的受影响的对对象象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景景观观破破 坏坏 破坏的地形地貌破坏的地形地貌 景景观类观类 型型 被破坏的面被破坏的面积积 m m 2 2 破坏程度破坏程度修复的修复的难难易程

9、度易程度 采采矿矿引起引起 的崩塌 的崩塌 滑坡 泥滑坡 泥 石流等情石流等情 况况 种种 类类 发发 生生 时时 间间 发发生生 地点地点 规规模模 影响影响 范范围围 m m 2 2 体体积积 m m 3 3 危危 害害 发发生生 原因原因 防治防治 情况情况 治理面治理面 积积 m m 2 2 死亡人死亡人 数数 人人 受受伤伤人数人数 人人 破坏房屋破坏房屋 间间 毁毁坏坏 土地土地 m m 2 2 直接直接经济经济 损损失失 万万 元元 采采矿矿引起引起 的地面塌的地面塌 陷情陷情 况况 发发 生生 时时 间间 发发 生生 地地 点点 规规模模 塌陷坑塌陷坑 个个 影响影响 范范围围

10、 m m 2 2 最大最大 长长度度 m m 最大最大 深度深度 m m 危危 害害 发发生生 原因原因 防治防治 情况情况 治理面治理面 积积 m m 2 2 死亡人死亡人 数数 人人 受受伤伤人人 数数 人人 破坏房破坏房 屋屋 间间 毁毁坏坏 土地土地 m m 2 2 直接直接 经济经济 损损失失 万元万元 采采矿矿引起引起 的地裂的地裂 缝缝 情情 况况 发发 生生 时时 间间 发发 生生 地地 点点 数量数量 个个 最大最大长长度度 m m 最大最大 宽宽度度 m m 最大最大 深度深度 m m 走向走向 危危 害害发发生生 原因原因 防治防治 情况情况 治理面治理面 积积 m m

11、2 2 死亡人死亡人 数数 人人 受受伤伤 人数人数 人人 破坏房破坏房 屋屋 间间 毁毁坏坏 土地土地 m m 2 2 直接直接 经济经济 损损失失 万元万元 矿山企业 盖章 填表单位 盖章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第二部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字的编写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告表 l根据规范拟定方案编写提纲 l前言 l一 任务的由来 l二 方案编制的依据 l 1 法律法规 l 2 规范规程 l 3 有关资料 l 4 合同依据 l三 方案编制的目的 任务 l四 方案的适用年限 l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l一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l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 分布范围

12、 地理坐标 区 位条件 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概况 l二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l矿山开采历史包括以往矿山开采的范围 层位 开采方式 开采规模 开采时间等 矿山开采现 状包括矿山剩余资源及储量 矿山现状开采范围 层位 开采方式 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 年 生产能力 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l三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l包括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矿山批准的 或 拟开采的 开采层位 矿山资源及储量 矿山设 计生产服务年限 年生产能力 矿山阶段或采区 布置 开采接替顺序 开采方式 顶板管理方法 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等 l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l一 自然地理 l 1 气象 l 2 水文

13、 l 3 土壤 l 4 植被 l 5 土地利用现状 l二 地形地貌 l 1 地形 l 2 地貌 l三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l 1 地层 l 2 岩浆岩 l 3 构造 l四 水文地质条件 l 1 地下水含水岩类划分 l 2 含水层 组 分布规律 l 3 地下水的补给 径流 排泄条件 l 4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 l 5 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 l五 工程地质条件 l 1 矿区岩土体类型 分布 特征 l 2 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l 3 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 l六 矿体 层 地质特征 l七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l 1 地表工程设施 l 2 村镇分布情况 l 3 矿区附近采矿活动 l第三章 矿山

14、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l一 评估范围和级别 l 1 评估范围确定 l 2 评估级别确定 l二 现状评估 l 一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现状评估 l 1 地质灾害影响现状评估 l 2 含水层影响现状评估 l 3 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估 l 4 土地资源影响现状评估 l 二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分区 l三 预测评估 l 一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预测评估 l 1 地质灾害影响预测评估 l 2 含水层影响预测评估 l 3 地形地貌景观影响预测评估 l 4 土地资源影响预测评估 l 二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分区 l 三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 l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l 恢复分区 l一 分区原则及方法

15、 l二 分区评述 l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l 恢复原则 目标和任务 l一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l1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l2 保护中开发 开发中保护原则 l3 科学合理 因地制宜原则 l4 谁开发 谁保护 谁破坏 谁治理原则 l5 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要与矿业生产相协调的原则 l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l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l 一 总体部署 l 二 年度实施计划 l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l一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l按防治亚区分述防治工程内容 工作量 技术方 法及要求等 l应结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

16、 l1 地面塌陷 l2 地裂缝 l3 崩塌 滑坡 l4 泥石流 l5 含水层破坏 l6 水环境污染 l7 地形地貌景观 土地 植被资源的破坏 l二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l1 监测内容 l2 监测点的布设 l3 监测方法 l4 监测频率 l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l一 工程量估算 l二 经费估算 l三 进度安排 l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l一 保障措施 l 一 组织保障 l 二 技术保障 l 三 资金保障 l二 效益分析 l 一 社会效益 l 二 环境效益 l 三 经济效益 l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各章节编写内容 l前 言 l一 任务的由来 l写三方面内容 l为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 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矿进行该矿的改扩建工程 可适当发挥 l该矿山为 矿 面积 km2 开采 生产规模为年产 吨 采矿权人是 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 理办法 等有关政策和法规要求 单位于2 年 月委托 院承担 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 理恢复方案 编制工作 l二 方案编制的依据 l1 法律法规 l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