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21700162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 人教(部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绿教学目标1.会认2个汉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作用。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掌握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运用;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颜色及理由。2.教师多媒体展示: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致远;还有人喜欢绿色,因为它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绿。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1.指名说对作者艾青的介绍,教师相机补充。(见达标检测第2题)2.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

2、文理解词语,正字、正音。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4.出示易混字,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多音字:倒:dodo5.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交叉: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文中指各种绿互相穿过。 重叠:一层层堆叠。文中指各种绿色叠加在一起。三、出示学习要求,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2.读诗歌,说说各小节的内容。第一节:写眼前铺满绿色。第二节:写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第三节:写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第四节:写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第五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上节课,我们整体了解了诗人艾青通过描

3、写绿色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下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诗歌,感受诗人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绿”。二、互动课堂,感受诗歌的美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感受绿的整体美。(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2)“到处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至少写两处。(河畔是绿的;田野是绿的;山坡是绿的)2.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二节,感受绿色的丰富。(1)说说文中的绿色有几种,省略号表示省略了什么。(2)学生自主思考:为什么会有“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这样的感受?怎样的绿是“绿得发黑”,怎样的绿是“绿得出奇”?(作者满眼满心被绿充斥,被眼前的绿所震撼而产生的

4、一种独特感受。)(3)朗读本节诗,语气可以稍微平淡一点,语速放慢,“绿得发黑”重读、语速稍快,“绿得出奇”语速放慢,表现作者惊讶、难以置信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三节,感受“到处是绿”。(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到处是绿?(2)生讨论:为什么说“风、雨、水、阳光”也是绿的?你见过这样的情景吗?(3)你能说出本节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好处吗?(排比)(4)仿照诗歌的第三节写几句话。4.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四节,感受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1)本节哪些词语写出了绿的聚集重叠的形态?你能体会这几个词语的含义吗?(“集中、挤、重叠、交叉”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绿”的动态美。)(2)朗读本节诗,语速放慢

5、,声调上扬,“所有”要重读,“集中”“挤”“重叠”“交叉”几个动词要重读、慢读,读出“绿”的动态美。5.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五节,感受绿色在风中飘动。(1)本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2)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生讨论后明确:这句话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美。三、对比阅读,明确主旨1.学生自读阅读链接西湖漫笔,说说选段是如何表现绿的。(作者通过写道旁、飞来峰上、峰下小径等处不同的“绿意”来体现雨中灵隐多彩的“绿”。)2.思考:艾青写的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快乐。因

6、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色,诗人或是在感激或是在怀念或是在憧憬,诗人将万物都想象成了绿色,表达了诗人对绿色的礼赞和热爱,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学板书10绿绿 到处是绿总写丰富的绿自然空间的绿重叠、交叉的绿飘动的绿分写对春天的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来感知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美。通过对每节诗的内容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对朗读的指导,感受自然界的绿色美。最后通过课本阅读链接中宗璞笔下的西湖漫谈与艾青笔下的绿对比阅读,将这首诗的主题进行深入总结,并让学生积累自己知道的写植物的诗句,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总体掌握较好,只是在理解宗璞笔下的西湖漫谈时,把握有一定难度,若在教学课件中加入西湖漫谈的整篇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