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699712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向定位虽然近两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没有考查“扩展语句”这一考点,但是其他地区的试卷对其进行了考查。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点,常与“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扩展语句有话题拓展、语句续写、意象组合、语句扩充等题型。“压缩语段”这一考点2019年全国卷进行了考查。该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分析、筛选、概括等能力。压缩语段有拟写标题、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给某概念下定义、提取语段关键词等题型。考生应依据高考常见题型,加强对该类题型的认识和训练,避免眼高手低,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1(2019全国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

2、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答: 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解答题目之前,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字数限制。字数限制表面上是一个答题要求,实际上也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答题暗示。一般而言,规定不超过多少字,意味着答案接近于这个数字。如果

3、自己的答案非常长,比规定数字多许多,一定是有问题的。这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交代传统观点;第二句交代这次考古发现的内容;第三句是根据这次考古发现做出的推断。概括时,首先要简洁交代发生了什么事,然后要把研究的重大发现概括进去,因为这些重大发现正是这个事情最有价值的地方。答案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2(2019全国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

4、。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答: 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是要明确新闻报道的特点,抓住时间、地点、事件等新闻要素;二是要以句为单位,抓住句中关键信息,并概括整合。本题材料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交代主要事件及其时间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第二句交代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第三句交代为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停用发电站;第四句交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据此提炼出关键信息即可。

5、答案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3(2019考试说明样题)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65个字)阳光照在他脸上,为了父母的期盼、朋友的嘱托和自己心底的那份信念,他迈开步子朝前走去。答: _解析先明确题目要求,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扩展句子,并且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确定可以扩展的名词、动词,可以进行描写的行动或状态,如描写“阳光照在他脸上”的状态,给“父母”加上定语,“期盼”加上状语等;在扩展时,要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最后,检查句意是否通畅,字数是否不少于65个字。答案阳光

6、照在他的脸上,他的脸明亮光洁,如同一朵在秋阳下盛开的白山菊花。为了年迈的父母那长久以来沉积在心底的期盼,为了热心的朋友那热切而真挚的夜半时分的嘱托,也为了自己自小就有的那份坚定而毅然的信念,他迈开了步子像风一样朝前走去。技法一扩展语句“五法”一、添枝加叶法“添技加叶法”即给一个结构简单、内容单薄的句子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使句子内容丰富的一种方法。【典例1】把下面的语句扩展成三个单句组成的复句,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细雨悄悄进入了校园。思路导引扩写句子,首先要弄清楚哪些地方需要扩展,应该怎样扩展。这个句子应该按照以下模式去扩展:“(什么样的)细雨怎样地悄悄进入了(什么样的)校园。

7、”“细雨”是描写的对象,而“悄悄”描写的是情态氛围,这些词语限定了扩展语句的情调和内容,扩展的语句在情调上应带有一种诗意的美。同时,考生还要注意题干要求,“扩展成三个单句组成的复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自主答题 _ 答案示例:如丝的细雨携带着一身的轻盈,千里迢迢地从天际起身,在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夜晚悄悄地进入了美丽的校园。二、突出中心法“突出中心法”是以某事物为陈述对象加以扩展或以某一中心句为开头加以扩展,所扩展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对象或中心句的方法。同时还要注意与中心句保持某种逻辑关系,注意前后分句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及满足其他附加条件。这种方法与“添枝加叶法”的区别在于不要求每一个地方

8、都要添加枝叶,而是要选择重点进行扩展。【典例2】将“他学习真是勤奋”接着写下去,要求具体表现“勤奋”。思路导引本题要求重点扩展关键词“勤奋”,可联想生活和学习中那些勤奋者的具体行为表现进行举例式扩展,把他们突出的勤奋表现都集中到一个虚拟的人物身上。答题模板主谓(属性)(属性体现在:时间地点主人公事件/行为/语言)自主答题 _答案他学习真是勤奋。早上天不亮,他就起床读书了;等公交车的时候,他手上拿着课本,嘴里念念有词,好像在背诵单词;吃饭的时候,他还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晚上做练习题总是做到十二点之后才睡;周末他从来不舍得花时间出去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三、四面辐射法所谓”四面辐射法”就

9、是以话题或陈述对象为中心,对话题或陈述对象的各种属性展开多角度的联想,进行有力的挖掘和拓展,然后连缀组合成段的一种扩展方法。【典例3】请以“创新”为陈述对象(话题)写几句话,组成衔接紧密的语段。思路导引应以“创新”为中心,从各个角度进行发散性联想。联想的方向有:创新产生的动因、创新的类型、创新的本质、创新的意义、创新的作用等。可以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深度挖掘,也可以同时选择几个角度进行多方面拓展。答题模板话题本质起源历史意义类型作用自主答题 _答案创新不是对原有的一切“斩草除根”,而是在有所继承的基础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改进那些不合理的、落后的因素。(本质内涵)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内在动

10、因,(动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必要手段。(意义)一个故步自封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文明停滞的民族,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国家必然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而落后就要挨打。(反面危害)清代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扼杀维新变法,最终导致清朝走向灭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例)四、巧用修辞法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具体、生动、形象,这就需要在简单修饰的基础上,充分使用修辞手法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以增强表达效果。【典例4】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并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70个字左右。青年老年梧桐树无论思路导引充分利用题目所提供的词语的暗示性,构思一段

11、描写梧桐树在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状态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指定的修辞手法,对梧桐树进行适当的描写即可。也可从“无论青年和老年都喜欢梧桐树”的角度构思,但修辞的运用仍然可以定在“梧桐树”上。答题模板关键词修辞性描述关键词修辞性描述自主答题 _答案无论(关键词)什么阶段,梧桐树(关键词)都是美丽的。青年(关键词)时期,它像一个身穿绿色长裙的少女(修辞性描述比喻),舒展着曼妙的身段,风姿绰约(修辞性描述拟人)。进入老年(关键词)时期,树皮皴裂,老态龙钟,那是另一种美沧桑之美(修辞性描述拟人)。五、联想想象法要使扩展的文字有意蕴,就要同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在内容上或发挥想象,合理创造;或

12、发散思维,多方联想;或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象,搜寻自己记忆中的情境,把它描绘出来。【典例5】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请你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你想象中的画面。(不超过80个字)思路导引要把“骤雨初歇”这句话扩展得具体和生动,一不可只在字面上简单地解释或翻译,二要注意这句话的内容“雨”是话题和主体;“骤”是雨的特点;“歇”是雨的状态;“初”则表明发生时间之短,情境之新。解答时主要根据这句话的内容,加上个人的理解和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再现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即要抓住“雨”这个意象和“骤”“歇”这两个特征,而这两个特征是抽象的,需要借助其他具体的事物来表现。答题模板中心词联想、想象中心词联想、想象自主答题 _答案示例一:画面主体为一花枝,枝上附着四五片湿漉漉(中心词雨)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中心词骤),枝下是满地零落的花瓣(中心词骤),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抬头凝望枝上的花蒂(中心词初歇)。示例二:画面主体为光脚行走于小桥之上的老翁,他身披蓑衣(中心词雨),手持斗笠(中心词歇),蓑衣和斗笠仍在滴水(中心词初歇),身上衣服尽湿(中心词骤),桥下水流湍急汹涌(中心词骤)。示例三:房前的一口大缸水满溢出(中心词骤、雨),瓦檐仍在滴水,两个小孩在院中挑弄蚯蚓嬉戏(中心词初歇)。技法二压缩语段“三招”一、提取组合有些语段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