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60227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99130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60227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60227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60227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60227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60227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602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60227(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永昌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2019年6月14日是我国第14个“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B.C. D.2、小猪佩奇是一部英国学前动画片,深受儿童和年轻人的喜爱。各类与“佩奇”相关的产品应运而生,2017年上半年,小猪佩奇在中国的授权商品销售增幅超过700%,包括玩具、

2、服装、毛绒产品、图书、零食、玩具等。这说明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和经济是同步发展的C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3、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因潇洒、文艺范儿而走红网络。很快网上便出现各种版本的“世界那么大”体,更有商家借题发挥据此撰写广告词。这反映了( )A.文化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C.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创意和情怀 4、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

3、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传统村落是“凝固的艺术”C.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5、在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仅文化娱乐业的经济收入,就与其汽车工业的产值相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要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加深认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A.B.C. D. 6、光棍节是产生于校园,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的年轻人的娱

4、乐性节日。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2018年光棍节这天,天猫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191亿元。这说明( )A.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7、“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这表明( )A.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8、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都

5、有了进行平等交流、深入沟通的环境,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而不再居高临下,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威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教师培养健全人格的的重要途径是( )A.努力创造文化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9、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对西方人的赞美之辞,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

6、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10、许多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墙上文化建设,设法“让墙壁说话”,抬头可见的墙壁成为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让墙壁说话”的原因是,校园文化( ) 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 B. C. D. 11、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

7、和鸡都属于动物,因此分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因为牛吃草,所以把牛和草地分在一起。这说明( )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12、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A.受教育程度和学历 B.科学文化水平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3、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评是人生历程中的维修站,一个人不能总是维修,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秀文

8、化可以塑造人生 A. B. C. D.14、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吃团圆饭,诉说着一年的快乐,忘掉所有的烦恼。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15、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

9、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16、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 B. C. D. 17、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入乡随俗”。这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18、“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

10、在低头玩手机。” 获得学生奥斯卡国际动画片金奖的短片低头人生用夸张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中低头一族的生活展现出来,冷幽默中透露着对低头族的担忧。这主要表明A世界文化在交流中趋同 B文化创作的灵感源自社会实践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19、传媒大体经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 A.文字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 C.广播的出现 D.电子网络的推广20、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规,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 A.口语 B.电视 C.互联网 D.手机短信21、在我

11、国,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着登高、赏菊花、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的习俗,更蕴含了中华民族对老人的敬重。庆祝重阳节( ) 可以表达民族情感 可以见证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 见证了文化是世界的 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 A. B. C. D.22、司马迁说:“父母者,人之本也。”三字经中也提到:“孝于亲,所当执。”“孝敬”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美德的基础。虽然时代和环境变了,孝敬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孝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永远都不会变。这主要体现了( ) A.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D.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2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

12、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 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4、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了朝诵经典,绘本阅读和游戏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这表明( )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应当立足实践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要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文明、茁壮心灵 A. B. C. D. 2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这透露出一个信号:呼唤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是民之所需。中国诗词大会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

13、现代中国人生活和精神质量,跳脱出娱乐致死的窠臼,让荧屏综艺“玩”出了新内涵。这表明文化创新要A立足网络传媒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6、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改造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要继承就不应该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27、目前,习近平用典热销全国,其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 )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 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 B C D28、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2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