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1697496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学总复习和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 n名词解释 n单项选择 n填空题 n简答题 n论述题 考试重点 抗 原 1 概念 抗原 半抗原 抗原决定基 表位 TI 抗原 TD 抗原 2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 抗原的理化性质 二 抗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3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特性比较 4 TD抗原与TI抗原 n n 抗原 抗原 antigenantigen AgAg 是指能刺激机体免是指能刺激机体免 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 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即能与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即能与T T细胞的细胞的TCRTCR 及及B B细胞的细

2、胞的BCRBCR结合 促使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结合 促使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并与之结合 发挥免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并与之结合 发挥免 疫效应的物质疫效应的物质 第一节 抗原的基本特性 n n 免疫原性免疫原性 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 疫应答 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疫应答 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 巴细胞的能力 巴细胞的能力 n n 抗原性抗原性 免疫反应性免疫反应性 抗原能与其抗原能与其 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 异性结合的能力 异性结合的能力 n n 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抗原或免疫原抗原或免疫原 n n 半抗原 半抗原 hap

3、tenhapten 只有抗原性只有抗原性 n n 半抗原半抗原 蛋白质载体蛋白质载体 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n n 变应原变应原 n n 诱导机体产生超敏反应的抗原 诱导机体产生超敏反应的抗原 n n 耐受原耐受原 n n 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 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 一 抗原决定基 n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 原决定基 antigenic determinant n能被抗体 BCR或TCR识别的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因其通常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 又称表位 epitope 第三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 素 n n 一 抗原自身的因素一 抗原自身的因素 n n 一一 异物性异物

4、性 n n 凡是在胚胎期凡是在胚胎期未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自 身成分发生改变 都会被机体免疫系统视为异身成分发生改变 都会被机体免疫系统视为异 物 物 n n 抗原与机体间的种系亲缘关系越远 组织结构抗原与机体间的种系亲缘关系越远 组织结构 差异越大 异物性越强 其免疫原性就越强 差异越大 异物性越强 其免疫原性就越强 n n 二二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n n 1 1 化学性质 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于其他 化学性质 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于其他 芳香族氨基酸不易降解 芳香族氨基酸不易降解 n n 2 2 分子质量 分子质量多大于分子质量 分子质量多大于1 1 1010

5、4 4 结构 结构 复杂 表位多 结构稳定 不易降解 复杂 表位多 结构稳定 不易降解 n n 3 3 结构复杂性结构复杂性 结构复杂 免疫原性强 结构复杂 免疫原性强 n n 4 4 分子构象分子构象 天然构象失活 天然构象失活 B B细胞表位 构象细胞表位 构象 表位 丢失表位 丢失 n n 5 5 易接近性 抗原表位能被淋巴细胞抗原受易接近性 抗原表位能被淋巴细胞抗原受 体所接近的程度 易接近性越好 免疫原性体所接近的程度 易接近性越好 免疫原性 相对越强 相对越强 B B细胞表位细胞表位 n n 6 6 物理性状 颗粒性 聚合性强于可溶性 物理性状 颗粒性 聚合性强于可溶性 单体抗原

6、单体抗原 二二 宿主因素宿主因素 一一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MHC MHC是控制免疫应答的关键是控制免疫应答的关键 因素因素 二二 年龄 性别与健康状态年龄 性别与健康状态 n三 免疫方式 1 1 抗原剂量抗原剂量 2 2 进入机体的途径进入机体的途径 皮内皮内 肌内肌内 皮下皮下 腹腔腹腔 静脉静脉 口服口服 3 3 免疫佐剂免疫佐剂 弗氏佐剂弗氏佐剂 IgG IgG 明矾佐剂明矾佐剂 IgE IgE 第二讲 免疫球蛋白 1 概念 抗体 免疫球蛋白 ADCC 调理作用 2 抗体的基本结构 功能及水解片段 3 五种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概 念 n抗体 antibody Ab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

7、要效 应分子 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活化增殖分化为浆 细胞所产生 能特异性识别 结合和清除相应抗原 的 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n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 称为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n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n分泌型 secreted Ig sIg 血液 组织液 及各种分泌液中 n膜型 membrane Ig mIg BCR 一 Ig的基本结构 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 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 子 一 四肽链的基本结构 n重链 n约450个氨基酸 根据其结构和免疫原性的差异而 分为五类 相应Ig IgG IgA IgM IgD IgE n轻链 n

8、约210个氨基酸 根据轻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 分 为 和 两型 一个天然Ig分子两条轻链的型别是相 同的 二 可变区和恒定区 n可变区 variable region v n重链和轻链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 其组成和 排列有较大差异 占重链和轻链的1 4和1 2 n高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在V区中 某些特定 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 此为 HVR CDR 互补性决定区 共三个 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并 负责识别和结合抗原 HVR还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基主要存在 的部位 n骨架区 framework region FR V区中非 HVR部

9、位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相对保守 此 为FR 共4个 n恒定区 constant region C n恒定区 近C端的其余序列 在同一种属中 其氨基酸的组成或排列比较恒定 占重链和 轻链的3 4和1 2 n结构域 domain 功能区 n免疫球蛋白的多肽链分子可折叠成若干个由链 内二硫键连接的球状形结构 每个球状形结构 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 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又叫功能区 n许多膜型和分泌型分子均含有这种独特的结构 归于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 n 三 铰链区 hinge region n位于CH1和CH2之间可转动的区 含丰富的脯氨酸

10、因此易伸展弯曲 有利于Ig V区与抗原互补性结 合 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 对蛋白酶敏感 IgG1 IgG2 IgG4和IgA的铰链区较短 而IgG3和 IgD的铰链区较长 IgM和IgE无铰链区 n木瓜蛋白酶水解 n水解部位在重链链间二硫键的近N端 n水解为2个抗原结合片段 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 Fab 单价 和1个可结晶 片段 fragment crystallizable Fc nFab单价结合表位 不能形成凝集反应或 沉淀反应 nFc与补体 FcR结合 发挥相应作用 n胃蛋白酶 n水解部位在重链链间二硫键的近C端 n水解为1个具有双价活性的抗原结合片段

11、 F ab 2 双价结合表位 可发生凝集反应或沉 淀反应 和多个没有功能的片段 pFc 1 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 中和毒素 阻断病 原体入侵 进而通过其C区而发挥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2 2 激活补体激活补体 3 3 1 1 调理作用 调理作用 IgGIgG 促吞噬颗粒性抗原 促吞噬颗粒性抗原 2 ADCC IgG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 应细胞 NK细胞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借助所表达的 IgG FcR与靶细胞表面IgG的Fc段结合 从而杀伤靶细胞 3 介导 型超 敏反应 n 4 穿过胎盘 IgG选择性与FcRn 特异 性IgG输送蛋白 结合 转移到滋养层细 胞内 进入

12、胎儿血液 4 参与黏膜免疫 sIgA 隔离 结合以及交 联作用阻止病原体穿过上皮 IgG n血清中的主要抗体成分 75 80 半衰期长 20 23天 n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 3 5岁接近成人水平 n多数抗菌 抗病毒 抗毒素抗体均属IgG类 n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 发挥自然被动免疫功能 n具有活化补体经典途径的能力 IgG3 IgG1 IgG2 n具有调理作用 ADCC作用和结合SPA等 n参与 型 型超敏反应 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抗体也属IgG IgM n为五聚体 分子量最大 称为巨球蛋白 macroglobulin n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的Ig 胚胎晚期即能产生 脐带血IgM增 高提示胎内感染

13、如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n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时 是体内最先产生的Ig 血清IgM升高说 明有近期感染 n有强大激活补体能力和调理作用 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具 有重要作用 n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n未成熟B细胞表达mIgM IgA n分为单体的血清型和二聚体的分泌型IgA n分泌型IgA 主要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产生 存在于唾液 泪液 乳汁及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道的分泌液中和黏膜 表面 是机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 n初乳中的sIgA可对婴幼儿发挥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n调理吞噬 中和毒素 IgD n血清中含量低 0 2 血清型IgD生物学作用尚 不清楚 n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标记

14、成熟B细胞同时 表达mIgM和mIgD mIgMmIgD 成熟B细胞活化B细胞未成熟B细胞 IgE n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 n主要由呼吸道 胃肠道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 n属嗜细胞抗体 可与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表面 Fc RI结合 介导I型超敏反应 第三讲 补 体 系 统 1 概念 补体 经典激活途径 旁路激活 途径 MBL激活途径 2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过程与比较 3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概概 述述 n n 补体 补体 complementcomplement C C 存在于新鲜免疫存在于新鲜免疫 血清中的一种不耐热成分血清中的一种不耐热成分 可辅助特异性抗体可辅助特异性抗体 介导的溶菌作用

15、介导的溶菌作用 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 要补充条件要补充条件 n n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 由由3030余种可溶性蛋白余种可溶性蛋白 膜结合蛋白膜结合蛋白 和补体受体构成的多分子系统和补体受体构成的多分子系统 前半部分 前半部分 MASP2 类似C1s 裂解C4和C2 MASP1 直接裂解C3形成旁路途径C3转化酶 参与加强旁路途径正反 馈环路 前半部分前半部分 前半部分前半部分 三条途径的区别三条途径的区别 比较项目比较项目 经典途径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旁路途径 凝集素途径凝集素途径 激活原激活原 IgM IgG1 2 3 IgM IgG1 2 3 微生物颗粒 微生物颗

16、粒 病原体病原体 抗原复合物抗原复合物 外源性异物颗粒外源性异物颗粒 甘露糖残基甘露糖残基 参与成分参与成分 C1 C9 C3C1 C9 C3 C5 C9 C5 C9 除除C1C1外所有补体固有成分外所有补体固有成分 BFBF PFPF DFDF等等 C3C3转化酶转化酶 C4b2a C3bBb C4b2aC4b2a C3bBb C4b2a C3bBbC3bBb C5C5转化酶转化酶 C4b2a3b C3bBb3b C4b2a3bC4b2a3b C3bBb3b C4b2a3b C3bBb3bC3bBb3b 作用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固有免疫 意义意义 后期或二次感染防御后期或二次感染防御 早期抗感染早期抗感染 早期抗感染早期抗感染 进化进化 最晚最晚 最早最早 较早较早 C3bC3b正反馈环正反馈环 无无 有有 有有 识别分子识别分子 C1q C1q 无无 MBL FCNMBL FCN 第三节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n n 补体系统的功能可分为两大方面 补补体系统的功能可分为两大方面 补 体在细胞表面激活并形成体在细胞表面激活并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