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169698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区域管制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主要内容 一 土地和土地利用二 土地的需求与供给分析三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四 区域管制五 土地保护 一 土地和土地利用 什么是土地 什么是土地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什么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什么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什么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什么 土地的概念 感性认识不同的人对土地的感性认识明显不同 例如 农民和城市居民对土地的认识的差别 科学定义不同学科强调的侧面不同 但能够达成认识的一致性 土地的定义 哲学家 管子 地者 万物之本源 诸生之根菀也 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 土地乃财富之母 马歇尔 大自然无偿赠与人类的陆地 水 空气 光和热等

2、物质和能力 法学家肯特 所有权被认可的地球表面任何部分 经济学 资源法学 权力农学 生产资料地理学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上有地貌 土壤 岩石 水文 气候和植被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学 生态系统工程学 场地特点 稀缺性 恒久性 不动性 区际差异性 土地的属性 自然属性 整体性 生态属性 本身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关联性多用途性 植物生产功能 景观功能 承载功能面积有限性中国 960万平方公里江苏 10 67万平方公里南京 6582平方公里 土地的属性 自然属性 区际的差异性位置固定性绝对位置 经纬坐标 相对位置 沿海与内陆 个体差异动态变化性周期性变化 一年四季 生物进化与生态系统演进

3、土地的属性 资产属性 供给稀缺性人口与需求增长质量差异 优质土地较少 位置固定与权籍属性不动产 位置固定的财产 权属关系非常重要 流通的是产权 使用的永久性与增值性无折旧 与房屋的区别 价值增长 土地利用 概念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 以土地为劳动对象 利用土地的特征 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产性活动 也可以是一项非生产性活动 如建筑住宅 修建公园等 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用下至地壳 上至大气层 都可以作为土地的范畴 农业用地向地下和空中利用的幅度都很有限 城市土地日趋立体利用 地下停车场 地下管线网 地下商场 隧道 地下铁路 有些城市地下作三四层空间使用 高空利用 高楼大厦 高架

4、铁路与公路 人行天桥 高空管线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能力和利用土地状况的一种反映 它可以从如下多种指标加以反映 1 土地利用率 2 垦殖指数 又称土地垦殖率 3 水面利用率 4 耕地复种指数 又称耕地利用率 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分比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5 草原载畜量 6 建筑密度 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 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7 容积率 指一定地块范围内 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整个地块 或建筑用地 面积之比 8 土地利用集约度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 资金 技术等的数量 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问题的实质

5、 人地关系需求的无限性人口增长人均消费量增长供给的有限性完全无弹性 我国粮食需求与供给变化 2000年以前人均粮食年消费量按400公斤 年 2000年以后按450公斤 年 我国总人口与城镇人口变化 一 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 粮食是人与土地相互作用的中间产物 是人地相互作用最原始又是最强烈的中间连结点 粮食产量的空间分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 而粮食的生产和粮食产量又与土地的供需矛盾密切相关 二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 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一 土地的需求 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 随着人类的繁衍 人类活动内容的增多和活动范围的扩大 人类对

6、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广 为保障有限的土地能满足人类对土地日益扩大的需求 有必要对某一城市或区域的总用地需求量和各业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和控制 土地需求量预测的项目通常包括两大类 一是农业生产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前者包括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水产养殖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后者包括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用地 谷场 机车场等用地预测 二是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包括城镇建设用地 独立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利工程用地 特殊用地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 农村个人建房用地等预测 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 常用的预测方法有 1 平均增长法 以历史数值为依据 按其年平均增长

7、率或增长量的发展趋势 推算预测对象的未来数值 2 回归分析法 3 用地定额指标法 根据人口用地定额或生产规模用地定额 按人口发展和生产发展规模推算规划期用地需求量 平均增长法 方法一 1996 2004年 年均增长25364 31公顷 按此速度 预计2010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量将达到1601228 82公顷 方法二 1996 2004年 年均增长1 83 按此速率 预计2010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量将达到1612605 33公顷 回归分析法 Y 1192448 20 076 GDP 假设GDP按照8 增长 预计2010年GDP将达到16014 73378亿元 居民点工矿用地将达到151395

8、9 80公顷 用地定额指标法 假设单位产值占地持续下降 2010年单位GDP占地降至75公顷 亿元 则居民点工矿用地将达到1201105 033公顷 预测结果综合 由于不同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不同 预测结果的政策含义和精度也不同 因此 往往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方法下的预测结果 并选择一个主要预测参考值 方法 简单平均加权平均专家意见公众选择 二 土地的供给 土地的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 能被利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 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 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 土地供给原则 1 以土地资源的自然特点为依据 自然属性决定适宜利用方向 2 根据区位条件 因地制宜安排

9、各个地方区位特点不同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一样 要根据具体的区位条件 因地制宜安排各类用地 3 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 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土地供给 自然供给 经济供给 数量 价格 数量 价格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数量 价值 需求曲线 支付意愿 供给曲线 机会成本 增加某类用地供给带来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的损失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对土地需求的无限增加性 决定了土地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矛盾最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或简称为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结构上 而农业用地主要是耕地 所以土地供应与需求矛盾的解决 实际上就是要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关

10、系 三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 首先 要保护好耕地 保护最基本的生命线其次 非农经济建设 包括城镇的扩展不能因为保护耕地就停止 最后 要保护好农业环境 保护好农田的质量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一 土地类型 一 按地貌特征分类 根据地貌 地形特性不同 常将土地分为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等类型 二 从农业开发利用的资源角度分类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曾从资源利用的角度 将中国土地分为九大类 它们分别为 耕地 园地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草地 草山草坡 宜农荒地 宜林荒山荒地 沼泽 沙漠化土地 沙质荒漠 戈壁 寒漠 石骨裸露山地 永久积雪冰川 沿海滩涂 内陆水

11、域 城中 工矿 交通用地 适宜性分类 又叫适宜性评价 适宜性可分适宜和不适宜两大类 适宜又可分高度适宜 中度适宜 临界适宜 它们反映土地对拟议中的土地利用的适宜程度 临界适宜类土地 表示土地对拟定用途的持续利用有严重的限制 欲对之有效利用 必须采取重大的改造措施 不适宜也可分为当前不适宜和永久不适宜两大类 前者表示土地利用中只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成本核算的条件下的限制影响 后者意味着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十分严酷 即使在可预见的将来 也难于有效地使用 三 土地适宜性分类 四 土地利用状况分类 土地利用状况分类 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用途 经营特点 利用方式和覆盖特点等因素进行土地分类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

12、984年将土地分为8个一级类型 46个二级类型 其中的8个一级类型是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包括新开荒地 休闲地 轮歇地 草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 桑树或其它林木的土地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 1 0m 北方宽 2 0m的沟 渠 路 田埂 但不包括地面坡度 6 的梯田坎 指种植以采集果 叶 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 覆盖度 50 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 的土地 包括果树苗圃等用地 1 耕地 2 园地 生长草木植物为主 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 指城市 建制镇 村庄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 国防 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 包括其内部

13、交通 绿化用地 5 城镇村庄工矿用地 4 牧草地 3 林地 生长乔木 竹类 灌木 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 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 以及铁路 公路 河流 沟渠的护路 护岸林 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 包括盐碱地 沼泽地 沙地 裸岩石砾地 梯田坎等难利用的土地 8 未利用土地 7 水域 指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及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 不包括滞洪区和垦殖三年以上的滩地 海涂中的耕地 林地 居民点 道路等 指居民点以外的各种道路 及其附属设施和民用机场 港口码头用地 包括护路林 6 交通用地 我国城市用地分类 建设部1990年标准 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 46中类 73小类 1 居住用地 4 仓储用地 5 对

14、外交通用地 6 道路广场用地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 绿地 9 特殊用地 10 水域和其它用地 2 公共设施用地 3 工业用地 二 土地利用分区 一 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 土地利用分区 又称为土地用途分区 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 结合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 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土地利用分区与土地利用布局的关系 相似之处 都是在某一区域内 对工业 农业 城镇 交通运输线路等各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利用方式在空间上进行安排 都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并确定土地的不同功能和区域分工 不同之处 土地利用分区主要任务是划分各种用地区 规定

15、各种用地区土地的基本用途或主导功能 土地利用原则和管理措施 而土地利用布局主要任务是确定各类用地的比例 规模 空间位置和界限 二 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1 通过土地分区 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 通过土地分区 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 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 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 3 土地分区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 4 用地分区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 三 土地分区类型 土地分区类型 应根据区域范围的大小 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 并考虑不同地区的情况而定 同时宜尽可能与土地利用现在分类相衔接 将土地分成9种用途区 即 农业用地区 种植

16、园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 牧业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 独立工矿用地区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 其它用途区 城市土地分为三类 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 四 土地分区体系 纵向分区系统 省级 地市级 县级和乡镇级 横向分区系统 按大类 中类 小类逐类细分 如分为农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等 在农业用地区中划分为粮食生产用地区 经济作物用地区 渔业用地区等 在渔业用地区中再细分为人工水域 鱼塘 和自然水域 山塘 湖泊等 渔业用地等 1 耕地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尽可能都划入农业用地区 即 除已批准的城镇 村镇和工矿区规划中近期建设区范围内的耕地及已列入生态治理计划实施项目的耕地外 其余耕地原则上应划入农业用地区 2 规划开垦的宜农后备土地和沟渠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道路等设施用地以及农田之间的其它类型的零星用地 宜一并划入农业用地区 3 农田保护区的划定 应遵循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 区位保护配套统一的原则 尤其应注意交通沿线的耕地 城镇规划近期建设区范围以外的耕地 村镇周围的耕地 生产条件好且集中连片的耕地的保护 五 土地利用分区的要点 4 村镇建设用地区应按照用地逐步集中 将过于分散的零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