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1694733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内容 1 2 3 6 1概述1 预测的程序确定预测目的 制定预测计划 收集基础资料 检验现有资料 实施预测过程 分析预测误差 2 预测的方法据不完全统计 世界上至今所采用的预测方法达150多种 其中常用方法15 20种 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定性预测 2 定量预测 3 综合预测 3 预测的内容人口 城市化水平 消费水平 作物产量 农业用地需求量 建设用地需求量 3 3 6 2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 对规划期末的总人口及其构成 人口分布的估算 人口的发展决定着对土地利用的基本需求 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 同时对城镇规模 环境建设和交通 旅游等用地也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 人口预

2、测也是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础 预测时期 短期 25年 预测方法 数学模型法 要素法预测内容 人口增长率 人口规模 人口构成 人口分布 消费人口 劳动资源 人口城市化水平 人口迁移趋势等的预测 4 3 6 2人口预测1 总人口预测 三种方法 1 系统动力学模型 5 3 6 2人口预测1 总人口预测 2 自然增长法在人口变动比较稳定的地区 Pn P0 1 K P K 人口自然增长率 Pn 预测年人口数 P0 基期年人口数 n 预期距基期年数 P 预测年机械人口数 P Pn P0假定 未来人口以一定K增长 适用 较短时间内 15年 人口增长稳定的地区 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根据计划生育指标 分析人口年龄与性

3、别构成状况予以确定 人口机械增长 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 依公安部门统计的多年人口净迁入 出 量计算平均值 并分析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予以确定 6 例 我国1982年年终人口数将达10 15亿人 若按1981年自然增长率14 55 计算 要求预测2000年人口总数 计算 已知P0 10 15亿人 n 18年 K 0 01455 则 另有 算术级数法Pn P0 k nK 年增长人口数 n 预测期长度 年 假定 人口增长是线性的 每年的增长量为k适用 年人口增长数基本恒定的情况 短期人口预测 7 在人口变动不稳定的地区应分析人口变动因素 采用不同方法测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较大的 应分析人口自然增长趋势

4、 按上述公式分段或逐年确定K值计算 因建设重大项目引起人口变动的 可按劳动力带眷系数法 即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情况计算人口机械增长 8 9 受资源 生态条件严重制约的 应按环境容量法确定适宜的人口规模 式中 PMAX 城市的极限人口 PIMAX 自然资源 生态条件供给能力和某项基础设施支持能力的最大值 进行总人口预测时 除预测户籍人口外 还应预测城市范围内暂住人口数量 暂住人口预测方法与总人口机械增长预测方法相同 经济发达地区还应考虑人口流动因素 10 3 6 2人口预测2 城乡人口预测 城镇人口是指城市 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 乡村人口是指村庄 集镇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一般不计入

5、城镇与乡村人口 但在确定建设用地规模时应予以考虑 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 指半年以上 的人口 包括 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 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 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 户口在外地 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 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 调查时居住在本地 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 如手持户口迁移证 出生证 退伍证 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 11 预测城镇与乡村人口规模时 人口计算范围应与城镇 村镇建设用地范围一致 城镇与乡村人口预测时应考虑城镇化发展进程 预测方法与总人口预测基本相同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的计算范围应当与城镇人口计算范围相一致 12

6、3 6 2人口预测2 城镇人口预测 1 自然增长模型法 13 2 地域转移法 3 6 2人口预测2 城镇人口预测 14 3 6 2人口预测2 城镇人口预测 3 Logistic模型逻辑斯谛曲线能够比较适合地反映国家或区域城镇人口的增殖规律 那么如何运用这曲线进行城镇人口的发展预测呢 这一规律的描述 即城镇人口发展预测模型 后来由比利时数学家维哈尔斯特 Verhulst 归纳提炼成一般的数学表达式 U t K 1 A e Bt 运用生长曲线模型预测我国城镇人口 最首要的前提是预测我国城镇人口最多能达到的上限K 15 3 6 3农用地预测耕地需求量预测 基本原理 1 确定规划年各类 i 农作物产品

7、需求量Di 2 预测各类作物耕地单产Ai 二者相除得到i作物总需求面积 3 结合当地耕作制度 用复种指数F去除作物的耕地需求量之和 Q 1 F Di Ai 预测步骤如下图 16 17 江苏省土地总规确定的规划年人均消费水平 18 3 6 4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一般采用定额指标法 即在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基础上 根据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 90 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表F 1 计算规划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现有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应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 按表F 1的规定确定 所采用的规划人均

8、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符合表中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 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比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的地区 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等级中 只能采用最低一级 新建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 级内确定 当城镇的发展用地偏紧时 可在第 级内确定 19 20 21 3 6 4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 1 城镇 用地定额指标概算法Z CJ式中 Z 规划年城镇用地规模 C 规划年城镇人口数量 J 城镇人均用地定额指标 国家建委关于颁发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的通知 1980年12月16日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

9、标准 镇规划标准 均是GB 第七条城市生活居住用地 平均每居民用地 平方米 项目 近期 远期 居住用地 8 11 12 19 公共建筑用地 6 8 9 13 公共绿地 3 5 7 11 道路广场用地 6 10 11 14 其它用地 1 1 合计 24 35 40 58 22 第八条城市公共建筑用地城市公共建筑定额指标一般采用三级 即市级 居住区级和小区级 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一般按四五万人考虑 小区的人口规模一般按一万人左右考虑 城市公共建筑用地定额 近期为6 8平方米 人 其中市级为1平方米 人 居住区级为1 5 2 0平方米 人 小区级为3 5 5 0平方米 人 远期为9 13平方米 人 第九

10、条城市道路广场用地 城市道路广场定额指标一般采用三级 其用地定额近期为6 10平方米 人 其中市级为3 5 5平方米 人 居住区级为1 5 2平方米 人 小区级为1 3平方米 人 远期为11 14平方米 人 第十条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共绿地定额采用三级 即市级 居住区级 小区级 城市公共绿地定额近期为3 5平方米 人 其中市级为1平方米 人 居住区级为1 2平方米 人 小区级为1 2平方米 人 远期为7 11平方米 人 公共绿地的内容 包括全市性公园 区域性公园 动物园 开放性的植物园 儿童公园 街头绿地 小区级绿地和不小于8米宽的林荫带 但不包括行道树 防风林带的远郊风景游览区 23 3 6

11、4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 2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推算法首先 根据规划期需建房户数推算农民建房需新增用地面积 H N P F0 n 2 d e式中 H 规划期农村个人建房需占有土地面积 N 规划目标年农村人口数 P 户均人口数 F0 规划基期农村总户数 n 规划年限 d 规划期间建房户数所占比例 e 每户宅基地占地定额标准 再考虑到农村居民点内部的公共建筑 道路和乡镇企业生产占地 推算农村居民点新增占地面积 Z H 1 K 式中 Z 规划期新增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 K 公路 道路和乡村企业生产占地系数 一般取0 3 0 6 在预测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时 着重要考虑的是农村

12、居民点的整理复垦能力 这一方面要考虑资金的投入能力 另一方面要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 即进行 迁村并点 的阻力和难度 24 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确定可采用类似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方法 但应充分考虑村庄迁并和中心村建设的因素 规划新增农村居民点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 村镇规划标准 GB50188 93 确定 见表F 2 25 26 全国 江苏 徐州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农村村民的宅基地标准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规定 由于目前农村居民点建设分散 农民宅基地超标较为普遍并且村内存在许多空闲地 形成 空心村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用地高达220平方米 远超150平方米的最高限额 因此 今后农民建设住

13、宅主要是利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除实行迁村并点 土地整理和灾后重建外 原则上不得占用耕地建住宅 徐州市 截止到2006年年底 全市共有农村宅基地57 63万亩 按全市农业人口231 66万人计算 人均宅基地达到166平方米 超过省级标准66平方米 27 第一种方法 根据规划年工业企业产值与工业企业用地效益来确定 计算公式 Q P Q 式中 Q 规划年独立工矿用地规模 hm2 P 规划年工业企业产值 万元 规划年工业企业平均用地效益 万元 hm2 Q 规划年城镇内工业企业用地规模 hm2 第二种方法 根据部门发展计划 将规划期内所有新增的独立工矿项目用地进行累加 同时由于迁移 关闭等原因导致的规划期内独立工矿用地减少量 从而计算出独立工矿用地净增量和规划期末的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量 3 6 4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预测 28 3 6 5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 1 回归预测法 例如 29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