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考点复习解析

上传人:r**** 文档编号:121694411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考点复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考点复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考点复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考点复习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考点复习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考点复习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考点复习解析(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常见的酸和碱 中考化学 福建专用 A组2014 2018年福建中考题组 五年中考 考点一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 1 2017福建 4 3分 下列人体体液中 酸性最强的是 A 唾液 pH约6 6 7 1 B 胃液 pH约0 8 1 5 C 胆汁 pH约6 8 7 4 D 血液 pH约7 35 7 45 答案B常温下 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且pH越小酸性越强 故选B 2 2017福建 10 3分 常温下 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 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 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 见下表 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答案D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温度应升高

2、 A不合理 氢氧化钠溶于水 溶液呈碱性 且加入氢氧化钠越多 溶液的pH越大 因此pH应从7开始增大 B不合理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氯化钠不会溶解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不合理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每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 故溶液质量减小 当硫酸铜完全反应时溶液质量不再变化 D合理 3 2016福建漳州 14 2分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酸雨是pH 7的降雨B 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C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新型燃料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D 运用CNG 压缩天然气 作为汽车燃料 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A酸雨是pH

3、 5 6的降雨 故A错误 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 故B正确 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的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新型燃料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故C正确 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较于汽油燃烧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故D正确 4 2015福建漳州 6 3分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 氯化钠溶液B 稀醋酸C 蒸馏水D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四种物质中 只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故选D 5 2016福建三明 13 8分 了解日用化工品的成分 有利于我们正确使用 1 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填 吸附 或 乳化 2 炉具清洁剂的pH7 填 或 使用

4、时禁止与皮肤接触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性 3 不能用洁厕灵清洗铁制品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洁厕灵与 84 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 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 2HCl NaClONaCl H2O X 生成的气体X有毒 X的化学式为 答案 1 乳化 2 腐蚀 3 Fe 2HClFeCl2 H2 4 Cl2 解析 1 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是因为它具有乳化功能 2 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 显碱性 故pH 7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 3 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 其可以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HClFeCl2 H2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

5、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故X的化学式为Cl2 6 2016福建三明 19 8分 某化学探究小组欲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他们把饱和石灰水加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 经充分搅拌 过滤 得到样品溶液 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小组同学对得到的样品溶液是否为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怀疑 决定对其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 只含氢氧化钠猜想二 含有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猜想三 含有氢氧化钠 碳酸钠 实验探究 小组同学发现 只要用反应物 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就可以验证猜想 他们取少量样品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交流讨论 甲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二不正确 也可往样品溶液中通入 受该同学的启发 小组同学认为要

6、验证猜想三正确 也可在样品溶液中滴加盐酸 实验评价 乙同学往样品溶液中滴入盐酸 刚开始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试分析原因 答案 1 Na2CO3 Ca OH 2CaCO3 2NaOH 2 实验探究 碳酸钠溶液无现象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交流讨论 二氧化碳 实验评价 稀盐酸先与样品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 解析 1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 OH 2CaCO3 2NaOH 2 实验探究 若向样品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 若向样品溶液中滴加饱和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交流讨论 CO2与Ca

7、 OH 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故要验证猜想二不正确 可往样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若无明显现象 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 实验评价 乙同学往样品溶液中滴入盐酸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是因为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7 2015福建厦门 17 10分 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探究一 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显碱性 KCl溶液 BaCl2溶液显中性 BaCO3难溶于水 1 检验样品是否变质 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的实验方法 操作 现象及结论 2 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实验操作 取样品加水溶解 先加过量的 填编号 下同 再滴

8、加 A 盐酸B KCl溶液C BaCl2溶液D Ba OH 2溶液E 酚酞试液 探究二 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 CO2 SO2 的体积分数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 形成一段水柱 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 1mL cm 1 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操作步骤 保持外界条件不变 完成以下操作 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 立即塞紧橡皮塞 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 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 0cm 实验结束后 根据 中的标记 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3 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4

9、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 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 00001 5 在上述操作步骤 中 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 实验结果 填 偏大 不变 或 偏小 答案 1 取少量该样品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若有气体生成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该样品成分中含碳酸根离子 2 CE 3 将图中装置直立于桌面一段时间后 如果水柱位置不发生移动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 0 067 5 偏小 解析 2 取样品加水溶解 先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碳酸根离子 再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若酚酞不变色则说明样品完全变质 4 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100 0 067 5 在操作步骤

10、 中 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 则气体膨胀 使测量结果偏小 故实验结果偏小 8 2015福建漳州 18 10分 复习课上 老师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小东 小南两位同学取同一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取相同的溶液而实验结论却不同呢 解决问题 小东 小南讨论后决定再用硫酸铜溶液进一步验证 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 于是一致认为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为什么小南加入铝条会有气泡产生呢 通过查阅资料 他们发现初中常见金属中只有铝能与酸 碱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 2NaOH 2H2O2NaAlO2 3H2 拓展延伸 利用老师要求鉴别的那两种溶液

11、 测定镁铝铜合金中成分的含量 实验设计如下 回答问题 1 写出操作 中玻璃棒的作用 2 a溶液是 选择该溶液的理由是 3 金属铜的质量为g 固体A含有的物质是 溶液A中所含溶质是 答案 实验方案 解决问题 产生蓝色沉淀 回答问题 1 引流 2 氢氧化钠溶液只能和铝发生反应 3 0 5镁和铜NaOH NaAlO2 解析 实验方案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pH大于7 解决问题 氢氧化钠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则由题给信息知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 回答问题 1 操作 是过滤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 a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选择该溶液的理由是其只能和铝发生反应 从而使铝与铜 镁分

12、离 3 由题图可知固体B是铜 质量为0 5g 固体A含有的物质是镁和铜 溶液A中所含溶质是偏铝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 9 2014福建漳州 17 10分 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 1 用手触摸 的烧杯外壁 感觉发烫 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 填 吸热 或 放热 该溶液呈色 中的溶液显色 2 从 到 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 说明 中的溶液呈性 填 酸 或 碱 3 c溶液和a溶液对比 c溶液颜色更浅 提出问题 为什么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会更浅 设计实验 实验结论 根据甲 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 写出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 同种反应物在不同

13、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 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 如 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或 答案 1 放热无红 2 碱 3 碳酸根NaHCO3 HClNaCl H2O CO2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填化学式 顺序对调也可给分 解析 1 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形成无色溶液 但NaOH溶液显碱性 使滴入的酚酞变红 2 通入少量CO2后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 说明溶液仍呈碱性 3 硝酸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和硝酸钠 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综合甲 乙两个实验说明溶液c中没有Na2CO3 只有NaHCO3 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HClNaCl H2O CO2 碳在氧

14、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可以是CO2 也可以是CO 考点二中和反应pH 1 2016福建泉州 6 2分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D 用氨水 主要成分是NH3 H2O 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答案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属于中和反应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氢氧化镁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属于中和反应 用稀盐酸除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不属于中和反应 用氨水 主要成分是NH3 H2O 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NH

15、3 H2O属于碱 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属于中和反应 2 2015福建龙岩 10 3分 如图所示 其中甲 乙 丙 丁 戊分别是铁 盐酸 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 碳酸钠中的一种 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 已知乙是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五种物质中 只有铁是单质B 丙是盐酸C 戊是氢氧化钙D 甲与丁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题意知 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A正确 已知乙是铁 乙与丙能发生反应 则丙一定是盐酸 B正确 丁可与甲 丙 戊三种物质反应 则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或碳酸钠 戊是二氧化碳 甲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 C错误 甲与丁的反应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16、属于复分解反应 D正确 3 2015福建福州 10 3分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答案A用浓硫酸干燥氧气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与中和反应无关 熟石灰是碱 能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 氢氧化铝是碱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利用的是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氢氧化钠是碱 硫酸是酸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故选A 4 2017福建 14 7分 如图是包含物质A B C D和盐酸卡片的 化学拼图 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 或其溶液 间能发生反应 1 A不可能是 填标号 a Mgb Fec Agd Zn 2 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若C为碳酸钠 C与D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 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 该反应的反应物有种 答案 7分 1 c 2 Fe2O3 6HCl2FeCl3 3H2O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