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1694244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讲解 ResidentialDistrictPlanningandDesign 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居住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在各个历史时期 居住区受到社会制度 社会生产 科学技术 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随时代同步发展 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 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 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第一节居住区的组织构成一 居住区基本要素构成物质要素 自然因素 人工因素 精神要素 人的因素 社会因素 二 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居住区的规模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 其中以人口规模为主要依据进行分

2、级 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 93 按不同的人口规模分为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及 居住组团 三级 见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三 居住区用地项目构成1 居住区用地是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 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项用地的总称 其中各用地的构成为 1 住宅用地包括住宅建筑的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 含宅旁绿地 宅间小路 家务院等 2 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配建的各类设施的用地 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的专用场院 绿地和配建停车场 回车场等 3 道路用地指宅间小路和公建专用道路以外的各级车行道路 广场 停车场 回车场等 4 公共绿地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 适应安排游憩活动

3、场地的居民共享的绿地 包括居民区公园 居住小区的小游园 组团绿地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 带状公共绿地 第二节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资料一 政策法规性资料项目包括城市规划法规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道路交通 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 城市总体规划 区域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 以及本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等 它们具有法规与法律性效力 是居住区规划设计重要指导与依据 二 自然及人文地理资料项目1 地形图区域位置地形图 比例尺1 5000或 10000 建设基地地形图 比例尺1 500或 1000 2 日照 降水3工程地质4 水源5 排水6 防洪7 道路交通8 供电

4、9 人文资料 第二章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与布局第一节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与布局概述居住区的体制结构因城市规模 基地条件及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 有若干不同类型 主要有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三级组团 居住区 居住小区 二级组团 居住区 居住组团 二级组团 第二节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根据布局的实态可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一 片块式布局住宅建筑在尺度 形体 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 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 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 成片成块 成组成团地布置 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一些居住区常采取与体制结构的行政区划相一致的布局形式 按体制规模划分地块 各地块配以相应的公共设施 并遵

5、循日照间距布置建筑 因而自然地形成片成块式布局形式 如北京五路居居住区 图3 1 规整地将基地划分了四个居住小区片块 分别在各地块内配以小区中心 四个小区又配置一个共同的居住区中心 形成 居住区 居住小区 二级体制结构的片块式布局 二 轴线式布局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 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 绿带 水体等构成 但不论轴线的虚实 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向导性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 或对称或均衡 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 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如上海三林苑小区 以一步行水街为中心构成 水 轴线布局形成 百米长形水池 配以不锈钢群鱼雕塑 小天鹅喷泉 天然巨石 植草砖 架空层 弧形长廊 并以大片草坪 750

6、0m2 衬托 具有显明的欧陆风格 三 向心式布局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 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 易于形成中心 这种布局形式地用得较多 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如深圳东方花园 图3 8 地处深圳湾山地 建筑依山就势筑台布置 形成向心空间 具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和开阔的视野 四 围合式布局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 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 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 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 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 统率次要空间 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征 突出其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和和舒展的空间 日照 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 但要

7、注意控制适当的建筑层数 广州锦城花园小区 由15栋12层点式住宅拼接 并随地形自然围合 宅旁绿地小空间和中央集中绿地组成一个整体 同时将住宅底层架空 形成室内外绿化的渗透 使穿堂风贯通调节小气修 为住户提供户内外的活动和交往场所 停车场设于地下 五 集约式布局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 并开发地下空间 依靠科技进步 使地上地下的空间垂直贯通 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 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 水平 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这种布局形式节地节能 在有限的空间里可很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各种要求 对一些旧城改建和用地紧缺的地区尤为适用 北京小营居住区四区规划 在用地狭小 地段不规整的不利条件下

8、选择集约式平台面局 四栋住宅塔楼下设整体架空平台 主要按排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 托幼与平台绿化结合布置以提供充足的活动场地 平台层下设地下停车场 动态与静态交通 小区内外人流与车流分流 并为残疾人专设无障碍道路系统和盲人盲道设施 平台屋顶花园除老人和儿童活动专用场地外 还设有社区文化中心 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为居民休闲和交往提供高品位的优越环境 六 隐喻式布局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 经过概括 提炼 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 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 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 构成了 意在象外 的境界升华 深圳白沙岭居住区 整体布局采用规整的几何图案 构图简洁流畅 形成一朵盛开的菊花

9、 图以中10 18层曲线型板式住宅由中心呈外飘逸延伸状 如同花瓣 中心24 30层点点塔式住宅好比花蕊 低层化建作屋顶花园供居民游憩 板式住宅底层架空视线通透 可改善通风条件 可改善通风条件 也是停车 活动的适宜场所 丰富的景观 舒展的空间 似花的形态 会给人们带来如花的美好联想和憧憬 第三节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居住区整体布局的构架中 道路系统起着骨架作用 公建系统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因素 绿化系统则是生态平衡因素 空间协调因素 视觉活动因素 一 道路系统道路系统是居住区规划布局的骨架 一 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1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1 满足各种交通运输要求 应考虑居民上下班 上学 入托 购物 搬运家

10、具 清运垃圾 消防救护 商店货运以及无障碍通道 居民小汽车的通行等等 2 利用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利于居住区各项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 综合考虑各项建筑及设施的布置要求 以使路网分隔的各个地块能合理地安排不同功能要求的建设内容 利于建筑布置的多样化和良好的日照 通风 卫生环境 便于识别 寻访和街道命名 为创造具有特色的空间环境提供有利条件 3 利用工程设施布置2 满足安全和防护要求3 满足经济和节约用地要求 二 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1 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有贯通式 环通式 尽端式 此外还有以上三种基本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或自由式等多种形式 2 人 车流组织 1 人车合流 人车流同一板块运行 主要用于车流

11、量小的基层道路 如组团邻里内部居民不汽车减速缓行较适宜 2 人车分流 居住区人车分流的组织常采用的方式有 车行道附设人行道 人车同时平行运行 这种形式较普遍 人 车立交运行 或高架立交或地道立交常局部用于人车流交叉且人 车流量较大处 3 道路分级布置 居住区级道路 小区级道路 组团级道路 宅前路 4 静态交通布置包括停车设施 广场 回车场 交通岛等 居民小汽车停车面积较大 为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环境的污染 最好作地下停车设施 以附建于集中绿地 活动场地地下室为宜 也可附建于高层住宅地下层 二 公建系统三 绿化系统 四 空间环境五 实例图解分析福州儒江东村小区 图3 19 位于福建福州区开发区快安

12、延伸区 北面为鼓山 南面为闽江 北面隔路有一铁路线通过 用9 4hm2 总居住人口4025人 总建筑面积128055m2 规划结构分析 小区分为三个组团 一个扩大院落 道路系统分析 路网主干道采用环通式 次干道为枝状尽端式 入户小路以步行为主 可减速通行小汽车 公建系统分析 商业服务中心设于小区南入口 文化活动中心设于中心 小学设于西北角独立地段 绿化系统分析 中心绿地 防护林带 林荫道以及组团绿地 院落绿地等点线面结合形成系统 院落空间有一定变化具有识别性 空间环境分析 居住空间组织有序 南入口商业服务中心为前景 文化活动中心达到全区高潮 林荫步道为结尾 二 住宅群体空间组合1 住宅群体组合

13、的基本原型 行列式 周边式 和 点群式 是住宅群体组合的三个基本原则 图4 12 1 行列式 日照通风条件较优越 利于管线敷设和工业化施工 但形式单调 识别性差 易产生穿越交通 2 周边式 具有内向集中空间 便于绿化 利于邻里交往 节约用地 防风防寒 但东西向比例较大 转角单元空间较差有旋涡风 噪声及干扰较大 对地形的适应性差等 3 点群式 日照和通风条件较好 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 可利用边角余地 缺点是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热较大 视线干扰较大 识别性较差 2 住宅群体组合再创造 第四章日照间距与日照系数一 住宅的合理间距 一 日照间距1 标准日照间距所谓标准日照间距 即当地正南向住宅 满足日照标

14、准的正面间距 2 不同方位日照间距当住宅正面偏离正南方向时 其日照间距以标准日照间距进行拆减换算 二 住宅地朝向选择从住宅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出发 当风向正对建筑时 要求不遮挡后面的住宅 那么房间距需在4 5H以上 只有在日照间距的前提下来考虑通风问题 三 日照系数定义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公式 日照间距系数 D H 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 D h H1 日照间距系数D 房屋间距H 遮挡房屋檐高h 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 H1 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 实际应用中 常将D换算成其与H的比值 即日照间距系数 以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 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

15、系数和地域有关 在快题设计一般作为题目的条件之一 第二节住宅群体空间组织一 住宅群体空间特征1 空间和封闭感和开敞感2 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如果结合主要空间布置一些与其相联系的次要空间 或称子空间 就能使空间更为丰富 3 静态空间的动态之间如果4 9 风车形 建筑组群 使静止的内院富有动感 如果4 10通过空间的转折和一系列空间形态及尺度的转换 不知情的来访者会因获得变化的动态景观和新奇的空间而感到愉快 4 刚性空间和柔性空间刚性空间由建筑物组成 柔性空间由绿化构成 较为分散的建筑 常利用植物围合空间 图4 11 第三节宅旁绿地组织1 近宅空间环境近宅空间 有两部分 一为底层住宅小院和楼层住户阳

16、台 屋顶花园等 另一部分为单元门前用地 包括单元入口 入户小路 散水等 前者为用户领域 后者属单元领域 庭院空间 包括庭院绿化 各活动场地及宅旁小路等 属宅群和楼栋领域 余留空间 是上述两项领域外的边角余地 大多是住宅群体组合中领域模糊的消极空间 2 庭院空间环境 一 场地布设1 动区与静区2 向阳区与背阳区3 显露区与隐蔽区场地之间宜用铺砌小路联系起来 这样 既方便了居民 又使绿地丰富多彩 二 植物构设 三 庭院小筑 三 余留空间环境所谓消极空间又称负面空间 主要指没有被利用或归属不明的空间 造近道路的零星地可设置小型分散的市政公用设施 如配电站 调压站等 图4 35利用挡土设施作为掩体垃圾收集点 并用绿化隐蔽 防晒吸尘利于环境卫生和观瞻 图4 36将沿山墙的一条梯道作为折线型 使休息平台增宽 结合绿化将沿山墙的一条梯道作成折线型 使休息平台增宽 结合绿化将路灯 果皮箱稍作处理 作为路标小品点缀 为劳累的攀登空间凭添了轻松的符号 第五章公建用地规划设计第一节居住区公建设施的构成与规划特征一 公建设施配套的分类1 按功能性质分类2 按使用频率分类3 按配建层次分类二 公建设施规划特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