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5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693468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5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5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5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5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5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5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5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提分练习板块组合练汇编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苏州园林,是指苏州城内以私家园林为主的传统汉族建筑群,可谓“咫尺之内_”,是中国园林的翘楚和骄傲。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形成于五代,成熟于赵宋,鼎盛于清代。清末时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余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典型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组成,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时期鼎盛,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与代表。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

2、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_,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_,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的图画。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扭转乾坤重峦叠嶂别开生面完美无缺B扭转乾坤崇山峻岭别开生面无与伦比C乾坤再造重峦叠嶂自出心

3、裁完美无缺D乾坤再造崇山峻岭自出心裁无与伦比解析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文段的主语是苏州园林,可以说苏州园林乾坤再造,不能说苏州园林扭转乾坤。乾坤再造:再造天地。乾坤,天地。重峦叠峰:重重叠叠的山峰。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峰。句子的主语是“假山的堆叠”,用“崇山峻岭”不合适。自出心裁: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后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另创新的形式、风格等。这里用“别出心裁”合适。完美无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东西。这两个成语意思相近,但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可知强调的是完美,没有和谁比较的

4、意思,用“完美无缺”更符合语境。答案C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苏州园林典型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诞生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时期鼎盛。B苏州园林典型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组成,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C苏州园林典型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组成,诞生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D苏州园林典型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解析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有等组成”句式杂糅,应该去掉“组成”;第二处是“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时期鼎盛”语序不当,“于”是介词,后面应该接名词性短语

5、,“时期鼎盛”不是名词性短语,应该改为“鼎盛时期”。答案D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不同之中有个相通点B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C在相同之中各有不同点D在相通之中各有共同点解析从后面的“一致追求”“总是”等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共同点”,前文在说其“不同点”,结合后面强调的“共同点”,不难推出是“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答案B4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6分)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答: _ 答案“寄奉”改为“惠赐”;“过

6、目”改为“拜读”;“些许”改为“莫大”;“惠存”改为“珍藏”;“光临”改为“前往”。(任选4点)5下面是某画室“快乐童年”书画大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5分)答: _解析转换此图宜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先总说“快乐童年”书画大赛于5月31日举行,分为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两部分,然后再分别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描述。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工作”及“宣传工作”下面的小层次之间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表述时应根据内容要点体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答案示例:“快乐童年”书画大赛拟于5月31日举行,赛前需要精心组织和广泛宣传。

7、组织工作需要选定场地,选拔5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4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张贴海报以及通过微信群、电视台进行报道。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为例,阐述老师与弟子“道”业水平高低问题时,提出“_,_”的观点。(2)荀子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实在在学习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人兵临城下的紧张气势和将士整装待发的高昂斗志的句子是“_,_”。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尹师鲁墓

8、志铭欧阳修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沫。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

9、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

10、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B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C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D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

11、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解析抓住句子的主干进行分析。答案D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讳:隐讳,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讳名,是古人对身份显赫的人或自己的尊长不能直称其名,避称其名。B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后来有补充注释春秋的书,称为春秋三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C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一甲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解析进士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

12、探花。答案C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师鲁原名尹洙,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他既有才能,又有“忠义之节”。B师鲁为官许多年,可是仕途坎坷,曾因为范仲淹的事仗义执言而被贬官。尽管如此,他却能勤政爱民,在潞州任职时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C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两篇文章流行于世,并且提出了很多军事备战主张,但都未能执行。D师鲁生病,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解析A项,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答案A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10分)(1)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译文:_(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译文:_解析关键字词:(1)是是非非:肯定或赞扬对的,否定或批评错的;苟:随意,随便;妄:胡乱。(2)所以:的原因;被动句式;穷:处境艰难、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答案(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参考译文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师鲁年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