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91103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炳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设a,bR,则“(ab)a20”是“ax 2 BxR,nN*,使得nx2Cx0R,n0N*,使得n0x Dx0R,nN*,使得nx3.如图是计算1的值的程序框图,则图中处应填写的语句分别是()Ann2,i16? Bnn2,i16?Cnn1,i16? Dnn1,i16?4若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5,方差s22,则数据3x11,3x21,3x31,3xn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5 , 2 B16 , 2 C16 , 18 D16 , 95有下列

2、命题:“若xy0,则x0且y0”的否命题;“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否命题;“若m1,则mx22(m1)xm30的解集是R”的逆命题;“若a7是无理数,则a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其中正确个数的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3,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 B. 18 C. 20 D. 287已知点M(1,2),点P(x,y)在直线2xy10上,则|MP|的最小值是()A B C D 38方程(2x3y1)(1)0表示的曲线是()A两条直线 B两条射线 C两条线段 D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9若直线l:ax

3、+by+1=0始终平分圆M:的周长,则的最小值为()A B 5 C 2 D 10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M,N分别是的中点,点P在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则总能使MPBN的点P所形成图形的周长是()A 4 B 2 C 3 D 211.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A . B. C. D.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若直线y=k(x+1)上存在一点P,使过P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 (,2) B 2,2C D (,22,+)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3已知两条直线:3axy4

4、0,:4x6y20.若,则a_.14如图,已知正四棱锥P-ABCD中,AB=4,高h=22,点M是侧棱P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 15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在直角边BC上任取一点M,则CAM30的概率是_16在下列命题中:若向量a,b共线,则向量a,b所在的直线平行;若向量a,b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b一定不共面;若三个向量a,b,c两两共面,则向量a,b,c共面;已知空间的三个向量a,b,c,则对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总存在实数x,y,z使得pxaybzc.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 3 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演算步骤。17

5、 (10分)已知p:实数m满足3am0),q:实数m满足不等式,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 18.(12分)已知p:x,2xm(x21),q:函数f(x)4x2x1m1存在零点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12分)已知向量a(2,1),b(x,y)(1)若x,y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ab1的概率;(2)若x,y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求满足ab0的概率20(12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PAPBPCAC4,O为AC的中点(1

6、)证明:PO平面ABC;(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21. (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B1C的中点为O,且AO平面BB1C1C.(1)证明:B1CAB;(2)若ACAB1,CBB1=60,BC=1,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22.(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以O为圆心的圆与直线相切(1)求圆O的方程;(2)直线与圆O交于A,B两点,在圆O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四边形OAMB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直线的斜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理数参考答案1 答案A解析由(ab)a20可知a20,则一定有ab0,即ab;但ab即a

7、b0时,有可能a0,所以(ab)a20不一定成立,故“(ab)a20”是“ax2,则该命题的否定形式为“x0R,nN*,使得nx”故选D.3. 答案A解析式子1中所有项的分母构成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由311(k1)2,得k16,即数列共有16项4 答案C解析x1,x2,x3,xn的平均数为5,5,135116,x1,x2,x3,xn的方差为2,3x11,3x21,3x31,3xn1的方差是32218.5 答案C解析的逆命题“若x0且y0,则xy0”为真,故否命题为真;的否命题为“不是矩形的图形对角线不相等”,为假命题;的逆命题为“若mx22(m1)xm30的解集为R,则m1”因为当m0

8、时,解集不是R,所以应有即m1.所以是真命题;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也为真6. 答案A7答案B解析点M到直线2xy10的距离,即为|MP|的最小值,所以|MP|min.8答案D解析原方程可化为或10,即2x3y10(x3)或x4,故原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9答案B解析直线l:ax+by+1=0始终平分圆M:x2+y2+4x+2y+1=0的周长直线必过圆M:x2+y2+4x+2y+1=0的圆心即圆心(2,1)点在直线l:ax+by+1=0上则2a+b1=0则(a2)2+(b2)2表示点(2,2)至直线2a+b1=0点的距离的平方则其最小值d2=5也可转化为关于a的一元二次函数求解。故选

9、B10答案D解析如图,取CC1的中点G,连接DG,MG,则MGBC.设BN交AM于点E.BC平面ABB1A1,NB平面ABB1A1,NBMG.正方体的棱长为1,M,N分别是BB1,A1B1的中点,ABMBB1N,MABNBB1,MBEBME90,MEB90,即BNAM,又MGAMM,MG,AM平面ADGM,NB平面ADGM,使NB与MP垂直的点P所构成的轨迹为矩形ADGM(不包括M点)正方体的棱长为1,矩形ADGM的周长等于2.故选D.11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及其内部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D,且区域D的面积为4,而阴影部分(不包括)表示的是区域D内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区域易

10、知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因此满足条件的概率是,故选D.12答案B解析C的方程为x2+y24x=0,故圆心为C(2,0),半径R=2设两个切点分别为A、B,则由题意可得四边形PACB为正方形,故有PC=R=2,圆心到直线y=k(x+1)的距离小于或等于PC=2,即2,解得k28,可得2k2,故选:B13答案【解析】已知两条直线l1:3axy40,l2:4x6y20.l1l2,3a-23,则a,经验证,符合题意14答案15答案解析因为点M在直角边BC上是等可能出现的,所以“区域”是长度设BCa,则所求概率P.16答案 0个 解析a与b共线,a,b所在的直线也可能重合,故不正确;根据自由向量的意义知

11、,空间任意两向量a,b都共面,故不正确;三个向量a,b,c中任意两个一定共面,但它们三个却不一定共面,故不正确;只有当a,b,c不共面时,空间任意一向量p才能表示为pxaybzc,故不正确,综上可知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0, 17答案解析由2mm10,解得1m,即q:1mm(x21),即m在上恒成立,当x时,max,min,由p真得m0,所以由q真得m1.又“pq”为真,“pq”为假,p,q一真一假,则或解得m1.故所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9答案(1) (2) .解(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由ab1,得2xy1,所以满足ab1的基本事件为(

12、1,1),(2,3),(3,5),共3个故满足ab1的概率为.(2)若x,y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则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果为(x,y)|1x6,1y6满足ab0的基本事件的结果为A(x,y)|1x6,1y6且2xy0画出图象如图所示,矩形的面积为S矩形25,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252421,故满足ab0的概率为.20. (1)证明因为PAPCAC4,O为AC的中点,所以OPAC,且OP2.如图,连接OB.因为ABBCAC,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BAC,OBAC2.由OP2OB2PB2知POOB.因为OPOB,OPAC,OBACO,OB,AC平面ABC,所以PO平面ABC.(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