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解析

上传人:r**** 文档编号:121689897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五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真题解析(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常见的酸和碱 中考化学 安徽专用 A组2014 2018年安徽中考题组 五年中考 1 2016安徽 2 2分 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硫酸冲洗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 将尾气直接排放C 使用酒精炉时 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D 家中天然气泄漏时 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答案DNaOH不慎沾到皮肤上 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再涂上硼酸溶液 A项错误 一氧化碳有毒 不能将尾气直接排放 B项错误 使用酒精炉时 禁止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 以防失火 C项错误 家中天然气泄漏 应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D项正确 思路分析A

2、项 根据氢氧化钠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 B项 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 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有毒进行解答 C项 根据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容易造成火灾进行解答 D项 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 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2 2018安徽 15 8分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 将10 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 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 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是 填字母序号 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2 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为研制一种安全 环保

3、的除湿剂 可选择上表中的 填溶质的化学式 4 将10 00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 最终得到2 26g晶体 则该溶液是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 1g 5 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 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 理由是 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设计实验方案 注意 若答对第 6 小题奖励4分 6 乙同学取20 的氢氧化钠溶液20 00g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 得到18 80g溶液 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 若能 请计算其组成 若不能 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 用a表示 并计算a的取值范围 不要求写

4、出计算过程 答案 8分 1 D 1分 2 Ca OH 2 CO2CaCO3 H2O 2分 3 CaCl2 1分 4 不饱和 1分 5 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 1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 均滴加酚酞试液 分别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 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6 不能 实验方案 将变质后溶液加热蒸干 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g a的取值范围 4 00 a 5 30 4分 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1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水中的水分子比水面上的水分子多 故选D 2 石灰水

5、在空气中久置 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 2 CO2CaCO3 H2O 3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 浓硫酸和氯化钙浓溶液均具有吸水性 但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不安全 所以从安全 环保的角度考虑应该选CaCl2浓溶液 4 NaCl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22 6 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26 5 所以原溶液不饱和 5 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 原因是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 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 均滴加酚酞试液 分别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 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 判断浓

6、度的变化 还可以通过测量敞口放置前后稀盐酸的pH的变化 判断浓度的变化等 6 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 水分蒸发使溶液质量减小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使溶液质量增大 仅通过放置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 不能求出溶液中溶质的组成 可以将变质后的溶液加热蒸干 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ag 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 00g 20 4 00g 假设固体完全变质 则2NaOH CO2Na2CO3 H2O 801064 00gag80 106 4 00g aga 5 30由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4 00 a 5 30 思路分析第 1 问根据水分子的构成 水中的水分子比空气中的水

7、分子多并结合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 第 3 问根据表中的数据知 浓硫酸和氯化钙浓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质量都增加 说明浓硫酸和氯化钙浓溶液均具有吸水性 结合安全 环保要求进行解答 第 4 问 先根据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晶体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再根据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计算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最后对两者进行对比解答 第 5 问 可根据水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通过测量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中HCl的量进行实验设计 如测量中和反应中消耗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测量与足量的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 测量两者的pH等 第 6 问采用极

8、端假设法 假设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计算出生成碳酸钠的质量 然后根据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这一信息 确定a的范围 3 2016安徽 15 7分 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 可将氨气 NH3 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 1 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要求注明条件 2 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并完成如表实验 填写表中空白 3 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 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 原因可能是 4 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 取稀盐酸分成2份 未经加热 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 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 消耗二者的质量 则稀盐酸经加热煮

9、沸后浓度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5 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小林设计了如图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 填 合理 或 不合理 请分析 如合理 说明原因 如不合理 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 答案 7分 1 N2 3H22NH3 2分 2 向上述集气瓶中滤纸上滴入少量水 1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滤纸变红 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1分 3 氨水受热分解 随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减小 导致氨水浓度降低 1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4 增大 2分 注意 若答对第 5 小题奖励4分 5 不合理 1分 根据上述实验 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HCl 1分 改进方案 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

10、液的pH 至溶液呈中性即可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1 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生成氨气 化学方程式为N2 3H22NH3 2 实验证明 干燥的氨气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向集气瓶中滤纸上滴少量水 或将湿润的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变红 说明氨气和水发生了反应 生成物显碱性 3 加热滴有酚酞的稀氨水 溶液红色变浅 原因是氨水受热分解 随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减小 导致氨水浓度降低 4 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表明稀盐酸中HCl未明显减少 由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 消耗二者质量 可知 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水分减少 浓度增大 5 方案不合理 因为加热煮沸无

11、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HCl 改进方案 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 至溶液呈中性即可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在不断运动 氨水显碱性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一水合氨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4 2014安徽 15 7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 碱使酚酞试液变红 的实验时 发现一个意外现象 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 溶液变成了红色 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 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 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 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 可能与

12、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有关 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 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你填写下表 2 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 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 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 理由是 3 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 他在a b 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 10 20 的NaOH溶液 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 说明 溶液无色时色度值 透过率 为100 请你观察图像回答问题 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推测5 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

13、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 小于30sB 30 90sC 90 140sD 140 180sE 180 280sF 大于280s 答案 猜想与假设 从试剂用量 温度等角度考虑 合理答案均给分 设计实验 1 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隔绝空气不正确 2 CO2 2NaOHNa2CO3 H2OCO2气体中可能含有HCl气体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 NaOH溶液浓度越大 褪色越快NaOH溶液浓度越大 起始颜色越深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F 解析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颜色变红后又消失的原因有多种 如两种溶液相遇后温度升高可能会使酚酞试液发生变质 或酚酞试液用量过少等 1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 先将

14、溶液加热 温度升高会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从而排出溶液中的氧气 等冷却后加入酚酞再滴一些植物油 植物油浮在液面上能隔绝氧气 但仍然是溶液中出现红色 且一段时间后红色消失 说明甲的猜想是错误的 2 乙同学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会含有氯化氢气体 而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 与碱性物质反应后使溶液显中性或酸性 溶液也会变为无色 故乙的实验方案不够严谨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O2Na2CO3 H2O 3 对比20 10 和5 三种溶液加酚酞试液后对应的溶液颜色及褪色所需时间的曲线c b a 可以发现溶液的浓度越大 褪色的速率越快 溶液浓度越大 起始的颜

15、色越深 从图中看 向5 的NaOH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 140s内色度从85 升高到92 5 那么从92 5 升高到100 所需时间要大于140s 故答案为F 一题多解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 溶液变成了红色 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除了题目中的猜想 还可考虑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可能还与仪器不干净 含有酸性物质有关 从试剂用量 温度等角度考虑都可以 但要在 合理的范围内 解题关键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规律 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学会猜想和验证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一常见的酸 碱指示剂 B组2014 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 1 2018广东广州 9 2分 下列物质

16、属于碱的是 A H2OB NaHCO3C Ca OH 2D H3BO3 答案CH2O属于氧化物 故A错误 NaHCO3属于盐 故B错误 Ca OH 2属于碱 故C正确 H3BO3属于酸 故D错误 2 2018北京 1 1分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A CO2B O2C NaClD NaOH 答案AA项 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项 O2不易溶于水 也不与水反应 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项 NaCl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呈中性 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项 NaOH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呈碱性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故选A 3 2018广东广州 18 2分 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 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 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而变质 故A正确 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 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故B错误 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不反应 故C错误 D中未给出溶液的浓度 无法得知两者是否恰好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