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20191121025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89286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20191121025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20191121025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20191121025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20191121025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20191121025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20191121025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20191121025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罗山县高级中学老校区2020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11月11日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说:“经数百年之蓄积滋长,而我族文化,乃从各地方为多元的平均发展。至春秋战国间,遂有千岩竟秀万壑争流之壮观,皆封建之赐也。”该观点认为A.西周疆域扩张传播了先进文化 B.分封制推动了区域特色发展C.民族融合促进大一统意识形成 D.宗法制不断强化了血缘纽带2.西汉永光四年,汉元帝采纳丞相韦玄成和御史大夫郑弘等人的建言:“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罢除了西汉高、文、武三帝郡国庙。这一举措A.强化

2、了中央集权体制 B.反映了宗法观念明显淡化C.引发了诸侯国的叛乱 D.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3.下面是不同史籍对南北朝时期社会现象的记述。据此可知,当时A.儒学地位动摇 B.寺院经济崛起 C.奢靡之风盛行 D.土地兼并严重情况史料来源北齐武平年间(公元570-575年),“凡厥良沃,悉为僧有”广弘明集卷七南朝,梁武帝时,“都下佛寺五百余,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南史郭祖深传南朝,“吴郡西台寺多富僧,其中法释就拥资百万”宋书王僧达传北朝,“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即佛教徒)统,资产巨富”北史苏琼传4.隋唐五代陶瓷的艺术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装饰设计上,宋代陶瓷不再拘泥于外形

3、与装饰上的新奇和奢华富丽,而是以功能为主,辅以朴素典雅的设计。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程朱理学逐渐盛行 B.皇权专制日益强化 C.制瓷工艺不断进步 D.海外贸易空前发展5.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忽必烈登基时间和年龄的记载与元史等汉文史料不同,之前学者认为这只是简单的笔误,但最新史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记载发现,其中原因应该是马可波罗回国和记载时受到了伊斯兰历的影响。这表明A.古代官修史书的史料价值十分有限 B.研究视角多元化使历史解读更趋于理性C.历史文献必须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D.不同的史观往往影响研究者的历史结论6.明朝万历年间,江南地区出现的杜骗新书在序言中写道:“今之时,去古既远;俗之坏,作

4、伪日滋。巧乘拙,智欺愚,人含舌锋腹剑之阴;此挟诈,彼怀猜,世无披心吐胆之交。”该书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A.社会风气发生明显变化 B.市民文学得到快速发展C.文化专制压制士人思想 D.官方教化系统不断强化7.图1为18481856年上海和广州进口贸易额变化图(单位:万美元)。这反映了近代中国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对外贸易比较发达C.重视发展沿海经济 D.日益卷入世界市场8.清末废除科举后,新式教育在校学生由1902年的6912人增加到1909年的16964人。新式知识分子在质疑传统旧思想的同时,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其中相当部分成为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支持者。这反映出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5、B.社会力量分化剧烈C近代教育开始兴起 D.清廷重视新式教育9. 表1年份货币工资指数生活费指数实际工资指数19261001001001927110.14108.59101.431928108.54113.2995.811929109.32116.5893.77表1是1926-1929年天津面粉厂工人工资情况表。综合表1可知,这一时期A.工人受到的剥削程度日益加深 B.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C.工人实际收入与物价同步増长 D.工人的工资没有任何增加10.据统计,仅1937-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去的知识青年就达2万多,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外国

6、专家华侨等共有6万多,远超1937年初党员的总数(4万)。这反映出当时A.抗日救亡成为国民的普遍追求 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明显扩大C.中共的先进性得到空前的认同 D.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11.1944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各中央局、中央分局,要求各部队“对于国民党军队,我军道守防地,不得发生由我启衅之任何事件。仅在彼方进攻时,我应执行自卫原则。”这一精神的贯彻A.有助于“双十协定”的实施 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C.符合民族战争的需要 D.阻止了内战的爆发12.1956年开始,新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恢复之前被打压的英语专业教育,同年颁布了第一部高中教学大纲草案,到1964年教育部将英语

7、列为第一外语。这一时期英语教学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A.外贸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B.外交政策出现明显调整C.中苏边境爆发武装冲突 D.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需要13. 1986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建到中国,由于配方需保密,美方要求独资,但当时中国不允许外资独资。中方提出:可建浓缩汁厂和汽水厂各一个,美方把汽水厂白送给中方,两个厂组成联合董事会,各控股50。中美第一个合作企业由此诞生。由此可见,当时A.改革开放的措施比较灵活 B.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分离C.企业的活力已被充分激发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具雏形14.公元前54世纪,在经历激烈的战争冲突后,雅典城邦通常会选出德高望重、声名

8、卓著的公民,在为阵亡将士举行的公共葬礼上,以理想主义的方式面对包括外邦人在内的听众发表演说。雅典葬礼演说A.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广泛参与 B.巩固了雅典公民的城邦认同C.保证了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 D.反映了直接民主的严重弊端15.古罗马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学总论规定:“具有法定身份者,即男系卑亲属(注:晚辈亲),无论男女,一律可以按亲等的远近主张在无遗嘱情形下的法定继承权,不得因其不具有姐妹所有的父系血族权利而将其排除在外。”这一规定A.体现了自然法的法律精神 B.强调了宗亲关系高于血亲的原则C.保障了妇女婚姻自主权利 D.反映了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16.1338年,佛罗伦萨已有二百多家呢绒纺织工场

9、,从业工人三万人,占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年产呢绒七八万匹。该城的丝织业也远近驰名。这说明当时的佛罗伦萨A.是地中海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 B.具备文艺复兴运动的经济基础C.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最大中转站 D.是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中心17.史学家王乃提出:“英国自16世纪后,封建贵族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期间,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人城市,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上述现象A.导致英国资产阶革命爆发 B.促使英国开始殖民扩张C.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体现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当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因为

10、管辖权发生纠纷时,由联邦法院根据联邦宪法对二者权力的界定进行裁决。这一规定A.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增强了联邦司法的独立性C.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 D.提高了三权分立的稳定性19.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 B.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 D.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20.下图是苏联1928年至1940年间工业发展和重工业发展的年平均增长率的对比情况。据此可知,

11、这一时期苏联A.工业化的重心实现转移B.国民经济结构完全失衡C.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D.工业建设速度日趋放缓21.有学者指出,法国通过的1875年宪法实际上称不上一部宪法,既没有确定原则的前言,也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宪法实施经验的缺乏 B.各派政治力量的妥协C.民主政治氛围不浓厚 D.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22. 下表为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这反映了三国A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B农业发展衰退C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D工业生产停滞 23.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盛行波普艺术,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集合艺

12、术,也称装配艺术或废品雕塑,这种艺术把种种消费品的废物、机器的残片拼凑成立体性的作品。这类作品A.突出了节能环保 B.抒发了真情实感 C.表达了精神危机 D.强调了理性思维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学术中关于“国家构成了社会行动的自然的、甚至是最重要的边界”的假定和“依照国家边界所定义的单位来组织社会知识的方法”遭到广泛的质疑。这一质疑的出现表明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结盟对抗成为冷战主流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长城区域是我国历

13、史上森林分布的重要地区,但从明代尤其永乐迁都之后,随着这一地区冶铁、采木烧炭等行业的发展,很多地方“斧斤如雨,喊听震天”,导致明中后期许多地方“山场树木欧伐尽绝,以致今柴炭价贵”。明朝政府一直对皇陵山脉、名山、边境执行禁伐政策,但很多时候对于盗砍边林树木者“沿边守备操防,不惟不能禁约,且索斧锯等钱,通同卖放。”摘编自暴鸿昌明代长城区域的森林采伐与禁伐材料二 中世纪时期,英格兰至少有400万英亩林地。随着1618世纪进步观念不断被英国人接受,砍伐森林被视为征服自然、告別野蛮走向文明的合理行为。这一时期,英国森林覆盖率不断下滑,到1800年,英格兰与威尔士总共还有不超过200万英亩的林地。1875

14、年,议会下议院特别委员会提出:新森林地区作为英格兰唯一幸存的原始森林,应该加以保护。187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森林法案。1878年埃平森林法的通过制止了对埃平森林的圈占,并在四年后对公众免费开放。摘编自李鸿美崛起的代价:1618世纪英国森林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明代长城地区森林遭到破坏的原因和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明代相比,1618世纪英国森林覆盖率下降的不同原因,并概况19世纪中后期英国森林保护措施的特点。(13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栽,也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的演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审美趣味。下图为20世纪不同时期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年画作品。从上述图片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围绕20世纪中国年画的发展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