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课件(定稿)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689103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课课件(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科学课课件(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科学课课件(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科学课课件(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科学课课件(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课课件(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课件(定稿)(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改革 庆阳电大 教师进修学校王小会 804848297 生命科学 部分课堂实践与思考 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改革 一 发展改革中的科学课二 生命科学部分的知识结构及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 发展改革中的科学课 全国特级教师 科学课专家 教材编者之一章鼎儿老师 一 科学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从科学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说起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发展态势十分迅猛的课程 1977 200225年间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小学自然课小学自然常识课小学常识课 小学自然 科学课时的发展 1977的常识课 2 1978 1982的自然常识课 4 1982 1992的自然课 6 1992 2002

2、的义务教育自然课 8 2002开始试用的小学科学课 10 25年间小学自然 科学周课时直线增长 2008年4月27 29日在北京召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第三次会议 2008年4月27日 29日在北京第三次工作会议召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构成 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 部分院士 原课程标准组的部分人员 一线教研人员和教师组成 课程标准修订组积极向教育部建议 1 把科学课列为核心课 与语文 数学 英语同等对待 2 从小学1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 3 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与培训 科学课还将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 进行国际比较 我们开设的小学科学课时仍然很少 10 18 22 在许多国家 科学课是小

3、学的核心课程 或者是 两大重点课程 之一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现行课程标准 基础课程 二 科学素养与生活社会发展推动科学课程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了人人都必须与之打交道 因而人人都必须具有与之相应的科学素养 这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 生存与发展 所不可或缺的 科学课程发展迅速起来了 就我们自身的素养来说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最使我们感到困惑 难于满足需求的是 是语文方面的问题 是数学方面的问题 是科学素养方面的问题 科学素养与生活 我们看几个科学素养与生

4、活息息相关的案例 案例1 提速的火车 在电影的片段中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小孩跑到火车轨道上玩耍 在火车快要过来的时候 赶快跑下轨道站在旁边看火车经过 但是 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 火车提速 我们看到车轨外围的警戒线已经越来越远 如果一个人没有科学常识的话 就会被疾驰而过的火车卷入轨道 科学素养与个人利害攸关 案例2 白天鹅宾馆 的火灾 以前 在黑龙江的哈尔滨白天鹅宾馆 开放式宾馆 可供外国人入住 发生了火灾 最后 发现住宾馆的日本人不管楼层高低 都逃了出来 调查发现 日本人到一个地方有个习惯 就是看房子门后面张贴的逃生通道图 有的甚至实地观察 从小教育培养的科学习惯是有用的 案例3 上下颠簸

5、的飞机 又是日本人 80年代的东方航空 一架从美国飞往上海的飞机 遇到巨大气流 上下颠簸的非常厉害 等到飞机降落虹桥机场的时候 只有日本人没有受伤 自己走了出来 其他乘客受伤的很多 因为 日本人从小养成的习惯 系安全带 看来教育是有用的 科学素养涉及你的生存 案例4 纠结的食品问题 再比如 现在人的食品安全问题 吃苹果是带皮吃呢 还是削皮吃呢 买菜是买虫咬的还是不咬的 等等这些 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都和你的科学素养有关 科学素养与生活 无论个人还是社会与科学的关系 利害攸关 科学成为社会的一个中心部分科学成为教育的一个中心部分因为科学教育的要求 整个的学校系统必须作重大改变 科学成为核心

6、课程 三科学课堂教学改革 新一代科学教师必须经历与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要改 为什么要向前走 我们看一个幻灯片 世界变化之快前所未见 我们的孩子以后要做什么 他们以后要做的事現在还沒出現 我们的孩子以后会碰到什么问题 他们要面对的问题現在还没发生 孩子们以后使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呢 他们以后要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現在还没出现 那么 我们現在应该给孩子什么 科学课堂教学改革 用台湾老师的思考来回答我们面临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改革 我们教学一点方法 教学一点知识 教的是针对当前问题的知识与方法 学生面对的是未来 当前还是有用的 那么未来呢 所以 我们的教学目标改变了 改革为科学素养目标了 科学课堂 探究式 改

7、革 科学素养的目标是在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过程 中达成的 所以 我们必须进行以 科学探究活动 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科学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过程 新的科学教育目标要求我们完成课堂教学的变革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过程怎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科学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堂教学活动与科学探究不沾边 课堂教学科学探究活动 要让课堂教学与科学探究沾边 课堂教学科学探究活动 让科学探究活动进入课堂 课堂教学科学探究活动 使科学探究成为主要活动 课堂教学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课堂 探究式 改革

8、不要怕改革 改革传统的教学过程 走向以科学活动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过程 不是把课改的更难上了 而要把课该得更好上一些 科学课堂教学改革 要改革的正是那种又苦又累 效率低 效果差的教学过程 那么我们改革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是什么呢 科学课堂 探究式 改革 改革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 科学课堂 探究式 改革 我们看一个改革的案例 案例1 红 黄 兰 不是纪律问题 不是管理问题 而是学习主体研究认识问题 结论 以控制材料的方法控制课堂观察实验活动进程 控制课的节奏 这一认识就是在 红 黄 蓝 一课引发的学习主体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科学课堂 探究式 改革 从辅助课程发展到后来的支柱课程 基础课程 再到

9、今天向着核心课程推进 科学课程是一门发展迅速的课程 是一门充满活力 充满希望 充满机遇的课程 是一门前程灿烂 前途无限的课程 科学课堂 探究式 改革 各位老师 喜欢我们的科学课 爱上我们的科学课吧 当一个科学老师 你得喜欢科学课 只有喜欢科学课 才能改革的更好 希望大家喜欢科学课 科学课 科学探究 科学教育的话题很多对科学老师来说 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喜欢科学课对学生来说 我们的科学教学 最重要的 也是喜欢 让学生喜欢科学课 改革的最重要的也是 让学生喜欢科学课 走向科学课 研究学习主体研究科学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走向科学课 生命科学部分的知识结构及教学策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部分 生

10、命科学部分的知识结构及教学策略 我们使用的小学科学课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 科学 教科书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总共有八册 从三年级至六年级 每个年级两本 分为上下册 教材主编是郁波老师 编者有章鼎儿老师等 一 科学课教材的了解 走进教材 三年级上册封面照片的含义 教材封面照片的含义 走进教材 三年级上册封面照片的含义表达两个意思 科学学习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 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讲 一定是以观察作为基础 所以 封面选择了观察蜗牛 视线焦点集中在蜗牛上 特别安排了师生一起观察的画面 强化了科学探究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教材封面照片的含

11、义 走进教材 四年级上册封面照片的含义 教材封面照片的含义 走进教材 四年级上册封面照片的含义是孩子们正在做声音单元的实验 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础 所以 这里选择了一个实验的场景 教材封面照片的含义 走进教材 五年级上册封面照片的含义 教材封面照片的含义 走进教材 五年级上册封面照片的含义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 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 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 记录的重要性 教材封面照片的含义 走进教材 六年级上册封面照片的含义 教材封面照片的含义 走进教材 六年级上册封面照片的含义画面选取了工具与机械 孩子们正在做实验 强化了科学探究必须在合作 公开讨论的情况下完成 教材封面

12、照片的含义 走进教材 封面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本质 照片是精心选择的 这四幅图分别表达了科学探究的场景 表达了科学探究的最核心的内容 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里的插图都是科学探究镜头的特写 每个封面右边的四幅小图就是各个单元的图片 教材封面的呈现方式 走进教材 我们看到如此精心编排的教科书 我们也该认识一下我们的教材主编郁波老师 教材主编简介 走进教材 郁波老师简介和照片 教材主编简介 走进教材 郁波 中央教育科学院科学研究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 科学教育 教育实验 现任中国教育协会小学自然专业员会常务理事 全国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

13、制组核心成员 1988年底调入中央教科所 主要从事中学化学教学与课程的研究工作 1995年起开始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承担了教育部 九五 重点课题 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研究 任务 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著作和论文有 教材主编简介 走进教材 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著作和论文有 陆禾化学教学艺术与研究 路培琦自然教学改革探索 科学教育与社会 STS教育 一种新的改革潮流 中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与 Handson 方案有关的研究 等 教材主编简介 走进教材 教材的两条主线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 教材整体框架结构 走进教材 小学科学教材的理论框架有两个维度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 它们不是线性发展的 而

14、是以螺旋形的结构进行发展的 如DNA的双螺旋结构 科学概念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也是螺旋上升的 双螺旋以不同的角度在合适的地方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探究活动 概念的形成需要探究的支撑 探究的过程需要概念为目标 因为概念的生成 探究才有了依托 有了活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追求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和谐发展 教材整体框架结构 走进教材 教材内容按科学概念领域分为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地球和宇宙三大部分 生命科学 的逻辑线索是 生命体的特征 生命体的变化 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 生命体的相互作用和依存 生命体的特征 有三年级的植物和动物单元 生命体的变化 有植物体的生长 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 生

15、命体的结构与功能 是我们的身体 新的生命两个单元 生命体的相互作用和依存 有生物和环境 生物的多样性两个单元 教材内容分类 走进教材 从各领域的内容结构看 主要遵循了 个体特征 变化特征 系统 这样的发展线索 这三大领域起始部分都是从特性开始 沿着发展变化 到最后成为系统 现在把这样一个线索更加清晰地 显性地表现在我们面前 教材内容分类 走进教材 1 生命科学部分内容归类 三上 植物 动物 三下 植物的生长变化 动物的生命周期 四上 我们的身体 四下 新的生命 五上 生物与环境 五下六上 生物的多样性 六下 环境与我们 二 生命科学部分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 2 生命世界的内容明显呈现一个从点到面

16、 从具体到一般 从单一知识到综合理解运用的特点 在中年级主要通过对单个生命体的细致的观察研究 发现理解一些生命个体的常识 如观察蜗牛 养蚕 种凤仙花等 由这些活动触类旁通 逐渐建立与其相类似生命个体的特征 到了高年级 重点放在对生命世界共性特征以及差异性的研究 如归纳动物 植物 微生物的特点 此外 高年级还紧紧将生命世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如保护环境 污水处理 垃圾填埋 限塑令等 二 生命世界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结构 3 生命世界内容标准框图 二 生命世界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结构 二 生命世界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结构 二 生命世界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结构 二 生命世界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结构 4 生命世界的教学中的大概念中心概念 适应与生存 确定好这个方向之后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 学生自然会产生一个概念的上位 或是总结表述应用或是理解 例如 牛 羊 马它们都有蹄子 联系到它们所吃的食物 草 而一般草原会分成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蹄子是为了方便它们长途迁徙的 而像狮 虎 豹它们的脚上有肉垫 有尖牙 它们是为了偷袭食物和杀死猎物的 二 生命世界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结构 4 生命世界的教学中的大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