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2015最全整理版本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685033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2015最全整理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2015最全整理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2015最全整理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2015最全整理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2015最全整理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2015最全整理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2015最全整理版本(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法教程1高等学校对于修满一年,申请退学的学生应当(颁发肄业证书)2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兼职教师资格)。3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集体领导,个人负责。4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开除学生学籍应当由(校长会议)决定。5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强制国民教育)。6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瑜迦健身班)。7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8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与公办教育具有平

2、等法律地位)9教师资格撤销后(5年内)不得重新认定。10(11选择)诉讼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选择管辖)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09选择)行政复议的管辖: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选择管辖)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管辖形式的一种。教育申诉的管辖: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的是(级别管辖)(12、11、09选择)行政复议程序:行政复议的程序包括:申请(15天),受理(10天),审理,决定,执行(15天)。其中审理是中心环节。(裁判、反馈)不属于教育权救济的行政复议程序。11(社会学)不是我国学科门类。12

3、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是(通常为年满6周岁,条件不具备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7岁。)13 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14 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均是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15 证人不属于刑事诉讼当事人。16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在我国没有出现过的是教授委员会制。(出现过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党委负责制)17 民办教育促进法是2002年颁布。18(09名解)指定管辖,分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指定管辖。行政复议的指定管辖是行政复议机关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双方因复议管辖发生争议时,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它们的

4、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行政诉讼指定管辖: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事实原因如遭受自然灾害法院被冲毁,或法律原因如法院所有人员按照规定都应回避),有管辖权的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或对管辖权发生争议时,可由上级法院指定某一法院管辖。19 学生学完所有课程,但未回校参加答辩,学校颁发结业证书。20 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培训。21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1989年开始的。第一章 导论1.(10、08、06名解)教育法治化概念: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物,促进教育的法治化、制度

5、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2(13简答、11论述)教育法治化的基本要求:主体合法。凡是参与教育领域活动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主体资格要有法律的明确授予。内容合法。无论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活动的内容,还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或其他活动内容,都应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程序合法。教育法治化不仅要求各个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内容合法,同时还要求这些活动应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救济有道。当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

6、国家要能为受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以惩罚不法者的教育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教育法治化要求一国有完整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如教育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制度、教育行政诉讼制度和教育权的民事救济制度。3. 教育法治化的主要内容: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监督。(04论述)试论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教的辨证关系。依法治国,就是将国家的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都要严格地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法律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并得到全面发展。依法治教是指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建立在民主、理

7、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地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法律保障公民及有关组织的教育权益。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是基本国策,而依法治教则是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国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即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教和依法治国是不可分割的。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教。教育事业是社会公共事业,是国家的重要事务之一。在当今,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和指导是普遍的现象。依法治国要求国家对有关事务的管理严格地依法进行,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为了使教育事业的管理和发展处于良性状态,必须依法管理,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治教对于促进依法治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8、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教对于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依法治国的顺利推进有着强烈的影响和广泛的辐射作用。依法治教可以更好地培养依法治国所必需的具有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人才。4.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教育法律意识; 有利于加强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有利于提高教育刑侦管理水平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法学和教育学学科.第二章 教育法基本理论1. (11名解)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活动

9、,规定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指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是有权制定教育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广义的教育法:指所有有关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性规范、法律、法规、规定和其他教育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教育法:指教育法律,既教育基本法和教育单行法律。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有权制定法律的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社会主体的法定义务和责任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2. (14论述)教育法的本质:指教育法的内在规定性,是教育法作为特殊法律现象的内在根据,是教

10、育法内部的必然性的联系。包括三方面: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关于教育的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教育法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关于教育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教育法具有社会性;是指法律在反映和维护的利益关系中,既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包括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教育法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但是社会生产方式对教育法的决定作用不是唯一的因素。3. 教育法社会性的表现:所谓的法的本质的社会性,是指在法律反映和维护的利益关系中,既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包括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法的性质、作用、效益、职能具有普遍的社会性。教育法致力于提高全民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促进全社会

11、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教育法依法保障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教育法为社会提供特定的教育教学秩序,依法惩罚教育违法和教育犯罪行为。4.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体系的原则)(13简答)贯穿于我国教育法始终的,渗透于教育法全过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2、05、03名解)依法治教原则: 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原则(02论述)试述依法治国与我国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12、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制度的存在、运行和发展都是围绕着人的现代化来进行和展开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体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结构和知识职能结构,就是形成社会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因此,教育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手段和机制的运用,确保人的现代化目标和教育法所确立的国家教育方针的实现,以塑造中国人的现代知识智能结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人的现代化基础。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包含两项基本要求: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而言,只要教育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

13、止的行为都可以做。对于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只有教育法律、法规加以明文规定或允许的才是可以作为的,否则就是滥用权力。公民教育权利平等的原则: 教育平等原则是国家对所有公民的教育权利进行平等的保护,国家实现在教育上的无差别对待的原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表现在:国家在教育立法上对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不实行差别对待,平等赋予公民的受教育权,公民平等的教育权受法律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都平等的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教育法律和法规的特权;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当平等的保护受教育者的权利,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对公

14、民的受教育权利进行非法限制,禁止对任何人在受教育方面进行歧视,禁止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实行差别对待;任何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他人侵害以后,都有权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乃至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有关国家机关应当平等的保护每个人的合法的教育权利不受侵犯;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犯公民的平等的教育权都应当平等地受到法律制裁。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有三方面含义:教育应当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与公共利益相抵触;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教育活动应该立足于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服务,必须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推动国家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发展。推进

15、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原则。5. (12、05、03简答,02名解)教育法渊源概念、特点概念:教育法的渊源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有权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法的渊源,又称为“法源”或“法律渊源”:包括法的历史渊源、法的理论渊源和法的形式渊源等。历史渊源是特定的法律原则和规范产生的法律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理论渊源是指对一定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学说。法的形式渊源(即效力渊源),特指法律效力的来源,即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效力的源泉,包括法的创

16、造方式和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渊源是制定法,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制条例、特别行政区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等。(13论述)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主要有下列法律规范和规范性文件: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有关教育的法律。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有权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12简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