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5 老房子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684341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5 老房子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5 老房子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5 老房子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5 老房子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5 老房子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5 老房子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5 老房子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 房 子有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于是,秀才第二天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还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起,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主觉得奇怪,询问之下,秀才告知原委,店老板一听乐了:“我也会解梦啊,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说

2、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了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一、字音识记窗棂(ln)歙县(Sh)鸱吻(ch)白垩() 棹楔(xi) 杂俎(z)僭越(jin)囊橐(tu) 铎(du)缙绅(jn) 兵燹(xin) 胼手胝足(pin)(zh)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1交集汇集交集:(不同的感情、事物等)同时出现。汇集:聚集,也作会集。例句: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交集着种种复杂的

3、情感。中原根中华情书画艺术交流大展汇集了300余位海内外名人名家的作品。2积淀沉淀二者在表达的语义上有相似之处。积淀:说明的则是漫长悠久的过程,并且多侧重文化、涵养方面的寓意。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例句:其后,在不断认同与相互适应中,又积淀而为一种不可动摇的程式,并最终孕育出独具个性的乡土建筑文化。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3逐渐逐步自然而然的变化,多用“逐渐”;有意识有步骤的转变,多用“逐步”。“逐渐”可修饰形容词,“逐步”不行,例如“天气逐渐暖和了”,其中的“逐渐”不能换成“逐步”。例句:徽州的老房子是在

4、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记者从民航有关部门获悉,民航部门正在研究通用航空改革发展方案,私人飞机飞行空域将逐步放开。四、词语释义1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喧闹的声音。2兵燹:战争造成的焚毁破坏等灾害。3舍本逐末:放弃事物的根本和主要方面,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4平心而论:平心静气地评论。5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6胼手胝足:手上脚上都是老茧。形容劳作十分辛苦。1走近作者王振忠,1964年生于福州,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及明清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他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尤其专长于“徽州学”的研究,同时又擅长学术散文随笔

5、的写作,这篇老房子就选自他的学术散文集斜晖脉脉水悠悠。2资料链接“老房子”在这里特指徽州一带的皖南古民居,它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它伴随明清时期的徽商演绎出“无徽不成镇”的传奇。徽派建筑也成为我国建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其中,黟县的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在此类遗产上的空白,标志着徽派建筑以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珍贵财富。1为什么“潜口民庄”对作者而言,“从未激起过太多的

6、兴趣”?【点拨】因为它是“人为集成的”,缺少些历史感,更重要的是作者看重的是“在荒烟蔓草的村僻之地看到一幢幢孤零零的老房子”时“那种独特的风致”。2结合课文思考“五岳朝天”和“四水归堂”的徽州老房子传达出哪些乡土信息?【点拨】文中五叠式的马头墙称为“五岳朝天”,体现了皖南民居的独特韵律,同时也传达出当地狭人稠聚族而居的乡土信息。以天井为中心的封闭式结构称为“四水归堂”。老房子的窗子很少,反映出一种古老的暗室生财的风水观念。3本文是一篇学术散文随笔,在艺术表达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请试着概括一下文章的艺术特点。【点拨】(1)思维缜密,思辨色彩浓郁。(2)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征。(3)语言清

7、晰、准确,分析细致、透彻。4状物散文与科技说明文有何区别?【点拨】状物类散文属于文学体裁,而说明文则属于科学的应用文体。状物散文笔端常带有情感、理趣,并不排斥主观因素,而且,使用手法也常常是文学的,如比喻、夸张、拟人、比拟等等;而说明文则要求严密、严谨,尽量客观,使用的方法也偏于科学的说明。它对说明的顺序有严格的要求,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以及图表、解释、引用等等。作者把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优美典雅、富有感伤气息的语言,描绘了徽州古民居的历史沉浮与变迁,在时代的更替中,老房子的颓势已不可避免,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昨日之花表现出由衷的无奈与感慨

8、。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徽州(hu)尘嚣(xio)窗棂(ln) 唱棹转毂(h)B白垩() 糜财(m)兵燹(xin) 鳞次栉比(zh)C葱茏(ln) 鸱吻(ch)舆服(y) 胼手胝足(d)D逸散(y) 坍圮(p)僭越(zn) 头角峥嵘(rn)解析:选B。A项,“毂”读;C项,“胝”读zh;D项,“僭”读ji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

9、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解析:选C。A.倍备;B.轰哄;D.急疾。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内采用原拆原建的办法,将散落在徽州各地的十幢老房子集中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代山庄。B尽管曾多次参观此处山庄,但平心而论,我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山庄崭新雪白的外墙缺乏一种历史感。C老房子尽管有时显得十分残破,残破得让人惨目伤心,但那种独特的风致却是任何人为集成的山庄所无法比拟的。D他们中

10、多数是终年手脚并用,脸朝黄土背朝天,躬身陇亩的农民。解析:选D。手脚并用:形容手脚忙乱。这里形容农民劳作的辛苦,应当用“胼手胝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此次在哈萨克斯坦发现的金字塔形遗址从时间上来看或属世界首座,可能要比埃及金字塔早近1 000多年。B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C雨后的趵突泉水位突然骤升,狂喷的趵突泉群在初秋清凉的空气中形成团团白雾,犹如仙境一般,再现了历史上的著名景观“云雾润蒸”。D有报告显示,5年间,15岁至24岁之间的男性吸烟在不断上升。吸烟人群正在走向低龄化。而与烟雾背后越

11、来越稚嫩的脸庞相比,中国控烟的先驱们却正在老去。解析:选B。A项,不合逻辑,应把“近1 000多年”改为“近1 000年”。C项,语意重复,可将“突然”删掉。D项,搭配不当,“男性吸烟”不能“不断上升”,可在“男性吸烟”后加上“率”。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老房子在徽州随处可见,每一幢房子都是一段遥远的故事。八十年代初,在皖南的紫霞峰下,筹建了一处“明代民居博物馆”,号称“潜口民庄”。庄内采用原拆原建的办法,将散落在徽州各地的十幢老房子集中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代山庄。主要建筑内部陈设有明代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力图再现几个世纪以前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尽管曾多次参观

12、此处山庄,但平心而论,我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山庄崭新雪白的外墙缺乏一种历史感。说真的,我宁愿在荒烟蔓草的村僻之地看到一幢幢孤零零的老房子,尽管有时显得十分残破,残破得让人惨目伤心,但那种独特的风致却是任何人为集成的山庄所无法比拟的。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交集着种种复杂的情感。许多老房子在乡间之所以一直保留到现在,往往不是因为房屋的主人真的能从审美的愉悦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而是由于它们曾一度远离现代生活的尘嚣。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乡土文化的日渐逸散,点缀于村野间的老房子,或是倒塌,或是被拆得七零八落。于是,在屯溪老街,在西递巷口处处都能看到从老房子上拆下的

13、精美部件:雀替,窗棂,雕花栏板,等等等等。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徽州民居衬托在山光水色之中,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犹如丹青妙笔在用枯笔淡墨,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此后,我又多次走访徽州,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诸多侧面,激情与冲动,渐次转化作平静的思考。“徽式新屋”曾是一种非常时髦的民居型式,在徽州高移民输出的特殊时代里风靡一时。然而,一旦时过境迁,徽派老房子便愈来愈显现出它的弱点。早在清代中叶,抑郁满腹的汪士铎就曾写道:绩溪不佳之处雕镂房舍,屋皆楼,室太暗

14、宫室制太雷同,太晦暗,房窄狭,黑暗如狱,如地狱无窗。(汪悔翁乙丙日记卷一)“乙丙”是咸丰乙卯(一八五五年)和丙辰(一八五六年)的简称。当时正值咸丰兵燹期间,作者为避太平军之难从金陵返归故里绩溪。半个多世纪以后编纂的民国歙县志,对徽州老房子的缺陷更是直言不讳:(徽州)屋庐之制,因居山国,木植价廉,取材闳大,坚固耐久,今元代所营之室,村之旧者犹数见焉。然以山多田少,病居室之占地,多作重楼峻垣,屋中空地太少,开窗亦隘,严密有余,而光线不足,乃其短也。老房子是徽商如日中天时期精雕细琢而成的,它表达了久远的历史,成为明清时期高层次地域文化的积淀。但从总体上看,内向封闭式的建筑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不能提

15、供有效的通风、采光条件,更无法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从现实生活功利的角度来看是有严重缺陷的。老房子,作为一个生活舞台,人们生活的各种内容都要在这里一幕幕地上演。多数老房子都是数百年前由缙绅富商所建,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优哉游哉。庭院之中,石台石桌,或设鱼池,或置盆景,将丘壑林泉浓缩于壶天之中,藉以营造梦境般的绮丽空间,排遣文人雅士诗书之外的闲情逸致,在俗务萦怀的内心深处,留存山林隐逸的净土一片。时至今日,“舞台”早已“尘封”,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老房子已愈来愈不能适合新主人的需要了!5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说的“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交集着种种复杂的情感”?答:答案:一方面,随着时代变迁、人事迁移变化和乡土文化的逸散,老房子的实用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