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理学_第五章_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681160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病理学_第五章_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园艺植物病理学_第五章_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园艺植物病理学_第五章_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园艺植物病理学_第五章_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园艺植物病理学_第五章_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病理学_第五章_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病理学_第五章_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原理 2 一 诊断的意义二 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 症状的识别与描述 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 采样检查 镜检 专项检测 逐步排除得出适当结论 诊断是从症状等表现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 确定病害种类 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比较异同 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诊断 3 三 柯赫氏法则 Koch sRule 1 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 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3 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 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 4 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 形状与原来的记录2相同 绝大多数病害的

2、诊断和病原鉴定可以采用柯赫氏法则 专性寄生物例外 复合菌原引起的病害例外 4 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 改变植物 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减少病原物数量 削弱其致病性 保持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优化生态环境 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按照防治原理分为 回避 avoidance 杜绝 exclusion 铲除 eradication 保护 protection 抵抗 resistance 治疗 therapy 不同病害防治方法不同 过分依赖一种措施是危险的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 5 植保方针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

3、业生态系总体出发 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 综合防治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ntegratedPestManage ment IPM 含义一致 开展综合防治 要明确主 兼治对象 制订防治策略和经济阈值 发展病害监测技术和预测技术 应用关键防治技术 不断进行优化 达到良好的社会 生态和经济效益 6 植物检疫 plantquarantine 植物检疫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man associateddispersal 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

4、其授权的检疫机构依法强制执行的政府行为 人为传播的主要载体为种子 苗木 农产品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 人为引种传播病害范围广 种类多 数量大 几率高 有些种传细菌 霜霉菌和黑粉菌的种子带菌率低至0 001 0 01 就足以酿成病害流行 检疫性有害生物 pestofquarantinesignificance 指某地区未发生 传入几率较高 适生性强 对生产和环境有重要威胁的生物 7 检疫法规 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订的有关动植物检疫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包括法律 行政法规 规章等 植物检疫的实施 指在检疫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通过禁止和限制植物 植物产品或其他传播载体的输入 或输出 以达到防止

5、传入 或传出 有害生物 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的目的 主要措施 1 禁止进境 2 限制进境 3 调运检疫 4 产地检疫 5 国外引种检疫 6 携带物 邮件检疫 7 紧急防治 制订条例及内检主要由农业部 林业总局系统负责 外检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 8 植物检疫对象 1 对内检疫对象2 对外检疫对象 构成植物检疫对象条件 1 危险性大的 2 人为远距离传播的 3 局部地区发生的 9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 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 压低病原物数量 提高植物抗病性 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一 使用无病繁殖材料隔离原种生产地 种子健康检验 热力消毒或杀菌剂处理 茎尖培养马铃薯及苹果无

6、毒苗 二 建立合理种植制度轮作 水旱轮作 如小麦全蚀病 瓜类枯萎病 茄子黄萎病 油菜菌核病等 间作套种 土地休闲 免耕 要因地制宜 10 三 田园卫生清洁田园 仓库 拔除病株 除草 施用净肥 洁净器具 四 栽培管理调节温湿度 光照和气体组成 如高温闷棚 晴天中午密闭升温至44 46度保持2小时 能减轻黄瓜霜霉病和番茄叶霉病 播种期 深度和密度 水肥管理与病害消长 如施铵态氮可减轻全蚀病 硝态氮则加重病害 喷硫酸锌能减轻辣椒花叶病 氮肥过多会加重纹枯病和小麦雪霉叶枯病 11 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一 植物抗病性鉴定要有适量的病原物 不能过轻或过重 要有定性定量记载 要有抗病 感病对照 抗性鉴定方法

7、田间鉴定法和室内鉴定法 成株期鉴定法 苗期鉴定法和离体鉴定法 直接鉴定法和间接鉴定法 00 1234 12 二 植物抗病育种植物育种的主要途径包括 引种 选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育种等 常规杂交育种 系统选种法 单株选择法 远源杂交 细胞工程育种 花粉培养法 原生质体融合 组织培养法 基因工程育种 R基因 抗菌蛋白基因 过敏性坏死反应基因 病毒核酸序列 细菌耐毒素基因 耐除草剂基因等 三 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良种 良法 提纯复壮 品种合理布局 轮换使用品种 选育聚合品种 convergentvariety 多系品种等 13 定义 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 一 生物

8、防治的机制抗菌作用 antibiosis 绿色木霉 胶霉毒素和绿色菌素井冈霉素 葡糖苷类溶菌作用 lysis 自溶性和非自溶性占位作用或腐生竞争作用 有益细菌防腐霉根腐病 重寄生 哈茨木霉和钩木霉 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捕食 利用真菌Arthrobotrys捕食线虫 交互保护作用 用弱毒株系先喷施在寄主植物上 保护植物不被强毒株系侵染 生物防治 14 二 生物防治措施及其应用两种方式 引入拮抗菌和改善有益微生物生长环境 放射土壤杆菌K84产生土壤杆菌素A84可防根癌病 抗性木霉处理种子可防多种土传病害 芽孢杆菌 Kodiak GBO3菌株 防治镰刀菌和丝核菌 荧光假单胞菌 弱毒株系 用亚硝酸诱

9、变得到的烟草花叶病毒弱毒突变株系N11和N14 黄瓜花叶病的弱毒株系S 52 可诱导交互保护作用 植物源抗菌物质 15 指利用热力 冷冻 干燥 电磁波 超声波 核辐射 激光等手段抑制 钝化 或杀死病原物 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干热处理主要用于蔬菜种子 对多种病毒 细菌和真菌有防治效果 如黄瓜种子经70 干热处理2 3天 可使绿斑花叶病毒失活 豆科植物种子不耐热 含水量高的种子不耐热 应做预备试验 此法还可处理原粮 面粉 干花 草制品等 温汤浸种 可杀死在种子表面和内部潜伏的病原物 如棉子经硫酸脱绒后 用55 60 的热水浸种半小时 可杀死枯萎病菌和多种引致苗病的病原菌 物理防治 16 热蒸汽主要

10、用于土壤处理 80 95 时处理30 60分钟 可杀死绝大部分病原物 有时处理种子苗木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较上两种情况小 冷冻虽不能直接杀死病原物 但可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侵染 谷类 豆类和坚果类果实干燥后可防真菌和细菌侵染 核辐射在一定计量范围内有灭菌和食品保险作用 60钴 射线常用于处理贮藏期农产品和食品 微波加热适于对少量种子 粮食 食品等进行快速杀菌处理 在植物检疫 处理旅客携带或邮寄的少量种子与农产品时常用 黑色或灰色地膜覆盖 17 一 防治病害的农药种类和剂型杀菌剂 杀线虫剂 保护性 治疗性和铲除性杀菌剂 专化性杀菌剂 广谱杀菌剂 1885年Millardet发明了无机保护性杀菌剂 波

11、尔多液 30年代出现了有机合成杀菌剂 60年代出现高效内吸杀菌剂 现在主要有 有机硫 有机磷 有机砷 取代苯类 有机杂环类以及抗菌素类杀菌剂 药效 毒性 残留毒性或残毒 原药 有效成分 制剂 剂型 制剂名称包括 有效成分含量 原药名称和制剂类型 如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常用剂型包括 乳油 可湿性粉剂 可溶性粉剂 颗粒剂 较少用的有粉剂 悬浮剂 胶悬剂 水剂 烟雾剂等 化学防治 18 二 施药方法1 喷雾法 常量喷雾 雾滴直径100 200um 低容量喷雾 雾滴直径50 100um 超低容量喷雾 雾滴直径15 75um 2 喷粉法 3 种子处理 拌种法 浸种法 闷种法和种衣剂 4 土壤处理

12、喷雾 喷粉 撒毒土 泼浇法 5 熏蒸法 用土壤注射器或消毒机 6 烟雾法 烟剂固体微粒 直径0 001 0 1um 此外有涂抹 浸果 醮根 树体注射 仓库及器具消毒等 19 三 合理使用农药1 对症下药 2 用药量 施药时期 施药次数和间隔天数 3 合理混用 4 防止药害 抗药性 交互抗药性 中毒 20 本节内容要点 基本概念 1 寄生性 2 致病性 3 植物抗病性 4 过敏性坏死反应 5 植物保卫素 6 避病 7 获得抗病性 8 侵入前期 9 侵入期 10 潜育期 11 发病期 12 病害循环 13 发病率 14 严重度 15 病情指数 16 单循环病害 17 多循环病害 18 经济阈值 19 植物检疫 20 农业防治 21 生物防治 22 物理防治 21 基本理论 1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2 植物抗病性的主要类型 3 寄主抗病性的主要机制 4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 5 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6 柯赫式法则的主要内容 7 生物防治的主要机制 8 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9 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 10 化学防治的主要施药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农药 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