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题(三)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67991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题(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三)地理试卷考 生 须 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号。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50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非 选择题8小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必须用28铅笔作答, 第二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l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l中显示的天体系统级别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2地球是

2、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A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B绕日公转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C表面存在厚厚的大气层D密度较大,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3出现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4下列圈层,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是 A大气圈 8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5读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从地貌上看,图中处是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平原 D冲积扇6图3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箭头是7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季风是 A西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8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降水 B蒸发蒸腾 C地表径流

3、D水汽输送9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时有发生。为缓解这一现象,黄河沿岸的同学可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是 A垃圾分类 B节约用水 C海水淡化 D节约用电10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现在 A海洋中 B陆地上 C大气中 D岩石中图4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4完成ll12题。11图中字母A表示的辐射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1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13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婚俗有 A经济的发达程度 B现代时尚的婚礼 C婚姻的稳定程度 D门当户对的婚礼14下列各组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不同的是 A印度、孟加拉国 B德国、英国 C美国、澳大

4、利亚 D日本、埃及15改革开放后,大批四川、安徽、湖南人流向广东,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16下列中国文化,其变化对人口迁移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B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C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D从重男轻女到男女平等 1979年,深圳还是一个人口只有几万的小镇,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年产值不足亿元。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一个年产值超1000亿元,集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据此回答l7l8题。 17深圳迅速崛起的主导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18在

5、深圳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的产业是 A旅游和服务产业 B有色金属产业 C信息和金融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 19关于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处 B高档别墅区众多 C以低层建筑物为主 D靠近居住区 20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 A圆形 B正五边形 C正方形 D正六边形读图5,回答2122题。21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人口为25万 C经济发展水平低 D人口密度较大22该地区形成这一人口现状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生活方式的差异 D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读我国四地建厂区位优势比较表(数值越大,优

6、势越明显),完成2324题。优势比较地点原料市场工资甲414乙l4l丙232丁32323最适合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24乙地区发展工业最明显的区位优势是 A原材料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水平高 D市场广阔25下列工厂,与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协作关系密切的是 A钢铁厂 B食品厂 C服装厂 D造纸厂26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软件开发园,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A临近原料地 B靠近市场 C科技水平高 D历史基础雄厚27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甲型HlNl流感流行 B石油资源枯竭 C臭氧层遭到破坏 D城市垃圾成灾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体现了

7、A人定胜天的思想 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C可能论的思想 D可持续发展论的思想29在图6“海水等温线示意”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正确的是A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是寒流,位于南半球C是寒流,位于北半球D是暖流,位于南半球30图7表示某宾馆墙上的五座时钟,依次为东八区、东九区、西五区、东二区、零时区,根据北京时间其它各时钟时针错误的是A东京时间 B纽约时问C莫斯科时间 D格林尼治时间3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示意图8,下列选址正确的是 A甲地发展渔业 B制碱厂建在处 C乙地发展林果业 D疗养院建在处32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观念的是A每个国家都享有发展的权利 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

8、资源 D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33在图9“热力环流示意”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Aa Bb Cc Dd34下列区域中,有明显界线的是 A行政区域 B文化区域 C植被区域 D气候区域35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有明显的差异性 C区域间相互割裂孤立发展 D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楼兰古城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河流改道、风沙侵袭而被掩埋于大漠之中的。在楼兰古城地区发掘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难以数计。中外学者盛赞楼兰是“沙漠中的宝地”、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东方的庞贝城”。36消失的楼兰古城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干旱

9、地区不能进行经济建设 B控制人口是治沙的关键 C干旱地区不应有人类居住 D土地荒漠化危害巨大37湿地之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湿地具有 A提供农副产品的功能 B美化优化环境的功能 C净化水中污染物的功能 D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38美国为控制田纳西河流域洪水灾害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建设和完善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修建堤坝、疏通河道 D改善气候、发展畜牧业39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40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矿产资源短缺 B劳动力资源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图10是“我国三个经济

10、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4142题。4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42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都是 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第一产业比重占一半以上43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生命生存的唯一条件 B水圈不包括生物水 c生物圈中的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D地壳结构的特点是厚度均匀44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劳动力条件 B交通运输 C市场需求 D气候条件 2009年12月7日至l9日,世界

11、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45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倡导的是 A减少能源利用 B缩小经济规模 C禁止C02的排放 D追求绿色GDP46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A地理信息技术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47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A不同地物的密度不同 B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c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D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48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是 A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B为用户提供飞机遥感图像 C为用户提供卫星遥感图像 D供用户了解所有

12、地理信息49下列课题,主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的有 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B近l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C浙江省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耗量相关性分析 D2010年长江流域河水流量的监测50数字地球可以使普通百姓 A进行国土规划 B勘探矿产资源 C接受远程教育 D监测森林火灾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探究题(本题共8小题,51、52、54题每小题7分,53题6分,55、57、58题每小题5分。56题8分。共50分)51读图11“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7分)(1)此图表示的是 (南、北)半球。(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3)此图表示 月份。(4)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 点,伦敦的地方时是 点。(5)该日,B点的昼长是 小时,北京的夜长是 小时。52读图12“全球气压带分布示意”,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A处为 气压带,常年受A气压带控制 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 (2)B、C气压带间为 风带,北半球盛行西风带 位于 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