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案例分析案例_雷士照明股权之争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679698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_雷士照明股权之争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_雷士照明股权之争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_雷士照明股权之争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_雷士照明股权之争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_雷士照明股权之争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_雷士照明股权之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案例分析案例_雷士照明股权之争(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士照明的股权之争姓名 班级 级 专业 班学号 目录 1 公司简介 2 案例概述 3 案例分析 4 案例启示 公司简介 吴长江其人 1965年 吴长江出生在重庆铜梁农村 1985年 被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制造专业录取 毕业后吴长江被分配到陕西汉中航空公司 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1992年 就在即将被提拔为副处长的前夕 他选择了辞职 怀揣 老板梦 只身来到深圳 几经磨炼 他总结出 老板定律 首先要能吃苦 其次是胆子大 有风险意识 第三是具有商业意识 1998年底 吴长江联合两个高中同学凑齐100万元 成立了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 2000年 一批已经卖出的价值200多万元的产品发现了质量问题 是召回

2、产品还是夹着皮包走人 吴长江选择了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决策 召回全部问题产品 有职工提出把雷士商标抹去后再销售 被他断然否决 雷士 以净损失200多万元的代价 创立了在照明行业率先实行的产品召回制度 从而赢得了市场信誉 当年年底 雷士 的销售额达到了7000万元 吴长江其人 2000年7月 第一家专卖店在沈阳开张 一年之后 这样的店已经有了十几家 经销商反映挂了牌子的店要比不挂牌子的店销售好得多 渐渐的 有经销商主动找上门要求加盟 2005年 雷士照明三个股东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其他两个股东认为 前几年一直在投入 现在赚钱了应该分红 而吴长江认为 企业做得还不够大 赚来的钱应再投入 双方互不让

3、步 股东之间最后摊牌 由于对方占有55 的股份 吴长江只有45 的股份 吴被要求领走8000万元后彻底退出 雷士 然而 就在吴长江签订协议退出后的第3天 全国各地200多个供应商和经销商 还有公司的中高层干部和另两个股东在惠州开了 雷士战略研讨会 会上大家决定举手表决吴长江的去留 结果是全票通过他留下 另两个股东表示退出 后来胡杜二人各拿8000万元离开 由供应商 经销商 反水 决定一个企业高层的人事变动 这开创了企业发展史的先河 惊叹业界 吴长江其人 2006年 雷士 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 不但在惠州建立了工业园区 还在重庆万州 山东临沂分别斥资数亿元 打造西南 华北地区最大的照明基地 雷士

4、 的异军突起 不但赢得了菲利浦的尊敬 而且让高盛 软银等跨国投资公司闻讯而来 凭借国际投资背景 雷士 一跃成为国内最具国际化潜质的中国照明企业 2009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2012年5月25日 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突然宣布由于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 2013年1月 吴长江重新担任雷士CEO 2013年4月 阎焱 软银赛富 辞去董事长一职 吴长江落选 由德豪润达的王冬雷获选为新任雷士董事长 2013年6月21日的股东大会上吴长江当选执行董事 经历过去一年的波折 吴长江终于正式重返雷士董事会 吴长江其人 2014年8月8日晚间 雷士照明在香港交易所网站上发布公告 宣布罢免吴长江CEO职务 201

5、5年1月5日 据证券时报网消息 吴长江因涉嫌挪用资金罪 已于1月4日下午正式被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移送至惠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2016年9月1日 广东省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开庭审理雷士照明 中国 有限公司前董事长 创始人吴长江及前董事长助理陈严涉嫌挪用资金案 吴长江被控涉嫌挪用雷士公司资金超9亿元 雷士其他股东介绍 毛区健丽 毛区健丽女士于2002年创立了亚盛投资公司 其致力于为中国的顶尖企业和力求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国际跨国公司提供国际化的优质财务顾问服务 2005年 毛区健丽与吴长江开始接触 她带着自己的团队帮助吴长江在境外设立离岸公司 搭建离岸股权架构 引进资本方 设计融资

6、交易结构等等 软银赛富基金 成立于2001年 2009年更名为赛富亚洲基金 主要从事私募投资及与股权有关的投资 其投资领域包括亚太地区的信息技术 媒体和电信产业 SAIFParters是软银亚洲投资基金的管理公司 阎焱先生为该管理公司的首席合伙人 2006年8月 在毛区健丽的牵线搭桥下 软银赛富正式投资雷士 雷士其他股东介绍 高盛集团 成立于1869年 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 总部设在纽约 并在东京 伦敦和中国香港设有分布 子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 主要是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 咨询和金融服务 2008年8月 高盛正式投资雷士 施耐德电气 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建立 是世

7、界500强企业之一 是法国的工业先锋之一 其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 工业 数据中心及网络 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11年7月 施耐德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雷士照明的第三大股东 雷士其他股东介绍 德豪润达 1996年5月创立于珠海 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是一家以小家电 LED和新能源相关业务为主的集团性公司 在小家电业务方面 经过10余年的发展 德豪润达现已成为全球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小家电制造企业 年产量近3000万台 在小家电行业经营了13年之后 2009年德豪润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朝阳行业 LED 开始了战略转型之路 这一产业不仅拥有几千亿规模的市场 而且对节能环保

8、拯救地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2年12月 德豪润达正式投资雷士 案例概述 案例概述 案例概述 案例概述 理论依据 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 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相互关系 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它决定了股东结构 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 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 进而对于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 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 股权结构一般分为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 在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下 股东 董事 或监事 和经理层能各司其职 各行其能 形成健康的制衡关系 使公司治理的内部监

9、控机制发挥出来 风险投资 VentureCapital 广义的风险投资指一切具有高风险 高潜在收益的投资 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 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 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 迅速发展的 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 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内部配置 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下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1998年至2005年吴长江第一次离开雷士照明前雷士内部股权的变动情况 1 创立之初1988年 吴长江出资45万元 他的另外两位同学杜刚与胡永宏各出资27 5万元 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在惠州创立了雷士照

10、明 案例分析 2 创始人之争2005年 吴长江采取 以退为进 的策略 吴长江相信雷士照明离开了他 另外两位股东是 玩不转 这家企业的 果然吴长江离开不到一周 雷士即遭遇全体经销商的 倒戈 另外两位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彻底离开企业 经过这场创始人纠纷 吴长江获得了雷士照明100 的股权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2006年至2012年吴长江第二次离开雷士照明前雷士内部股权的变动情况 3 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经过这场创始人纠纷 吴长江虽然获得了雷士照明100 的股权 但是他为买下其他两位创始人的股份以及收购世通投资有限公司 吴长江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找钱办法 因此 在2006年6月到2

11、011年7月这段期间 吴长江为了引进投资 进行了多次的股权结构变化 案例分析 第一次融资2006年6月此时 雷士照明资金短缺 急需要资金 吴长江本是求助联想公司 但联想迟迟没有做出投资决策 2006年6月27日 毛区健丽抢先一步 从陈 吴 姜处融资400万美金 自己出资594万美金入股雷士 3 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 第二次融资2006年8月在毛区健丽的牵线搭桥下 软银赛富正式决定投资雷士 同时 叶志如之前对雷士的200万美元借款也在到期前进行了由债转股 3 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 第三次融资2008年8月2008年 雷士决定收购世通投资有限公司 世纪集团 但资金不足 不得不再次私募融资 高盛和软银赛

12、富联合投入4656万美元 吴长江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 3 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 第四次融资2008年8月雷士照明成功收购世通投资有限公司 世纪集团 股权的变化 3 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 第五次融资2010年5月12日 除 其它 IPO 3 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 第六次融资2011年7月21日 除 其它 随着照明行业的变化 传统照明产品正在向节能产品更新换代 为此 雷士引进LED照明领域翘楚法国施耐德电气作为策略性股东 由软银赛富 高盛联合吴长江等六大股东共同向施耐德转让2 88亿股股票 施耐德股份占比9 22 因此而成为雷士照明第三大股东 3 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 案例分析 我们对吴长江第二次被赶出董事

13、会的原因进行分析 1 作为创业者 吴长江过分自信 低估了资本引入的风险 案例分析 2 作为投资者 软银赛富和高盛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 违背资本公司的职业道德 干预企业经营 自信的隐患陷入股东困局前的吴长江 为人勇敢 控制欲极强 并坚信自己可以左右时局 即使投资者拥有企业持股上的控股权 但是他们本身不是做实业的人 他们需要自己这样的实业家带领雷士快速发展 这样才能从雷士的投资上赚足利润 吴长江吴长江甚至在出让了董事会席位之后 非但不担心自己的控制权旁落 反而在上市以后还大幅减持股票 这一系列的举动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案例分析 1 作为创业者 吴长江过分自信 低估了资本引入的风险 对资本毫无防范的心

14、理 毛区健丽第一次向吴长江提供融资时 运用精准的心理策略 以超低的估值获得大比例的股权 一下子就稀释了吴长江30 的股权 吴长江第一次吃亏 在软银赛富和高盛的资金陆续进入雷士后 吴长江的股权再次遭遇巨幅稀释 第一大股东地位拱手于人 但吴长江仍然只知资本的逐利性 只单纯地认为投资者通过投资企业赚取企业股价价差获取利润 却不了解资本可以放弃 江湖道义 将企业卖给产业大鳄 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1 作为创业者 吴长江过分自信 低估了资本引入的风险 对资本毫无防范的心理 吴长江的自信满满再加上对资本的毫无防范 此时再引入法国施耐德 正中资本方软银赛富和高盛合谋的陷阱 也让吴长江自己的局面更为不堪 前文提

15、到 雷士引进法国施耐德电气作为策略性股东 由软银赛富 高盛联合吴长江等六大股东 共同向施耐德转让2 88亿股股票 施耐德耗资12 75亿港元 股份占比9 13 因此而成为雷士照明第三大股东 1 作为创业者 吴长江过分自信 低估了资本引入的风险 从股权占比可以看到 如果软银赛富和高盛就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与施耐德达成一致 或施耐德向赛富和高盛承诺一个有诱惑力的退出价格 便会成为一致行动人 吴长江无论是比股权还是比董事会席位都不占优势 会彻底失去企业控制权 至此 吴长江走进了金融 产业资本联袂布的 局中局 一致行动人 1 作为创业者 吴长江过分自信 低估了资本引入的风险 案例分析 按照香港的上市规则

16、投资人在企业上市后6个月即可自由套现 而且雷士照明上市满6个月后其股价一直在4港元以上的高位徘徊 此时已经较2 1港元的IPO价格翻了一倍 如果那时软银赛富陆续套现退出的话 将可获得高额回报 面对如此诱人的回报诱惑 为什么软银赛富硬是一股都不卖呢 2 作为投资者 软银赛富和高盛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 违背资本公司的职业道德 干预企业经营 因而 不排除施耐德与软银赛富及高盛有某种程度 合谋 的嫌疑 只要施耐德达到了控制雷士照明的目的 实现企业间并购 软银赛富就可以将所持股权以更高价格转让给施耐德 而据雷士内部人士透露 施耐德的张开鹏与软银赛富的阎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友 果不其然 2012年5月25日 吴长江被毫无征兆地 因个人原因 而辞去了雷士照明一切职务 而接替他出任董事长的则是软银赛富的阎焱 接替他出任CEO的则是来自于施耐德并在施耐德工作了16年的张开鹏 2 作为投资者 软银赛富和高盛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 违背资本公司的职业道德 干预企业经营 第二次股权之争的结局 吴长江重回雷士董事会 那吴长江为什么能够第二次重归雷士董事会 1 第二次股权之争带给雷士带来巨大损失 除了股价腰斩 股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