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7925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庆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为l930 - 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孙家恒、孙秀峰主编苏联对外经济贸易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外贸总额164315021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2、 C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2从1923年到1929年,在苏联财政人民委员会中,联共(布)党员比例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从60.3%下降到31.4%,文盲和少识字者则从0. 1 %提高到72%。这反映出该时期苏联 A领导干部政治成分逐渐多元化 B广泛发动群众推进新经济政策 C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保障工业化D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经济安全3刘继峰斯大林模式的几点思考:“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它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改革斯大林模式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应该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层面下斯大林模式的不同”。由此可知斯大林模

3、式 A是适应苏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产物 B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C是普遍有效的现代化模式 D符合社会主义制度 4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5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图为苏联工业化时期宣传其成就的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该海报A客观地宣传了纺织业取得的巨大成就B展现了工业化促进纺织业发展的成果C反

4、映纺织业为苏联工业化奠定了基础D忽视了当时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事实6下图为1960-1969年中苏贸易总额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较(单位:万美元)。据此可以推知A两大阵营对峙导致中苏贸易锐减 B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于停滞C苏联并未成为中国外贸的垄断者 D中国国内经济调整促进外贸发展7日益蔓延的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和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经济差距空前扩大,核心和外围国家的壁垒分明,也造成了核心与外围国家有关“刺激”和“增长”的政策博弈。这能看出A欧盟经济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 B大国主导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欧洲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 D欧洲一体化中体制性缺陷显现8下列关于区域性合作组织模式的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5、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D模式4欧洲联盟9“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合作,而且往往也包含着民族国家为解决共同政治问题以及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而进行的合作。”材料表明 A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政治合作的目的在于经济合作 C经济区域化有利于缓和国际关系 D经济政治一体化是世界发展方向10美国当今的全球扩张战略有着全新的形式,在其新保守主义论调的背后,仍然是垄断军工集团、垄断金融财阀的增殖冲动,只是它们需要的不是土地,不是直接的原料形式或财富形式,而是自由稳定平等的原料产地、海外市场、金融体系。这表明 A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美

6、国全球扩张动力源于资本扩张 C新保守主义的实质是推行自由主义 D利益追逐多元化增强了美国势力11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民为本 D礼乐典制12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

7、的需要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13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14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

8、教化”说15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伸舒的人性观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16周敦颐(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老师)在通书中阐释了自己心中的“孔颜乐处”,他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

9、?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可见理学对“乐”的本质认识是A心外无乐 B苦中作乐 C格苦致乐 D本心自乐17“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理在气中,道不离器”18朱熹在发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见解的同时强调:“如今为此学而不究天理,明人伦,

10、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其成饭也。”表明理学家A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 B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C“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修身理论19傅东成在论述唐宋社会变革时指出,唐文化的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既接受外来文化,又受魏晋南北朝文化中的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三大因素影响。至宋,各派思想如佛、道、儒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产生,文化精神及动态转向单纯和收敛。作者的态度是A唐文化优于宋文化 B宋文化优于唐文化C民族本位文化重要 D客观地陈述了史实 20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

11、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C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21明清时期,李贽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王夫之鲜明地提出了“人无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的命题,戴震亦认为“凡事之经纪于官府,恒不若各自经纪之责”。三者观点的共同之处是 A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工商皆本” B反对闭关锁国政策,主张对外开放 C反对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经济运作 D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抑制人性22“到明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

12、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这次思潮的局限性,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B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C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D批判了先秦儒学的消极因素,但实质上又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3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描述:“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

13、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24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一主张A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

14、萌芽 B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框架C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25亚里士多德警惕“纯粹民主”,他如此评价道:“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为一切都由多数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投票不应该是民主的唯一方式 B集体统治比个人统治危害更大C民主是人民结成集体进行统治 D脱离了法制的民主会沦为专制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5分,共计50分)26(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