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79058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蚌埠二中蚌埠二中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有本大题有 2525 个小题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个小题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5050 分 分 1 汉书 地理志 载 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中的 周制 是指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行省制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认为周朝由于实行分 封制导致诸侯割据

2、最终自取灭亡 所以秦代吸取前代教训实行郡县制 所以 B 项符合题意 A 项是秦朝实行的地方制度 C 项为秦朝继承 D 项是在元朝时期实行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2 春秋时期 奴隶社会逐渐崩溃 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 井田制的崩溃 B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知识点 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 项是土地制度的变化 属于经济上的现象 排除 B 项反映的是西 周分封制下等级秩序 不符合题意 排除 C 项揭示的是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 周王室衰微 C

3、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正确 D 项揭示的是西周时期的社会现象 不符合题意 排除 故选 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政治制度 分封制 3 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下列有 关秦朝郡守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郡守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B 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 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 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郡县制之下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不得世袭 郡县制分封制 相比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所以 选 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郡县制

4、 2 4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 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 由于嬴政出 生于一月 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 并且 正 字的读音也改为 征 了 这主要说明了 A 中央集权 B 规范历法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答案 D 解析 题干说的是古代避讳制度 这一制度下 皇帝的名字谁也不能用 是保证皇权独尊 的地位的需要 这也是保证皇帝制度的需要 故选 D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政府权力而言的 与题意无关 故排除 BC 也与题意无关 故排除 点睛 皇帝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 皇权独尊 是其特点 为了确保皇帝至上的目的 有很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制度 这一题

5、中的避讳制度 就是一个表现 与此相应的还有皇帝的用品都有专门的名称 臣民与皇帝之间的沟通等也有 专门的规定 所以涉及到这类与皇帝或者皇权相关的史实 就要考虑皇帝制度 5 电视连续剧 汉武大帝 中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 推恩令 分割王国部分土地给 列侯 这些列侯 A 归中央直辖 B 归王国管辖 C 归行省管辖 D 归郡管辖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推恩令实行后 王国土地不断被分割后的列侯只享有食租税的权利 行 政权归属当地郡县直接管辖 因此选 D 考点 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朝的发展完善 到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这种 政治制度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6、与发展 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6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北宋枢密院的设置 元朝设立中书省 清朝设立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等于将相权一分为三 这就意味着分散了相权而加强了皇权 故 符合题意 北宋枢密院的设置是为了分割宰相的军权 分割宰相的权力就等于加强了皇权 故 符合题意 元朝中书省的设置是等于将原来的分散的行使相权的几个机构又集中在一个 3 机构上了 故这等于加强了相权 所以 与题意相反 清朝时候是没有丞相制度的 故 与 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C 7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

7、了 世袭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的演变过程中 下列描述与 科举制 相关的是 A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B 龙生龙 凤生凤 C 金榜高悬姓字真 分明折得一枝春 D 立嫡以长不以贤 答案 C 解析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指的是九品中正制 龙生龙 凤生凤 指的是世卿 世禄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 指的是宗法制 金榜高悬姓字真 分明折得一枝春 中的 金榜 指的是科举制 故选 C 8 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但地方分权经常威胁到国家的统一 我国古代通过制度的创新与 完善 最终从制度上克服了 地方分权 的问题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有 秦朝实行郡县制 汉武帝推恩王侯子弟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8、 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综合性比较强 注意 项不是解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问题 它 主要是针对王权和相权矛盾 故答案选 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郡县制 推恩令 文臣管理地方 9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 人是城邦的动物 这里的 人 主要指希腊城邦中 A 奴隶 B 居民 C 公民 D 外邦人 答案 C 解析 人是城邦的动物 首先这里的人是指公民 而不是奴隶人 能够被成为公元前 8 世纪 6 世纪古希腊这个地方的人 应该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男性公民 故选 C 居民里 面有奴隶 外邦人 公民等 故 ABD 排除 10 以下对雅典民

9、主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新形式 B 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 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4 D 促进雅典政治 经济和民主全盛时期的到来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 考查雅典民主的相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雅典民主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新形式 如轮番而治 直接民主 故 A 正确 排除 直接 民主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故 B 正确 排除 在城邦内部 只有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不是每个人 故 C 错误 符合题意 雅典民主促进雅典 政治 经济和民主全盛时期的到来 故 D 正确 排除 考点

10、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特点 11 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王位继承法 答案 B 解析 十二铜表法 内容庞杂 包括民法 刑法和诉讼程序 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 它 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维护贵族的利益 它打破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在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故选 B 习惯法不是成文法 万民法是在 十二铜表法 之后的法律 故排除 AC 王位继承法 说的是英国的成文法 故排除 D 12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

11、这里的 文明发展 和 成熟 的含义分别是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B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D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 秦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时期 以皇位世袭制和终身制维护专制皇权 罗马帝国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 形成了完备的法 律体系 民法大全 巩固了帝国的政权 对后世影响深远 故 C 项正确 成文法是公 元前 449 年 故 A 项错误 世袭制彻底废除不是秦汉时期特点 故 B 项和 D 项错误 13 罗马法是罗

12、马人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 它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而且影响深远 包 括 5 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体现了它 对后世的影响 而 与资本主义法典相关 故本题选 A 14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 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 得成果将 要功亏一篑 因此 1701 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 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 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 以

13、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 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由于安妮女王没有子嗣 她去世后王位就 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 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 1701 年英国通过法律 规定 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这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 质特点是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故选 D 选项 A 选项是光荣革命的手段 与此无关 B 选项没有 揭示出本质 C 选项说法错误 这是英国的创举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名师点睛 1701 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

14、王位继承法 规定了王位继承原则 君主的王位 世代相袭 儿子优先于女儿 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侄女 这样国王没有儿子只有女儿 那么就会出现女王 另外 如果男嗣死亡或者放弃王位 而且他也没有其他继承人 那么也 由君主的女儿出任国王 根据这一规定 安妮公主死后其王位由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孙女 已 故波希米王后的女儿 汉诺威选侯索菲亚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后裔继承 最终是索菲亚公主 的儿子德意志王公乔治一世得到了继承权 15 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 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C 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6 D 内阁拥有控制下

15、院立法程序等权力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英国责任内阁制下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就要下台 或者宣布 解散议会 重新进行选举 英国责任内阁制下 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首相提名 国王 批准 故选 B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责任内阁制 16 光荣革命后 在威廉的加冕仪式上 议会当众宣读了 权利法案 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 的名义宣读了誓词 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 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 行为的准则 威廉所说的 你们 是指 A 英国议会 B 英国贵族 C 英国民众

16、D 英国王室 答案 A 考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17 麦迪逊解释出 本宪法和合众国依此制定的法律 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而缔结或将要 缔结的一切条约 皆为本国的最高法律 各州法官必须受其约束 而不问该州的宪法或法律 是否与此相抵触 麦迪逊这段话最能体现的原则是 A 分权制衡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民主原则 D 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 B 7 考点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 1787 年宪法 18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1871 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规定帝国 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两者都 A 体现了民主原则 B 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顺应了共和潮流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可以看出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帝国议 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也可以看出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故本题答案选 A 项 B 项中的分权材 料没有体现 C 项中央集权的加强主要是通过联邦制的实行 D 项不符合德意志帝国情况 考点 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美国与德国的代议制 民主原则 19 托克维尔在 美国的民主 一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