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79045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I卷 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D.宗法制2.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3. 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2、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4.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5.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C自然法 D万民法6.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与下 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7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

3、形成于 A秦朝B汉朝 C唐朝D元朝8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类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9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A无产阶级赢得了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102004年11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到柏林亡者纪念堂里向所有战争死难者献花圈,并在柏林交响乐厅举办大型音

4、乐会,邀请名流1850人为修建德累斯顿圣女教堂募捐。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表明其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A虽然“临朝不理政”,但可以处理一定的外交事务B代表英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C无所事事,只是其个人行为D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处理国家大事11据史料记载,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自己修家谱,最终杨度选择了杜甫为其先祖。这一记载体现出家谱()A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B有传承先辈精神和鼓励后人的目的C是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重要信息D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12与宗法制运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

5、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的“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13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14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政治态度15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秦朝能够完成这一工程是基于()A小农经济的兴盛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C工匠水平的高超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16“陛下”

6、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17“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A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B秦律严苛细密C皇权至高无上 D丞相独揽大权18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19(2012潍坊高一检测)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

7、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20.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21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

8、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22“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当指()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23改变唐末以来“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现象的有力措施有()A设立郡县 B推恩削藩 C整顿禁军 D派驻通判24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25. 2011年3月,“彩云之南”云南这个西南部省份的盈江发生5.8级地震,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与盈江地

9、震类似灾害假若发生在唐朝,中央政府决定赈灾时其运行程序是中书省草拟赈灾诏书后送门下省审核门下省草拟赈灾诏书后送中书省审核尚书省接到诏书后会同刑部、礼部等部门执行尚书省接到诏书后会同户部工部等部门执行A B C D26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继业的故事改编的。杨继业是前方打仗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是却受到皇帝、_、主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文中“_”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丞相 B知州 C枢密使 D通判27张明在图书馆借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百年“文字狱”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觉得下列最佳论文题目是()A中央集权

10、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C浅议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28明清时期的内阁大学士与军机大臣到底算不算宰相,理由是()A不算,因为上面还有真正的宰相B不算,因为他们只是以备顾问,不能作决策,也不能向各部门发号施令C算,因为他们可以参与国政,作决策D算,因为他们有票拟之权,甚得皇帝倚重29. 12(2012梅州模拟)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A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11、B中朝内阁军机处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30.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第2卷 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其中,第三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等级占1.6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公民就不过1000人而已。材

12、料二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请回答:(1)把雅典公民分成四个等级是哪位政治家改革的内容?划分等级的依据是什么?有何意义?(8分)(2)伯利克里说全体人民掌握权力,请举例说明。(4分)(3)在雅典是否真正做到了权力由全体人民掌握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8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

13、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清)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成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军机大臣有何主要职权?(4分)(2)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8分)(3)明清时期,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有时也被称为宰相,这种称号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8分)参考答案:31【解析】解答第(1)(2)问时要联系梭伦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解答第(3)问时要抓住材料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这一信息,从而总结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答案】(1)政治家:梭伦。划分依据:按财产多寡划分四个等级。意义:扩大了奴隶主统治的基础,使拥有财产的工商业奴隶主参与到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