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59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7901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59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59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59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59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59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5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1280259(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2题48分)1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山国文化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感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2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36 不详 西汉

2、平帝(15年)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15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26路 288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A中央财政负担的减轻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 D地方行政权力不变3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时期 内容 出处 北魏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

3、魏书食货志 隋朝 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 隋书食货志 唐朝 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 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册府元龟 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4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5

4、北宋时期,科举考试命题时“并不以儒书为限,多杂出于老庄之书”,出现了“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的情况;考生的答案,在形式或内容上不做严格规定和限制。这表明北宋时期A佛道思想成为官学B儒学逐步失去正统地位C科举考试自由灵活D统治者文化政策较宽明6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进行宫廷雅乐改革,从北宋周敦颐到南宋朱熹,理学家们批评这些改革“求古乐太深”,而主张追求“古乐之意”,将音乐纳入心性修养和天理的范畴,赋予雅乐以新的内涵。这表明()A程朱理学确立了统治地位B文艺具有时代性与思想性C礼乐制度得到了完整继承D雅乐丧失社会和政治功能7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

5、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这说明草市的出现()A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B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C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D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8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以明代为例,南浔镇有8处,双林镇有10处,藏泽镇有4处,盛泽镇有5处。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了风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思想活跃局面再现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市镇经济空前繁荣9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

6、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A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B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C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D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10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A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C体现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D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11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

7、国家。这两种观点()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C还原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12罗马法规定:“如果受害人与盗窃行为人就返还原物或赔偿罚金的数额达成了约定,盗窃行为人根据约定承担责任后,受害人又提起盗窃之诉或损失之诉,则被告即可以以约定进行抗辩原告的诉求就会因为抗辩而被驳回。”这说明罗马法()A进一步规范商业秩序B充分保障奴隶主的权益C注重对公民利益保护D体现了协议优先的原则13中世纪(515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

8、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A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B实现了神权与世俗文化的和解C与科学精神并无根本性的冲突D旨在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1417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确立,18世纪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这些史实说明A代议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B君主立宪政体适应了英国发展需要C资产阶级革命莫定了英国霸权基础 D英国迅速堀起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5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A确立了“宗教宽容”的思想原则B实现

9、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161763年,一位西班牙记者写道:“通过许多业已流行而有害的书本,诸如伏尔泰、卢梭和爱尔维修所著书籍之影响,在这个国家中已感受到很多人对信仰的冷漠。”1768年,一位法国修道士在游历西班牙后说:“西班牙已普遍产生宗教漠视,甚至于不信宗教。”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宗教改革开始扩展到整个西欧B进化论传播动摇宗教神学权威C理性原则得到知识分子的认同 D民众觉醒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17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取向比例从7降至2,而对于科学的兴趣取向则由18增长至5以上。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科学发

10、展推动人们思想解放B民主革命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C人文精神取代宗教神学地位D启蒙思想加速了科技革命的到来18地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俄国,被半推半就地裹挟进列强的纷争里,从而使既不具备西欧工业社会内部所具有的整合机制,又徒具帝国外表的它处于内外矛盾的火山口上。俄国成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这说明俄国 ()A尚不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B社会进步得益于文明的交流C成为列强霸权争夺的中心D十月革命具有时空的特殊性19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家庭就是社会的雏形,统治者是父亲,子女是人民,婚姻家庭的出现,意味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

11、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这表明卢梭()A主张自由婚姻的神圣至上B赞赏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C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D强调浪漫主义的婚姻追求20“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619世纪初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D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1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

12、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商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C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D君主立宪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2216世纪法国流传的一本小册子写道:“如果人民选举的统治者没有履行他的职责,人民更确切地说,是人民的三级会议有权力来惩戒他吗?我认为人民当然有这样的权力。”这说明法国A革命形势一触即发 B宗教改革威胁君主专制 C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D天赋人权思想由来已久23下图是18世纪初世界部分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的比值示意图。例如:英国城市纽卡斯尔工人工资较高,而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故比值较高。 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A英国具有技术革新的驱动力B清朝前期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C较低比值显示生产成本低廉D工业革命推高英国工人工资水平24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罗得岛州),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岁;其中有一半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宜言上签字。由此可知,当时的美国()A社会上层对精英政治的普遍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