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79015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黄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黄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黄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黄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黄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黄山市黄山市 20172017 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本试卷分为第温馨提示 本试卷分为第 卷和第卷和第 卷 第卷 第 卷为选择题 第卷为选择题 第 卷为非选择题 卷为非选择题 第第 卷选择题 卷选择题 5050 分 分 一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25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总计总计 5050 分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

2、通史 中说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 而不像西 方那样 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 姓 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分封制影响 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 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中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 这里强调的是 家族观念 本质上是宗法制观念浓厚的体现 故 B 项正确 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男女尊卑的问 题 故 A 项错误 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分封制 故 C 项错误 专制王权与题干信息无关 故 D 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宗法制 需要掌握宗法制的内容 影响等知识 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 中国人 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 注意限定信息 实质

3、 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 清人顾祖禹所撰 读史方舆纪要 载 秦王政二十二年 前 225 年 秦灭魏国 尽取其 地以为郡县 以魏国东部的数县置为砀郡 治砀县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秦朝建立后设立了砀郡 B 战国时期已经存在郡县 C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砀县是我国最早的县 答案 B 2 名师点睛 基础历史知识如春秋 战国 秦朝朝代的历史时间需要明确 战国 前 476 前 221 年 秦 朝 前 221 前 207 年 题干中前 225 年是战国时期 所以从时间上可以排除 AC 选项 3 钱穆在 国史新论 记载唐代制度 在下有 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 在上有 综合管 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

4、种制度 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 这两种 制度 的后者指的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中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 唐代制度 在下有 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 在上有 综合管理全国行 政事务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前者指科举制 后者指三省六部制 故 C 项正确 三公九卿 制属于秦朝制度 故 A 项错误 中外朝制度属于汉代制度 故 B 项错误 议政王大臣会议属 于清朝制度 故 D 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 唐代制度 在上有 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 务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角度分析选项 同时注意区分其它

5、制度的 朝代 即可正确判断 4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 一种是明发上谕 一种是寄信上谕 其中寄信上谕是指 上谕由皇帝 军机处拟定后 封盖 办理军机处 印 不再经由六部 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 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 保证决策机密 B 强化专制皇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适应军务需要 3 答案 B 解析 题干关键词为 根本目的 寄信上谕加盖封印 由皇帝直达执行者 的确有提高 机密性和行政效率的功效 但这并非其根本目的 它们在本质上仍是为专制皇权服务的 故 AC 项错误 寄信上谕能够直接将皇帝的旨意传达到执行者的手中 彻底甩开了六部的掣肘 这 就大大加强了专制皇权 保证了皇权的独断专行 这是其

6、最主要的作用 故 B 项正确 材料 并未提及军务方面的内容 故 D 项错误 点睛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把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寄信上谕 使皇帝可以直 接操纵地方大员 避免其他因素干扰 这样 地方官员的行为完全反映皇帝意志 皇权专制 得以强化 5 雅典城邦时代 大量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 如市政广场 公民大会会场 露天剧 场 体育场 摔跤场 神庙 祭坛等 雅典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促进雅典文化的繁荣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 雅典城邦时代 雅典公民把城邦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联系在 一起 城邦利益高于

7、一切 平时最重要的事务就是参加城邦的各项活动 因此雅典公民参与 城邦的公共活动热情很高 故 正确 伯利克里时期 为了鼓励公民参加活动 还发放津贴 建设露天剧场 促进了雅典文化的发展 故 正确 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与雅典时代 的民主政治不符 故 错误 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既与民主政治不符 材料中也未体 现 故 错误 综上可得正确选项为 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 了解梭伦改革 克利 斯提尼改革及伯利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点睛空洞 删去 6 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 他的法津是基 4 于理性

8、而不是基于习俗 下列对 理性 的最准确理解是 A 罗马法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B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C 罗马法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 罗马法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答案 A 解析 罗马法是随着罗马统治地域的不断扩大 对法典进行不断地编撰 充实 因此材料 中的理性指的是罗马法能够适应新的要求而不断发展 故 A 项正确 罗马法是由习惯法发展 而来的 所以说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之前的习惯法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故 B 项错误 罗马法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但是法典的完备性与材料中所述的理性不存在关 联 故 C 项错误 罗马法与现代法制相比较 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性和时代的局

9、限性 但是 局限性的叙述和材料中的描述不存在关系 故 D 项错误 点睛 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 再现和理解阐释的能力 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 准确把握 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 内容是 标志是 性质是 特点是 最准确的 理解是 等 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 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 联系所学知 识 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点睛空洞 删去 7 程汉大在 英国政治制度史 中指出 在 1696 年以前 威廉曾 5 次行使否决权 但被他 否决的 5 个法案经议会复议和第二次通过后 最后都成为正式法律 此后威廉再未行使

10、否决 权 安妮女王当政 12 年 只使用一次否决权 上述现象表明 A 议会剥夺了国王所有的权力 B 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 C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D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 但被他否决的 5 个法案经议会复议和第二次通过后 最后都成为正 式法律 安妮女王当政 12 年 只使用一次否决权 可知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 故 B 项正确 光荣革命后国王还拥有行政权 议会剥夺了国王所有的权力表述错误 故 A 项 错误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是在 18 世纪中叶 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 C 项错误 英国君 5 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起来的标志 权利法案 的

11、颁布 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 D 项错误 8 1788 年 7 月 10 日 纽约某报纸以 船讯 号外 为题发布通告 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 船 已载着十三包 联合 和平和友谊 进港 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 地方偏见 不和 的种子 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 A 三权分立原则 B 共和制度 C 联邦体制 D 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 1788 年可得出美国此时已经通过了 1787 年宪法 从材料 愚蠢船主的船已 载着地方偏见 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这一信息 可知材料所述的是美国的联邦体制有利于加 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克服邦联制下地方松散的弊端 故 C 项正确 三权分立原则是立法 司 法 行政三者的关系而非中

12、央与地方的关系 故 A 项错误 共和制度是美国政体而非中央与 地方的关系 故 B 项错误 主权在民原则主要体现在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与材料无关 故 D 项错误 9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 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 议员都被讥笑为 绵羊脑袋 被称为 骑士皇帝 的德皇威廉二 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 致我的军队 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政治的最大特点是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 议会和议员都只是 粉饰门面 C 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D 实行君主立宪制 君主是虚 立宪是实 答案 A 解析 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但是德国的

13、君主与英国不同 根据题意 皇帝 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 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得知德意志帝国的君 主权利很大 类似于封建君主 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政治家和议员们地位低下 再者 根据材料得知威廉一世是一位热衷于战争的君主 所以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故 A 项正确 议会和议员都只是 粉饰门面 表述过于绝对 故 B 项错误 德意志帝国的 君主权利很大 类似于封建君主 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故 C 项错误 君主权力很大 6 类似封建君王 故 D 项错误 10 有人指出 天津条约 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 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 准 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

14、行条约 尤其是想把取消 公使驻京 作为 第一要 事 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 据此判断 A 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B 清政府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 C 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 D 清政府极力地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 尤 其是想把取消 公使驻京 作为 第一要事 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 件 可以看出 清政府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思想 实际上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故本题选择 A 项 B 中民族观念没有体现 C 与材料中意思相反 中没有提及维护主权问题 名师点睛 天津条约 1858 年 北京条约 1860

15、 年 割地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对英 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开埠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外国军 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 权利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允许外国人 到中国内地游历 经商和传教 承认 天津条约 有效 11 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 长歌涌入金陵 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 曾是他们的喜剧 天 7 京陷落 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 喜剧 走向 悲剧 的根本原因是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领导集团的腐朽享乐 C 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 D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答案 D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

16、代表 不代 表先进的生产力 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故 D 项正确 歌涌入金陵 定都天京后 孤军北伐 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但不是根本原因 故 A 项错误 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 以致发生内控 领导者被胜利冲晕头脑 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 但不是根本原因 故 B 项 错误 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平均主义 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这是农民阶级局限性 的表现 故 C 项错误 12 近代中国 原本以暴力开始的运动 到了后来确实归于一种宁静的悄悄变革 不可一 世的至上君主悄然退位 最高的政治权力有条不紊地转移 这场运动 A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 使所有民众都接受民主共和观念 C 彻底改变了农村的传统习俗 D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D 解析 从 暴力开始的运动 君主悄然退位 可以推断出这场运动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 命只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但是并没有结束中国的封建制度 此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 A 项错误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依旧存在着封建观念 并没有使所有民众都接受民主共和观念 故 B 项错误 辛亥革命 并未彻底改变农村的传统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